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成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及产量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甘肃省定西市是我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生产中,岷县的马铃薯病虫害较多,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防治,不仅会影响其良好生长发育,更会直接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导致农户收入下降。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病、蚜虫等。
一、晚疫病
馬铃薯晚疫病是生产上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茎、叶、块茎,花蕾、浆果也可受害。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地区普遍发生,一般可造成20-4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可达60-70%,严重影响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发病症状。叶片染病,初期病叶上出现黄褐色不规则状的斑点,湿度大时斑点迅速扩展为病斑,病斑边缘呈水浸状,并生有白色霉状物。病叶背部密布白色霉层。病叶萎蔫下垂。后期病株焦黑,湿腐。干燥条件下,病斑扩展缓慢甚至停止蔓延。后期,病斑褐变,病部质脆,病斑边缘无白霉;茎部染病多是病斑延叶柄扩展至茎部。初期病部出现褐色稍凹陷的条状病斑,湿度大时,斑上生有少量白霉;薯块染病初期,病部出现稍凹陷的不规则状褐色小病斑,皮下呈红褐色。发展后扩展至周围和内部组织。后期褐变部坏死。湿度大时,病部腐烂。干燥条件下,病部干腐。
2、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菌在薯块中越冬,条件适宜时通过气流进行传播,晚疫病具有再侵染的发病特点。品种抗性差,连作地块,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连阴雨,早晚多雾多露,湿度大,植株密度大,田间通风透气性差,养分不足,长势衰弱,氮肥过多等条件下都已引起病害的高发。病菌喜日暖夜凉的高湿条件,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2-24℃,相对湿度在75%以上。一旦出现中心病株,一般在发病后10-14天就可迅速蔓延全田,造成巨大损失。
3、防治方法。首选适合本地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的优良抗病品种,如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11号、陇薯14号、民薯2号、青薯9号等品种。选用无病种薯,备种前要对刀具进行消毒,避免刀切传菌。科学轮作,不要与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或套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时播种。播后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保持排水畅通,控制好田间密度和相对湿度。发现病株立即清除,集中就地深埋后再施撒上石灰。根据植株长势,合理施肥,均衡施肥,增施腐熟腐透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自身抗性。
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或用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或用75%百·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8-10天喷1次,连喷2次。
二、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叶脉、叶柄、茎也可受害,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一般可造成20-5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高达80%以上,可谓是损失惨重。
1、发病症状。根据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一般可分为花叶型、卷叶型、条斑型。花叶型,叶片发病,初期生出淡绿、黄绿和浓绿相间的花叶,有的病叶变小、皱缩,植株矮于健株。卷叶型,病叶的叶缘向上卷曲,叶色淡,严重时似圆筒状。后期病叶硬化,有的病叶背部呈紫红色。条斑型,在染病的叶脉、叶柄、茎枝上生出条状的褐色坏死斑。后期叶片萎蔫下垂,干枯,死亡,早落。
2、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毒在种薯中越冬,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源。蚜虫等带毒昆虫也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另外,品种抗性差,田间田边杂草多,管理不及时,缺少养分,温暖、干旱少雨,题让温度高于25℃等条件下也会引起马铃薯病毒病的高发。
3、防治方法。病毒病无法根治,因此生产中要以预防为主,从源头就要开始防控,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首选优良抗病品种,选用无病毒种薯,播种前必须要进行种薯处理、脱毒。早春整地要彻底,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每667m2施4000-5000kg优质有机肥、20kg尿素、45-50kg过磷酸钙、35-40kg硫酸钾。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浇水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量,培育健苗壮株,才能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带离田外,深埋处理,以减少发病源。
药物防治。及时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交替喷雾进行防蚜控蚜。
发病初期,可用l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用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也可用5%氨基寡糖素粉剂10ml,或用2%宁南霉素粉剂20ml等喷雾防治,7-8天喷1次,连喷2-3次。为避免病毒产生抗药性,建议不同类型的药剂要进行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蚜虫
蚜虫是生产中常见的主要虫害,害虫多群集在嫩叶背部,以吸食汁液为生。害虫也会群集在花蕾、花处。虫害高发时,造成叶片卷曲,皱缩,严重时叶片干枯。另外,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必须要及时加以防治,以减少害虫对植株造成的危害。
防治方法。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田边周围的杂草,减少蚜虫栖息环境,降低害虫数量。适时播种,避开虫害发生高峰产生的危害。充分保护并利用害虫天敌,如寄生蜂、瓢虫、食蚜蝇、草蛉、蚜狮等。虫害发生后,可用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用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等喷洒防治,8-10天喷1次,连喷2次。
(作者单位:748400甘肃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