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臣
(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1]。由于脑组织细胞对缺氧与缺血非常敏感,若30min内未能恢复正常供血,将导致颅内神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甚至发生不可逆性受损。脑梗塞疾病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再灌注损伤风险越高。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对提高脑梗塞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采用CT扫描或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对患病<24h的脑梗塞难以尽早确诊[2]。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近几年来在活体组织中检测分子弥散运动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梗塞定性与定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磁共振颅脑平扫和弥散成像在脑梗塞诊断价值,旨在为脑梗塞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经验。现总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88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颅脑平扫及弥散成像检查。所有患者诊断标准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相符合,发病时间<72h,首发症状以头晕头疼、言语不清、肢体麻木、肢体乏力、意识模糊及吞咽障碍为主,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之前均实施CT检查,以便排除脑出血或非血管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80例患者中男1051例,女829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年龄为(63.57±4.27)岁,梗塞部位包括小脑334例、丘脑421例、基底节区875例、脑干250例。
采用MAGNETOM Essenza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德国西门子)进行扫描检查。患者先实施核磁共振自旋回波/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颅脑平扫,包括T1WI、T2WI、T2WI压水及T2WI矢状位,再采取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检查,弥散成像轴位为多回波平面成像序列。结果判定:新发脑梗塞指ADC图像呈现出低信号而弥散成像序列呈现为高信号;陈旧性脑梗塞指ADC图像呈现出高信号而弥散成像序列呈现为低信号;缺血性病变指ADC图像呈现出高信号而弥散成像序列呈现为等信号。颅脑平扫阳性根据四个序列中任一序列表现出信号变化进行判断。颅脑弥散成像阳性以ADC图及弥散成像序列信号变化进行判断。
分析脑梗塞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弥散成像检测阳性率。比较脑梗塞患者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率及颅脑平扫阳性率。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弥散成像检查在脑梗塞男性患者中阳性率74.65%(798/1069)与女性患者阳性率73.00%(592/81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弥散成像与患者性别结果分析
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的脑梗塞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弥散成像与患者年龄结果分析
脑梗塞核磁共振颅脑平扫检查阴性201例,阳性1679例。脑梗塞核磁共振颅脑弥散成像检查阴性490例,阳性1390例。颅脑平扫阳性脑梗塞患者弥散成像检测阳性率为82.79%,颅脑平扫阴性患者中弥散成像未发现阳性。核磁共振颅脑平扫阳性患者中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颅脑平扫阴性患者中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率(P<0.05)。详见表3。
表3 核磁共振颅脑平扫与弥散成像检测结果比较
脑梗塞是因大脑血管动脉硬化或血栓脱落引起血管内堵塞,急性脑梗塞发病急骤,发病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致残率与致死率均极高。核磁共振平扫是依赖核子自旋运动,使杂乱无章的氢原子在外加静磁场下按磁场方向排列及运动,当外加磁场停止后,机体内相同组织氢原子在相同时间下回归为原状态,而机体组织弛豫时间在病理状态下各不相同,经计算机系统采集、数字重建技术转化后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3],但研究证实,核磁共振平扫诊断急性脑卒中的效果不佳。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有效反映水分子布朗运动特性,反映机体组织功能状态。该检查技术对超早期急性脑缺血敏感性较高,在区别慢性与急性缺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是否可针对首诊考虑为脑梗塞者仅采取弥散成像检查,而省去平扫时间来减少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经临床研究及文献检索,未发现在弥散成像检查前必须采取颅脑平扫检查的相关报道,影像学医师及临床医师也因缺乏相关研究而困惑[4]。本研究采取大样本资料进行分析,脑梗塞核磁共振颅脑平扫检查阴性201例,阳性1679例;脑梗塞核磁共振颅脑弥散成像检查阴性490例,阳性1390例。颅脑平扫阳性脑梗塞患者弥散成像检测阳性率为82.79%,颅脑平扫阴性者弥散成像检测阳性率0,该结果表明若颅脑平扫检测为阳性者其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极大,而颅脑平扫阴性者其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较小,提示颅脑平扫对脑梗塞检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作为弥散成像检查前的常规检查方法。
研究报道,人类脑血管病发病后数分钟内可见弥散成像高信号,ADC图与弥散成像图是反映机体水分子扩散特性的检测方法[5]。ADC值能有效反映弥散特性,当水分子扩散运动变弱时,ADC图像可见异常低信号,弥散成像表现出异常高信号。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数小时内可见弥散成像的改变,所以其可发现超早期的脑梗塞疾病,而采取常规核磁共振平扫未见异常改变。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其颅脑平扫检测阳性率较弥散成像检测阳性率高,表明某些颅内病灶在颅脑平扫尚表现为异常高低信号,而弥散成像未见异常信号。笔者分析其可能原因为脑梗塞症状出现与弥散成像检测间的时间间隔过长,扫描检测时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或已得到改善。鉴于此笔者认为从患者出现症状时的早期应尽早实施核磁共振颅脑平扫以及弥散成像检测,进而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弥散成像技术能更好的显示脑梗塞病灶及判断其新旧程度,颅脑平扫阴性时提示脑梗塞发生可能性不大,在行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测之前采取核磁共振颅脑平扫是有较高应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