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11-18 03:31吴培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0期
关键词:家庭农村家长

吴培森

摘   要: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几大问题:家庭教育定位不准,管理缺失;家人长时间相处与增进亲情不成正比;家庭自律远低于预期,学生自觉学习效果不理想;农村孩子的纯朴与勤劳品质在弱化。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应明确家庭教育定位,清晰家庭教育目标,熟知家庭教育内容,落实家庭教育措施。

关键词:家庭教育;农村教育

陶行知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当健康受到威胁时,教育的形式、方法都会受到挑战。刚踏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日常生活的节奏,暴露出了“正常”背后的许多问题,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新的生活路径,构建新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学校教学也在这场疫情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在这70天的在线学习中,忙了个“不亦乐乎”。

教师,不管是年青教师还是老教师,不管会不会开展线上教学,不管家里有没有足够开网课的设备,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全面投入了线上教学。设备不够用的就买,流量不足的就开通,设备不会用的就相互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全体教师都顺利地成了“主播”。从线上讲授知识到线上互动、辅导、作业批改,从学生学习激励到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在短短的70天内实现了华丽转身——从普通课堂教学升级为利用信息技术的线上教学。这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能品味出来。当我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庆幸顺利渡过难关时,却发现我们的努力和期待被网线的另一端狠狠地打了个低折扣,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家庭教育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普通的农村家庭和家长往往不知家庭教育如何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把家庭教育看成是购买社会资源,把孩子送到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看成了家庭教育。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农村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计划都打乱了,从中暴露出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相当严重。

1. 家庭教育定位不准、管理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但很多家庭把家庭教育学校化、智育化,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并督促完成作业就完事了,而忽视了对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表现为过度放任。网课学生上线学习率可以达到100%,但实际上线率一般在90%。调查发现,能专心上网课的学生不到50%,其他学生只是上上线而已,上线后有的还在睡觉,有的去运动,还有的在玩游戏。难怪教师们在上课过程中提问时总是没人应答。調查中还发现,自从因上网课为学生配了手机后,学生基本手机不离手,大部分用于玩游戏、聊天、看抖音和购物。而家长对于孩子的手机管理、作息管理、学习管理、交友管理基本缺失。

2. 家人长时间相处与增进亲情不成正比

过年长假期,对于大部分的家庭(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增进亲情、享受家庭温暖的大好时机。可今年有所不同,因疫情原因导致我们过上一个超长假期,且在疫情期间实施了网格式管理,家人相处空间前所未有的“密切”。这种“密切”并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增进孩子们与家长之间的亲情,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度,反而导致许多矛盾产生。如久别重逢相互诉说衷情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因空间过于“密切”,导致无所事事的懒劲出来了,长时间的面面相对、叨唠之下的怨气产生了。从九年级一个38人的班级返校调查发现,学生从寒假到疫情期间的网格式管理,家庭团聚的亲情关系大部分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过程——假期初期,亲情迅速升温,一家人喜气洋洋;假期中期,亲情慢慢变得疏淡,情感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少;假期后期,亲情关系基本上集中在家庭琐碎的事情上,相互多有指责,关系越来越紧张,对家庭教育相当不利。

3. 家庭自律远低于预期,学习效果不理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性格与品格。可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很多农村学校的家长并没有管理好家庭,家庭主要成员的行为并没有对孩子起到正面的、正能量的言传身教作用,甚至有些家长还起到了负面作用。如在调查中发现,有五位学生的父母经常吵架,有三位家长长期夜不归家,有九位家长长期不顾家人反对在家吸烟,有三分之一的家长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还有六个家庭长期在家里打麻将。由于家庭主要成员的不自律,更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的不自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荡然无存,孩子在家庭中进行自觉学习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

4. 农村孩子纯朴与勤劳的品质在弱化

纯朴与勤劳在过去是农村孩子的代名词,但最近调查九年级1个教学班35位务农家庭学生发现,能做和经常做家务(包括做饭、搞卫生、洗衣服等)及做一些农活的学生不到23%,能独立做好一顿饭的学生不足50%,从没干过农活的学生超过60%,从没干过家务的学生超过30%。同时,这些学生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只有40%,有远大理想的不足15%。农村家庭教育中,既失去了农村人纯朴与勤劳的传统,又没有树立起奋发图强的志向和远大理想。

二、破解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绝非是疫情期间才出现的,而是日常广大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如何帮助这些农村家庭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正是当前教育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明确家庭教育定位

