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扣子被拐记》的生态思想

2020-11-18 08:56刘雪利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曼斯菲尔德凯瑟琳

摘  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一位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在一向以长篇小说为主流文学的英国,她以一颗闪耀而短暂的彗星姿态以短篇小说而闻名于世。就其短暂的一生而言,她是一位极其多产的短篇小说作家。包括信件和日记以及未完成的小说片段在内,她总共创作字数超过50万字。在她的小说中不乏对大自然对新西兰的迤逦景色的描写,然而生态思想一直未被人提起。本文通过对《小扣子被拐记》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现代城市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毛利人生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展现了作家热爱自然并且想要亲近自然的强烈欲望,以此试图发现并表现曼斯菲尔德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生态思想;自然

作者简介:刘雪利(1982.3-),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本科,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与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2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的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在得到极大的物质满足的同时,改造自然的步伐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快,想要驾驭自然,控制自然的野心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事实情况是人类和自然不是管理与被管理,驾驭与被驾驭的关系,而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有节制地利用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种种美好恩赐,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来保护和回报自然。而对大自然的忽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今天环境的恶劣变化:全球变暖,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淡水资源衰竭,土地沙漠化,大片森林消失,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有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加入濒危灭绝的行列。生态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迫使人们思考,寻求应对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大批的生态批评家也大量涌现出来。代表人物有:美国生态思想家阿尔多·莱奥波德,美国生物学家,生态思想家雷切尔·卡逊,美国环境伦理学家保罗·泰勒等。我国的著名生态思想家鲁枢元教授在他的《生态批评的空间》中把生态批评的层面扩展到了三个层次:自然生态批评,社会生态批评和精神生态批评。厦门大学的王诺教授在他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中》指出生态批评旨在揭示人类的自然观存在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理论是造成今天的生态灾难的重要成因。生态批评要就是要挖掘出造成今天环境恶化的深层文化根源。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出生在风景如画的新西兰,后移居英国并再也没回到自己内心深爱的出生地。她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并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生态环境已经开始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当时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一味沉迷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极大的物质满足。景色迤逦的新西兰是曼斯菲尔德的重要的写作灵感源泉,特别是她心爱的唯一的弟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这件事激发了她写自己家乡的强烈欲望。她的一些最优秀的小说都是以对惠灵顿的回忆为基础的。《未发现的国土》是由伊恩·戈登选编的以新西兰为背景的小说集。其中就包括曼斯菲尔德的最成功的小说《序曲》,《花园酒会》,《在海湾》《苍蝇》,《小扣子被拐记》等。

景色迤逦的新西兰养成了曼斯菲尔德热爱自然,想要亲近自然的天性。《小扣子被拐记》通过对对初具城市雏形的小扣子的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与毛利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进行对比,表达了作家对自然的熱爱,对亲近自然的无限向往。当时的新西兰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缓慢,还没有出现严峻的生态问题,所以在作家的作品中鲜有言辞激烈的明显的生态忧虑,但是通过细读文本,仍然可以得出作家的生态思想和朦胧的生态忧虑。

《小扣子被拐记》相较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优秀的,并且广受关注的主题的小说来说,是比较不起眼的一篇。这篇小说故事结构简单,主人公小扣子被两个毛利女人“拐”走,拐去体验和亲近了大自然,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和神奇的大自然可以带给人的幸福感。凯瑟琳在本篇小说中以旁观者的笔触记录下了小扣子被拐以后所见到和经历的事,最后由警察带回去自己的世界的故事。在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后我们发现,两个毛利女人与其说是拐骗犯,倒不如说是大自然的化身,带着小扣子去体验了自然的美。初次真正亲近大自然的小扣子和毛利人一起,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快乐。哪里有这样的被拐骗?没有害怕,没有担忧,只有亲近到自然的快乐和兴奋。

一、小扣子和毛利人的穿着对比

在故事的最开始,有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有方盒子似的房子,在方盒子似的房子四周飞扬的尘土,小扣子身穿外裙,衬裙,带着围涎,系着发带,孤孤单单地在小门上荡来荡去。曼斯菲尔德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描写出了一个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生活的小扣子的孤单和无聊的形象。相比较小扣子的精致着装,接着的两个身材高大的女人走入视野。她们一个穿着红衣裳,一个穿着黄绿相间的衣裳,都包着粉红色的头巾,没穿鞋,也没穿袜子,挽着亚麻编成的篮子,因为太胖,没法走快……这样的两个女人,从常人的眼光来看,她们的装扮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得上高雅,甚至有点丑,但是曼斯菲尔德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使得两个女人出现的场景变得活泼明朗。给人一种轻松,欢快的感觉。以此我们没有看出对两个女人的鄙视和嫌弃,却读出了作家对她们质朴,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喜爱和肯定。

