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平 彭嘉勋
关键词治安综合治理 信息化 “智慧高校”
“平安高校”建设项目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内容之一。高校以综合治理为抓手,以“平安高校”建设活动周期为载体,全面加强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注重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教育,高标准、严要求结合实际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近年来,伴随各地高校办学规模持续增加,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得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成了内在需求。高校“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平台,以服务为核心的智慧综治为目标,实施“智慧综治”建设计划,构建“网络畅通、应用丰富、安全稳定、服务发展、辅助决策”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平安高校”到“智慧高校”的转变。
一、加强高校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把控综合治理建设的总开关
完善《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安全工作制》《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年度综治考评》等规章制度,落实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将综合建设纳入学校二级单位年度考评体系和部门领导实绩考核体系。分清安全监督与管理责任,形成全员参与综治工作的工作氛围。
安全工作贵在落实责任,重在落实责任。高校内部各二级部门签订综治工作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学院)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各部门的“平安高校”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评,实行“一票否优”。对不重视综治工作的教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对严重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做到“眼睛尖、耳朵灵、反应快”,就必须加强信息情报工作。一是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情报信息网络。由学工部门牵头,组建了学生党员、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干部组成的安全信息员队伍,共同构建了“平安高校”建设和校园情报信息网络,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收集了影响师生安全的各类信息。二是开通阳光服务平台。在主要职能部门及学生集中场所设立接待点,对学生反映的有关综治安全的问题全部进行了登记、回复和及时解决。三是及时规范报送突发应急信息。严格按照要求将学校维稳工作动态及时上报至上级有关部门。
(二)精准施策,找准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
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及综治专业人才引进。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调整综治部门机构设置,更好的为高校发展服务。大力引进公共安全管理或治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公共安全服务中的技术人才和中层管理者,从现在的临时工形式向职业化、专业技术化方向发展,满足高校对安全防范的人才需求。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每年针对安全工作,召开学校内部会议及专项督查整治会,对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就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整改。高校内部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不定期对校内消防、治安、交通、饮食、校舍、周边环境等进行安全大检查。在每个学期末和学期初,对全校进行地毯式排查,通过实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实施跟踪,及时消除校园各类安全隐患。将食品安全摆到重要位置,为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学校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食堂大宗物资;学生伙管会直接参与对食堂环境卫生、食品的加工制作、餐具的清洗消毒、原材料的贮存、进货台账、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饮食中心按规定检查食品的进货渠道,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规范校园交通。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校内交通管理的规定》,对于乱停乱放车辆进行锁车或通报批评,车辆停放区域安排保安值守引导停车,新建车辆进出校园的电子门禁系统。开展交通专项整治、禁摩、规范校内交通管理、完善交通基礎设施、建立车牌识别系统等措施,彻底根治校园交通乱象,使校园交通焕然一新。高校与市、区两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校园交通、食品药品安全、反传销、违章乱搭乱建等整治行动。
校地共建深度融合。建立驻校警务室,积极协助公安部门破获刑事案件,逐年降低发案率。高校按照“综合管理校地联合、交通整治校地联手、大型活动校地联动、信息资源校地联通”的工作思路,与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沟通,共同研判和解决学校和校园周边综治工作中的问题,加大对校区和周边的治安管控力度,着力解决遗留问题。一方面,联合开展多项整治行动,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对校园交通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反传销、违章乱搭乱建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联合公安部门来校开展防诈骗、防不良校园贷、防毒品、反传销、国家安全日等宣传活动,定期邀请民警来校开展安全教育授课。及时建立学校综治工作微信群,辖区派出所及时在群内通报高校学生案件情况,进行案情分析。另外一方面,做好校园治安管理。派出所派专职干警进驻学校警务室上班办公,充分发挥驻校警务室在开展治安防范、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保障了学校师生安全。
二、“智慧+”的信息化建设
(一)“智慧+”安防
对视频监控中心和校园出入口控制系统的两套设备升级,加强中枢控制和人脸识别,提高反应速度、大数据互通、分控及时出警,提高识别通过效率,全面掌握师生信息。建立入侵探测报警和电子巡更两套系统,一旦遇险,系统自动报警,值守人员还可手动启动报警。电子巡更系统可自动生成电子治安巡逻台账,根据数据分析及时调整巡更路线。通过“两升级、两建立”构建学校安防智能化系统,达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调看”的效果。学生宿舍实行刷卡出入,实现身份识别、严控把关、有据可查,牢固构筑了安全守卫的第一道大门。针对存在有安全漏洞、薄弱环节和易发案部位,安排专项经费维修宿舍区护栏、安装防盗棚、分步更换防盗门等,落实安全防范硬件建设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图书馆、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保密室、财务室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高度重视,在这些楼栋的重要部位全部安装防盗、消防等设施。通过推进物防、技防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校园治安的防控。
与地方公安部门对接,以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全面采集人防、物防、技防安全数据,依托信息化平台,横向实现教育、综治、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
(二)“智慧+”交通
总体设想:对进入校园车辆进行分类收费管理,校园内部交通实施智能监控,从而大幅度减轻校园交通管理压力,减少因各种校园交通不规范导致的安全隐患,有效控制外来车辆来校蹭车位现象,优化校园通行秩序。
1.设置智能信号灯。联合当地交警支队在学校门口设置智能交通信号系统。
2.学校自用或长期租用车辆、教职工自有车辆、社会特种部门车辆,如医院、消防、警用、政法机关车辆等,实行智能识别,全时段免费通行;外聘或临时员工车辆,每天分时段智能免费通行;校内机构、经营单位、校内房产租住人员拥有车辆,收取包月停车费;业务单位、长期送货进校车辆,根据不同申请人类型限时智能管理通行;校内学生车辆,根据学籍年限智能免费通行。收费标準以市政府物价局审批为准。
(三)“智慧+”消防
在校园重点部位设计安装智能消防系统,24小时全天候监测火情,确保火情发生时能在5秒钟内迅速现场高音报警,并将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及相关人员手机上,最大限度减少消防安全事故。定期对各类建筑房屋的消防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做好教学楼消防器材维修、重点区域灭火器维护保养、实验室消防器材规范管理等工作,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率。
(四)“智慧+”综治办公
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同步办公。实现教职工车辆出入申报、外来车辆入校预约、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等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填报办理。
(五)“智慧+”安全教育
创建新媒体安全教育。具体包括引入网课、在线课堂教育方式全面开展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易班”建设。建立开放性的安全教育自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直接与学生进行图文、音频的交流,建立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互动关系。
实施分层次安全教育。根据本科低年级学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本科低年级学生,学习日常安全知识和国家安全知识,参加培训和兼职安全防范。本科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就业、出国的安全知识。研究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学术发表、学术涉密安全防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要素的加速积累,智慧综治作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手段,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治安综合治理为保障,逐步构建起“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综治办公”“智慧+安全教育”的联动综治中心智慧治理体系,以期望大幅降低发案率、加快提速应急处突、有效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打造智慧治理新格局,将“智慧综治”融入到高校精细化管理中,更好地发挥综合治理工作在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