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2020-11-18 05:43通讯作者潘景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爆裂性状位椎管

邹 璇(通讯作者),潘景娥

(1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2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安徽 蚌埠 233000)

1 引言

脊柱骨折是常见的创伤外科疾病,对患者存在极高的致残性损伤。在骨折患者中,脊柱骨折约占5%~6%,其中胸腰段骨折发生率最高,颈腰椎次之,胸椎骨折较为少见。研究[1]发现,脊柱骨折主要由间接外力所致,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尽早诊断和治疗。临床上,64排多层螺旋CT和1.5T MRI是脊柱损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中,64排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和后处理功能强大等优点,尤其是具有直观、立体、清晰和多角度等特征,其诊断效果良好。1.5T MRI可实现任意角度的成像,在韧带异常、脊髓形态信号、椎旁软组织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2]。基于此,本文将对比分析1.5T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材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收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同时接受1.5TMRI和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35±1.4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34例,高处坠落17例,外物砸伤11例,其他6例。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及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不同程度的外伤;②存在明显骨擦感;③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和压痛,以及软组织肿胀;④临床资料完整且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胸部外伤既往史;②非外伤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③合并精神类疾病;④诊断依从性不佳,影像资料不全;⑤中途退出调查者。

2.3 方法

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 CT扫描机,根据临床和定位像提示,扫描目标脊椎,螺距1.5,间隔3mm,层厚3mm,扫描结束后,采用1mm层厚和间隔重建,包括骨重建和标椎重建,做多平面或3D重建图像。

1.5TMRI检查:采用GE Signal HDxt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胸腰椎采用体部表面线圈,颈椎采用颈部表面线圈,常规FSE序列矢状位T2WI、横轴位(TE 127ms,TR 3970ms),矩阵256×87,矢状位T2压脂像(TE 84ms,TR 4000ms);SE序列矢状位T2WI、横轴位(TE 19ms,TR 412ms),矩阵256×75。

2.4 观察指标

与手术结果相比,分析和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2.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经手术结果证实,68例患者均为脊柱骨折,经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椎间盘存在程度不一的突起症状的患者有18例,脊椎管内有骨碎片进入的患者有11例,椎板骨折患者有13例,存在粉碎性椎体骨折症状的患者有20例,关节型紊乱的患者有6例。经1.5T MRI检查发现,马尾神经及脊髓变化患者有24例,椎间盘受损患者有17例,前韧带损伤患者有11例,后韧带损伤患者有15例,骨小梁损伤患者1例。64排多层螺旋CT确诊率为98.53%,1.5TMRI确诊率为97.06%,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n(%)]

4 讨论

脊柱骨折具有病情急、解剖关系复杂等特点,需及时、准确地诊断患者骨折情况,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数据支持。临床上,脊柱骨折常采用X线平面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辐射少、成像快和费用低等优点,但研究[3]发现,X线平面难以清晰显示椎体中后柱及附件的骨折、骨折片突入椎骨等情况,易漏诊椎体细微骨折,以及难以直接判断脊髓损伤和椎间盘损伤,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本文特针对1.5TMRI与64排多层螺旋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64排多层螺旋CT和1.5TMRI的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知,脊柱骨折时,外力以轴向压力为主,可能伴有屈曲旋转,骨折片普遍位于椎体后上方,而爆裂性骨折属于骨折片突入椎管内。研究[4]发现,爆裂性骨折时,椎管较为狭窄,可能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若椎管狭窄超过1/3,患者可能出现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是手术重要指标之一。64排多层螺旋CT是一种先进的肋骨骨折诊断方式,在脊椎骨折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该检查方式通过结合三维成像重建术,不仅拥有高空间分辨率和信息量大等优点,还能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将患者骨折线走向、椎板骨折、小关节突骨折、碎骨片数目和大小等情况清晰显示,有利于检查人员对脊柱骨折的部位、数量和范围进行准确分辨,进而有效克服X线平面的局限性,并且,64排多层螺旋CT易于观察椎体后突畸形及滑落、爆裂性骨折片突入椎管所致的椎管狭窄程度和形态改变等,有利于检查人员测量椎管前后径[5-6]。相关研究[7]发现,1.5T MRI在显示椎旁软组织、脊髓和韧带的形态信号异常上有着明显优势。1.5T MRI能任意角度成像,直接显示碎骨片突入或压迫脊髓内、脊髓挫裂伤或出血等,尤其是矢状位成像可敏感显示无外形改变的脊髓损伤。研究[8]发现,急性脊髓损伤时,脊髓损伤、脊髓水肿、脊髓锻炼和髓内出血等因水肿或出血,在1.5T MRI检查时,表现为脊髓形态的改变,以及长T1长T2信号特点,有时信号较为混杂。并且,1.5T MRI还可判断脊髓损伤与韧带断裂、碎骨片及硬膜外血肿的关系。因此,在脊髓受损中,1.5T MRI检查有着更为全面的诊断价值。相关研究[9]发现,1.5T MRI可清晰显示较大骨折,尤其对骨挫伤较为敏感,但对细小碎片的显示不如64排多层螺旋CT。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诊断中,1.5T MRI和64排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1.5T MRI在检查脊髓和软组织病变等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当患者存在脊神经分布区症状时,应优先考虑1.5T MRI检查。64排多层螺旋CT可全面观察椎体,是诊断椎管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爆裂性状位椎管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诊断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X线和CT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