这个“定位”是要明确家庭在个人生命中的价值,家族教育在生命成长中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第一所学校,应该教什么内容?作为第一任老师,应该如何教这些内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指出,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就是明确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个“第一课”绝不是一节课,而是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关注对善恶的正确判断,也包括对行为的规范,所以良好品德要在日常的点滴事情上和家长的言行规范中积累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2. 清晰家庭教育目标

不管是哪种家庭,对于家庭教育都应该有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家庭对孩子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期待。目标应该是多样性的,包括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生活和生存能力要求、待人接物的态度、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健康与安全的重视、遵纪守法意识的建立、学习目标与远大理想的确立,等等。不管目标是让孩子将来成名成家还是成为一个普通人,家长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期待。

家庭教育有了目标,就如大海上有了灯塔。

家庭有了教育目标,首先可以约束家长自身的行为,为孩子做出榜样。家庭有了教育目标,就等于家庭有了行为准则和参照物,让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清晰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大家赞赏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为的,让家庭成员心中有把尺子,以便更容易地规范行为及引导孩子学会判断行为的可为性。家庭有了教育目标,就有了动力的源泉,家庭对孩子就有了期盼、有了希望;对家长来说,就有了一种工作、生活的动力和乐趣;对孩子来说,既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成功的体现。

3. 熟知家庭教育内容

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普通农村家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规律的家庭作息,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确保身体健康与学习效果,如定时的早起、午睡和晚寝,能确保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2)鼓励使用文明用语。在农村,孩子们很容易学到社会上的粗言脏语,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明确不允许讲粗言脏语,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语言,一定要立即制止和纠正。鼓励孩子文明用语,主动用文明语言与别人交流,把“请”“谢谢”“对不起”“麻烦你了”等谦辞、敬语挂在嘴边。

(3)分担家务责任。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该分担一部分家务,都应该为创建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作出努力和贡献。如学会做饭,不仅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孩子也会慢慢从中领会到任何工作、活动都需要统筹、安排程序、追求效率和做出品质。当一家人在品尝孩子的手艺时,对孩子来说何尝不是在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家庭教育?

(4)建立规矩意识。现代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越来越规范和完善,每一个人,不管在社会上立足、学校中学习还是在家生活,都应该建立起规矩意识。规矩意识的培养往往从家庭的小事做起,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衣物鞋袜不乱放,安排好的家务必须按时完成,出门一定要告诉家长,未成年人不能私自夜不归宿,人无端送来的钱物不能收。家里的电视机、电脑、电话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也一定要制定使用规矩。特别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手机,孩子更容易沉迷游戏、看抖音、聊天和购物,家长管控更难,所以在为孩子买手机时,就应该定好规矩,否则为孩子买手机就等于害孩子。

(5)學会敬畏与珍惜。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敬畏,敬畏社会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能违规驾驶或搭乘摩托车;敬畏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能破坏公物、私物、花草树木、设施设备;敬畏和珍惜生命,不能随意伤害别人和自己;珍惜学习的机会,未成年人的学习既是成长的需要,也是一种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每一阶段的时间机会都是唯一的,错过了永远都不会重来。

(6)制订计划。计划当然不是像单位的工作计划那样规范和详细,但必须有,不一定成文,但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并植根于每一位家庭成员心中。

4. 落实家庭教育措施

家庭教育的组织实施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性、随机性等特点,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全过程。

(1)家庭教育组织实施中最基本的是沟通。首先是父母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才能形成正向发展的合力。其次是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知道家长的期待;也要经常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让孩子也成为家庭教育的制定者、参与者和执行者。只有做到良好的沟通,才能达到正面教育的影响效果。同时,家庭与学校是直接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保持良好的家校沟通就是做实家校合作。家长应当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学习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老师对孩子行为、心理深入的分析与判断,更准确、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组织实施中最关键的是言传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最直观、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大部分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第一偶像。因此,家庭教育实质就是家长日常行为在孩子面前的展示活动。可见,家庭教育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更多的正面影响。

(3)家庭教育组织实施中最有效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意志坚定,做事有信心。孩子良好习惯一旦形成,无论是日常行为表现、学习表现或心理素质都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良好习惯中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安排,讲究个人和身边环境的卫生,与家人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同学、朋友开展正常的交往,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有规律地进行健康饮食,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各种生活和生存技能,能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能主动地承担一定的家务,有强烈的家庭意识,等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学习问题能主动地寻找适合的解决途径,乐于与同伴交流和探讨学习问题,能制定明确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等等。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长期地引导、耐心地纠正及不厌其烦地重复才能形成。所以说,家庭教育组织实施的过程就是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家庭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发展与幸福。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我们必须用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功能,发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作用,认真严肃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庄重地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刘玥.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道德教育问题[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家庭农村家长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家长请吃药Ⅱ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新农村 新一辈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