■
/信阳师范学院
“我们最好的舞台大幕拉开,欢迎你到来,人山人海一起喝彩”,央视春晚《最好的舞台》将舞者的青春活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于辅导员而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辅导员快速成长的舞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舞台,情怀释放和抒发的舞台,更是“强素质、树形象、亮风采”最好的舞台。在素质能力大赛背景下,辅导员要以此为契机,有效提升自身素质能力。
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每一届参与高校、代表选手以及观摩人员的规模不断壮大。唯改革者进,唯鼎新者强。为深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等,大赛进行了深度改革,第七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揭开了辗转而来,揭开面纱。至2018年起,大赛赛制和赛程发生变化,即“三改两取一调整”:改名称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改主办为思政司与人事司共同主办;改频率为两年举办一次;取消区赛、主题班会环节;并将主题演讲调整为理论宣讲。这一创新性改变、创新性发展展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极大地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作为高校辅导员系统高级别赛事,以笔试(基础知识测试与网文写作)、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主题宣讲四大环节对辅导员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系统考察。
笔试共分为基础知识测试和网文写作两大部分,笔试部分限时90分钟;网文写作部分采用上机的方式进行,限时30分钟。2012-2017年基础知识测试倾向于考察辅导员具体事务性知识,而2018年则相对淡化业务知识,更具政治性,突出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学所以益才也,励所以致韧也”,这样的考察趋势要求辅导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等,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网文写作是高校辅导员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目标化要求。网文,即指网络文章,撰写目的在于使用网文正确解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阐释师生密切关注的思政热点问题、厘清错误观点,倡导网络素养和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网文若想吸引学生,必然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入手,采取化盐于无声的方式,在充分了解学生语境的前提下,妥善运用学生语境,使得思政语境与学生语境有机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在于要求辅导员以解剖麻雀的微观视角做到管中窥豹。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落脚点是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反哺实际工作,因此在案例设置上极为重视实际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案例分析必须综合运用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把一个案例剥开、揉碎,进而深入剖析,准确定性,寻找线索和关键点,厘清解题思路,提出实施举措。案例分析应当践行“群众路线”,避免“闭门造车”,有深入学生深耕精培的定力,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张力,有保持清晰逻辑思维的能力,自然有处理问题时“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魄力。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特指辅导员面向学生开展思政工作和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用语,直接体现辅导员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是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要求辅导员具备相关学科宽口径知识储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辅导员在这一环节要坚持四项原则,即为尊重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大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多元化个性;平等原则,作为“知心朋友”和学生建立对等关系;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真诚沟通;鼓励原则,帮助学生增强应对挫折的决心和毅力。
理论宣讲是大赛改革后的新增环节,是新时代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有效途径,需要参赛辅导员具备厚重且扎实的理论功底。理论宣讲相较于主题演讲,是一次深度的内涵升级,更加突出辅导员对理论的认知和运用,突出辅导员职责中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马克思指出,“理论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理论宣讲便是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要将理论寓于工作实践中,在理论宣讲中体现出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和导向性。
纵观比赛各环节,与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息息相关。笔者从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比赛内容着手分析,提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方法。
从以往的比赛经验来看,理论知识不扎实,对政策把握不到位或是不了解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许多选手仅仅就问题浅谈表面,没有更高站位,对文件精准把握度不够,使得谈问题不能够深入,解决问题措施守旧,不能精准施测。
作为切实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人物,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学生的理论素养。因此,辅导员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将学习内化为专业化、职业化提升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的责任。
同时辅导员要养成关注时政、即刻记忆、搜集材料的良好习惯,主动关注“学习强国”APP、“人民日报”客户端、“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等,在第一时间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以及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件。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谈心谈话、案例分析环节中多数题目与校园危机事件有关。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学生突发性或是群体性危机事件,当然仅仅依靠辅导员一人承担无疑是杯水车薪,借力打力才是有效的危机处理方式。
针对这些事件,辅导员要把握两个“度”,一为广度,二是深度。所谓广度,即指辅导员能否延伸手臂,充分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形成合力解决问题;所谓深度是事后辅导员能否延展空间进行详尽系统分析、创新完善机制,进而切实有效防范。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要及时形成工作思考,尤其善于培育学生辨别是非的洞察力,紧急避难的常识,同时有效筛查影响面,疏导减压的同时及时消除影响,这就是典型的延展性的工作思考。提升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危机预警与处理能力,不仅要着眼眼下危机的解决,更要谋划长远机制的构建,进而延伸到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笔试,特别是笔试中的网文写作,直接反映出选手的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另外三个环节主要程序为参赛辅导员根据所抽题目进行现场准备并进行展示,现场准备时需要从题中长篇幅的文字里提取关键词和线索,这正是考察选手的思考能力,现场展示时则反映出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说,辅导员的素质能力的提升,与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加强有密切关联,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有紧密的契合度。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给辅导员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在比赛中,许多参赛辅导员经过形象管理,为自己赢得了较好的形象分。所谓个人形象管理,指的是干净得体的外形和自信大方的气质,而非夸张的外形打造,在追求内在美的同时妥善管理好自身形象。事实上,学生会更喜欢穿着打扮得体的辅导员,穿着得体的人将更令人信服。辅导员无论参与比赛或是在日常工作中,应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管理,注意仪表和语言,保持良好的风范。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站立在最好的舞台,一个诠释青春担当、诉说无私奉献、彰显家国情怀的舞台。新时代的浪潮中、大舞台的灯光下,辅导员们若要不断朝前向上发展,就要从自身出发,结合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内容和具体要求,提升自身素质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