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敏 ,吴江浩
(1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超声科 广东 东莞 523000)
(2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超声科 广东 东莞 523000)
青光眼是眼部疾病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眼压病理性上升会使得该疾病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通常情况下,患者眼压越高,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越差,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就越严重[1]。尽管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明显,应用广泛,但术后失败的风险仍然不低,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术后滤过泡功能改变引起的,为此需加强对接受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患者术后滤过泡功能的评估[2]。图像分析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使得超声生物学显微镜在眼科疾病的诊治中得到应用。在此背景下,我院对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对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眼压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研究详情展开如下报道。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98例青光眼患者,时间在2015年6月—2018年6月。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46例,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7.63±2.54)年,病程2~1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9.72±1.28)个月。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整个研究不损害患者人格尊严权。
所用检查仪器为索维SUOER SW-3200L型超声生物显微镜,将仪器探头频率设置在40~50mHz之间,扫描深度为5mm×5mm。指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予以眼球表面麻醉,置入与睑裂大小匹配的眼杯,将混合剂或眼杯放入眼杯,检查人员左右手分别用来固定眼杯,控制探头,将仪器探头与患者手术切除部位角虹膜缘垂直,对滤过泡高度、内部腔液、虹膜瓣下滤过泡通畅、眼前结节形态、前房深度进行显示,选取清晰度最高的图像。超声检查滤过泡形态分为通畅型滤过泡、阻塞型滤过泡和临界型滤过泡三种类型。术后1个月通畅型60例,阻塞型10例,临界型28例;术后6个月通畅型57例,阻塞型24例,临界型17例。
1.3.1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 比较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通畅型、阻塞型和临界型眼所占比例。
1.3.2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与眼压水平 比较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通畅型、阻塞型和临界型滤过泡眼压水平。
经软件SPSS22.0统计处理研究数据,非正态分布资料(滤过泡分型)经秩和检验,χ2检验,名义变量资料(眼压水平)由()和F表示检验,P<0.05以内提示数据差异明显。
青光眼术后1个月,通畅型眼60例,所占比例为61.22%,阻塞型眼和临界型眼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和28.57%,存在数据差异(P<0.05);术后6个月通畅型眼所占比例最高,与阻塞型眼和临界型眼所占比例相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n(%)]
术后1个月和6个月阻塞性眼滤过泡眼压明显高于通畅型和临界型,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与眼压水平(,mmHg)
表2 术后不同阶段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滤过泡分型与眼压水平(,mmHg)
滤过泡分型 术后1个月 术后6个月n 眼压 n 眼压通畅型 60 12.45±3.12 57 13.18±3.56阻塞型 10 32.76±8.54 24 33.24±6.82临界型 28 26.14±6.45 17 24.78±4.96 F 121.819 148.391 P 0.000 0.000
青光眼是眼科疾病中常见且复杂的一种,以眼压持续或间断性上升为主要类型,该疾病发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失明,与白内障和糖尿病眼病被并称为三大致盲眼病[3]。该疾病与病理性眼压上升密切相关,眼压上升,可经机械压迫和引发视神经缺血两个方面损害患者视神经,眼压增高持续时间越长,对患者的视神经损伤越明显。除此之外,眼球解剖学变异、年龄、家族遗传史、心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光眼发病风险[4]。
青光眼包括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类,前者有急性病变和慢性病变之分。急性多由房角关闭,房水无法及时外排,房水涨满,眼压急剧上升所致,中老年群体较为多发,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症状急剧,严重破坏患者视神经。慢性病变多出现在情绪过激、用脑用眼过度、睡眠不足、用药不当的状态下,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胀痛、视物模糊、血压下降等,可在稍作休息后缓解;检查时眼压波动不明显,反复发作,可进一步发展为暴发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主要出现在40岁以上的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往往已发展至晚期,可对患者视神经造成严重损伤,患者眼压处于上升状态,前房角开放。
小梁切除术是现阶段治疗青光眼常用的手术方式,通常将眼压得控、房水排出、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和视力改善作为手术治疗成功的依据。小梁切除术的应用可使房水流至前房,解除瞳孔阻滞,使得前后房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加宽房角,消除房水流入小梁的阻力。尽管该术式治疗青光眼效果明显,但术后易出现切口渗漏、白内障形成、晶状体脱臼和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需观察术后滤过泡质量,探讨与滤过泡形态、结构有关的问题来促进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好的发挥。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超声检查仪在眼科的应用,它是一种用来对眼前段结构进行检查无的高频超声显示系统。与其他光学仪器相比,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对后者无法观察到的眼前段结构和超声仪器的探查“盲区”作出清晰而准确的显示,对后房形态、睫状体病变、晶状体韧带等进行直观而形象的观察,在此基础上了解不同形态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疾病诊治工作开展提供相关信息,促进眼部疾病诊断工作的良性运行,使眼前段疾病的诊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5]。在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实施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清晰显示前房、后房和房角结构,为疾病量化诊断提供依据;也可用来观察滤过泡和滤过形态,分析手术失败原因,为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依据,制定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案。
总的来讲,超声生物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新型超声检查仪器,可促进眼前段疾病诊断率的提升,能够清晰显示虹膜后包块和睫状体处小包块,可在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础上鉴别诊断包块,在青光眼临床诊断、选择手术方式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