衣服在这里可以看做是一种由进步带给人类的约束和限制,在现代社会中,衣服早已经超越了为人类蔽体的基本功能,而有更多,更高的社会功用,在这篇小说中通过与毛利人衣着的对比,体现为一种划分社会等级的作用。在作家眼泪这是一种远离自然的约束和限制。

二、小扣子和毛利人生活环境的对比

在小说中,以小扣子为代表的白人和毛利人生活的环境也进行了非常明显的比较。跟前面提到的小方盒的房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毛利人居住的圆木头盖成的房子。小方盒房子是一种初具城市雏形的生活方式象征,与外界、与大自然保持距离。突出表现了一种城市生活的人们的防备心理。鲁枢元教授就在他的《生态批评的空间中》对城市生活对现代人类造成的精神生态的失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小方盒的房子和外面小扣子用来荡来荡去的小门给人一种跟外界隔绝的距离感,这处处展现了一种与其他人保持距离的防备心理,鲁枢元在书中说:现代都市消失了我们种族的童年和个人的童年;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自然的根基和自然的庇护;现代都市加大了贫富悬殊,更多地失去了社会公平。而与之相对的毛利人生活的木头盖成的小房子,没有外墙,没有大门,对外界敞开,对自然开放,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更加亲近自然。文章没有对小方盒房子里面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只有通过小扣子的回答说她的妈妈“在厨房里熨衣服呢,因为今天是星期二呀”可以看到,住在小方盒里面的人的生活呆板而生硬,每周二固定熨衣服。就像现代企业里的流水线工人一般,事情都要按照安排好的固定时间每日机械地完成。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生活在小方盒的房子里的人脱离大自然的人生活的无趣和孤独。而在圆木头盖成的小房子里的毛利人,穿着质朴,生活随性,简单而快乐,他们每个人都乐呵呵的。与小扣子一个人在小门上荡来荡去的孤单和每周二固定要熨衣服的小扣子的妈妈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小扣子在自家的房子前孤独地在小门上荡来荡去,失去了一个孩子童年该有的样子,而毛利人带着她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她才找回了自己的童年,享受到了以前说不曾享受到的快乐。

三、小扣子及其妈妈和毛利人日常生活行为的对比

小扣子来到了毛利人住的房子里,先是被解开了头上的发带,然后有人给了小扣子一个桃子和一个梨子。初来乍到的小扣子像大人教过的那样小心翼翼地拉起外裙和围涎,坐在衬裙上,吃起了桃子和梨子。胸襟上淌满了蜜汁。从她害怕地对一个人说“啊呀!我弄得到处都是水果汁了”来看,小扣子在家的行为受到种种拘束和限制,而在这里,“一点都没关系”。在小方盒房子里坐必须有固定的坐法,吃必须有达到要求的吃法,穿着也必须有该有的样子,而在圆木头盖成的房子里完全没有这些约束,可以自由地释放自己的天性。

小扣子在和毛利人一起坐馬车去海边的途中被那个胖女人抱在怀里,我们可以看到小扣子很享受被她抱着。“胖女人拿起小扣子的手,亲吻小扣子的一个一个手指,又把她手翻过来吻她手指上凹初。小扣子从来没这么兴奋过。”试问小扣子刚认识这个胖女人多长时间?就享受到了在母亲那里都没有过的兴奋,这直接表达了大自然的巨大魔力,可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和满足。

小扣子在走向大海的时候,她亲近接触自然的快乐达到高潮,她脱掉了围涎和外裙,卸下了象征约束和限制的盔甲,走向大海,走向自然。“她兴奋极了,奔到那女人跟前,用手臂搂着她的脖子,紧紧地搂着,吻她……”到这里我们看出来这些毛利人就是自然的象征。被“拐”的小扣子,在被拐了之后并没有受到我们想象的被拐后的儿童可能会受到一切待遇,相反她过得充实而快乐。在文章的结尾,当看到穿着蓝色衣服的要把她带回到方盒子房子里的人的时候,小扣子才在被拐后第一次感到了极大的恐惧。她大叫,甚至跌坐在沙滩上。这里再次点明了小扣子想要亲近自然,不想回到和自然隔离的生活的想法。

四、结语

《小扣子被拐记》故事情节简单,通过对毛利人和白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代城市生活与自然隔离状态的厌恶,从而表现了作家的生态观和朦胧的生态忧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使人失去了童年,而只有通过亲近自然,释放天性,才能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自己,从而获得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伊恩·戈登选编,《未发现的国土—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2]王诺著,《生态思想与生态批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鲁枢元著,《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曼斯菲尔德凯瑟琳
完美的鲨鱼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国外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研究述评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
贾宝玉与凯瑟琳·恩肖的三角恋比较研究
短篇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