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昱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300)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hag,MB)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变异,一段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纤维中,在心肌内行走,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叫做壁冠状动脉,心脏收缩的过程中,冠状动脉会受到心肌纤维的压迫,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更有甚者会出现闭塞的情况[1]。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冠状动脉造影(DSA)得到了广泛应用。从临床上看,冠状动脉造影(DSA)被视作诊断冠心病的黄金标尺,然而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操作繁杂程度高、有创伤性等[2]。由于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64排无创性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不断应用,其在判定冠脉血管深入心肌的深度方面的精准度越来越高,所以从理论上讲CTA在诊断心肌桥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3]。本研究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对心肌桥的检出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此次研究中以2017年11月—2019年3月中本院收入治疗的8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这些对象分成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4)。此次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有患者的参与都是自愿的,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9~82岁,平均(61.23±6.4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1例、吸烟史14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3~80岁,平均(62.35±6.90)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9例、吸烟史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研究组: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CT机,通过平扫之后进行造影剂高压注射扫描,使用注射器肘静脉注射80~100ml碘普罗胺370,以每秒4.5ml的速度进行注射,螺距为1.014mm,重建层厚是0.625mm,管电压是120KV,管电流是300mA。通过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平面重建(MPR)、AVA血管分析软件、表面遮盖重建(SSD)、容积再现(VR),全面呈现心脏血管。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DSA检查。采用采用西门子大平板数字减影仪。选用碘海醇350作为造影剂,常规经皮穿刺股动脉(改良seldinger法)置入5F导管鞘,以Judkins法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的多体位照影。
密切观察两组的漏诊率、前降段支中段心肌桥诊断符合率、冠状动脉直径、诊断符合率、前降支远段心肌桥诊断符合率、心肌桥埋深深度、误诊率,并基于此进行对比研究。
将两组心肌桥检出率进行对比,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4]诊断标准,心脏收缩期表现为“吸吮征象”则诊断为心肌桥。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心肌桥的总检出率为36.36%,对照组心肌桥的总检出率为14.29%,研究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LAD近端心肌桥的检出率为6.81%,对照组LAD近端心肌桥的检出率为2.38%,研究组LAD近端心肌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AD中端心肌桥的检出率为18.18%,对照组LAD中端心肌桥的检出率为7.14%,研究组LAD中端心肌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肌桥检出率
图1、图2左前降支(LAD)中段心肌桥CPR图像,显示桥血管与心肌紧密相连;图3、图4心肌桥横断位及MRP图像。冠脉CTA可以多方位的显示桥血管与心肌之间的关系,提高表浅心肌桥的诊断率。图6、图6心肌桥DSA影像,图5为心室舒张期管径正常,图6为心室收缩期,LAD中段中度狭窄,呈现“吸吮征象”或“挤牛奶征象”。
冠状动脉CTA诊断结果显示,研究组44例患者的平均心肌桥埋深深度、平均冠状动脉直径分别是(2.18±0.0.05)mm、(2.63±0.30)mm。
1922年Crainicianu首先提出心肌桥概念。该种疾病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良性解剖变异,但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肌桥可引起心绞痛、胸痛等,更有甚者会发生更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桥收缩期压迫壁冠状动脉,可以持续到心脏舒张晚期,使壁冠状动脉的供血减少,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心肌钝抑、晕厥甚至猝死等。因此早期发现心肌桥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心肌桥常发生于左前降支,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不—致。2011年,日本学者Ishikawa等[5]综述中报道心肌桥尸检检出率4.7%~60%,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率0.4%~15.88%,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出率3.55%~58%。一般情况下,冠心病与心肌桥临床症状及表现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大多未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桥检查。如果心肌桥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那么不需要接受诊治。然而,如果出现了症状,那么就需结合实际症状提供相应的诊治。现阶段仍然主要采用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诊治,但是对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或者药物治疗不能管控症状的患者,应进行支架植入术或者心肌桥松解术治疗[6]。现阶段,在诊断心肌桥时多半采取影像学方法,比方说CTA、MSCT以及DSA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微RNA(miRNAs)的测定是对心肌桥实施诊断的一种重要方式[7]。当前冠状动脉造影(DSA)虽被称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方式对冠状动脉血管及深度心肌检查效果较差,在诊断心肌桥、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DSA对于引起狭窄的斑块结构不能显示,对冠状动脉管壁外的影像不具有清晰的反映;同时,DSA也是一种具有潜在严重并发症的有创检查,操作复杂,费用较高。
冠状动脉CT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冠状动脉成像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检查的一种有效方式。采用螺旋CT探测器,既能有效减少辐射的剂量以及患者扫描的时间,又能提高临床诊断图像的清晰度[8];同时,冠状动脉CTA可对中度、重度、轻度狭窄的长度与厚度作出区分,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本研究结果显示:CTA组心肌桥的总检出率为36.36%显著高于DSA组的14.29%(P<0.05);且对于近端和中断LAD,CTA组的心肌桥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较于DSA诊断,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更高,其检出率也比较高,同时此诊断方法对于发现近端血管粥样硬化较为敏感,能够为临床上找出心肌缺血的缘由、对临床病情作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