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沟通·师生互动
——打造小学语文新课堂

2020-11-18 23:45黄红润九江市濂溪区外国语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话语师生情感

■黄红润/九江市濂溪区外国语学校

一、前言

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中,缺乏语言沟通与师生互动,其学习兴趣及学习欲望得不到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被动。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就是因为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师生之间的话语与互动都比较浅薄,才会被现代教育所淘汰。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与学生进行话语沟通与情感互动,通过情感上与思想上的深入交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促进教学理念与教学课堂革新。

二、话语沟通与师生互动对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

以往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很少会主动去摄取知识与内化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少会牵涉到师生互动与有深度的话语沟通,师生之间的对话都捆绑在作业、成绩、预习等话题中,很多会针对知识与情感进行深入交流,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与激情。师生活动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活动关系密切。而话语沟通,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话语作为师生表达自己想法及情感的主要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话语沟通与师生互动,是深化学生知识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下,有深度的互动与对话,可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形式,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例如,通过合作学习法教授《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状态,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竞赛与互动的方式,由学生扮演骆驼与羊的角色,小组学生轮流进行上台表演,由其他小组学生与教师共同评分。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认知互动少,情谊互动少,是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所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下,生本理念与学生主体思想,能取缔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学习知识与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与学生深度情感交流,通过课堂对话与师生互动等,展现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与长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在情感与思想的碰撞中,思维会更加活跃,心灵的碰撞与情感交融,学生更容易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1]。

(三)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

环境,包含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及学生等多种元素,情感交流与生生、师生互动,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提问、学生学习与解答的单一模式,小学生可以在思想上与教师互动,通过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更加平等互动的环境下,促进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 学生的思维。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从讲台走下来,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新知,对话昭示着教学的平等、民主与尊重,学生能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打破以往害怕说、害怕学的壁垒,充分促进教与学的交融。

三、小学语文新课堂的构建策略

话语沟通与师生互动,要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互动交流形式单调的问题,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知识、能力及素养的多维目标,在契合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丰富互动形式与对话方式,实现情感上、思想上、行为上等多元化互动,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展现自身个性化情感与长处,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一)以民主平等为核心,丰富对话形式

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小学生个性活泼,竞争意识较强,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学过程中走下神坛、走向讲台,从以往课堂“统治者”的地位,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时,要先尊重学生的学习想法,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从情感与思想上感染学生,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区分学生优劣的依据,而是学生个性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应彰显个性差异,以学生个性为主线,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话语表达,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促使学生能维持在优良的学习状态中,将课堂打造成学生情感互动、获取智慧、人格成长的新阵地。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要更加的真诚与亲切,可以多用一些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等。例如在《云房子》这篇富有童趣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将课文内容外化为生活背景,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蓝天、白云的动画片,并给学生准备小鸟头贴,以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表演小鸟与妈妈飞上蓝天的场景,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看见这么美的天空你们想说什么?”“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天空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在于学生的回答内容,而在于让学生能陈述自己的想法,生活情境与提问技巧的结合,有利于让学生进入到课文内容中,丰富对话形式,获取丰富的学习体验[2]。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对话教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共同对话教学,是要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身份与学生的身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交流路,增进情谊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更加贴合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想法与学习问题,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各项信息,深入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感状态,逐步调整自己的对话方式与沟通方法。例如,对于比较害羞的小学生,教师用语要更加的亲切,姿态要更低,与学生平视、用更为温柔的语言与眼神,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并在学生表达后肯定学生,并给予表扬,就能让学生得到学习满足感,在今后的课堂中更愿意说、更敢说,还能拉近师生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话内容要从教材出发,联系生活、联系学生,从教材开展教学,但也要联系生活,运用实际例子,多样化开展教学。例如,在《春的消息》教学中,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教师先用将例子生动化与形象化,通过多媒体技术或是角色扮演等,将课堂内容中转变为生活场景或是课堂情境,便于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再从学生对春的感受入手,针对春的特征与场景进行整理与描述。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阅历与经验等,先所处自己对春的看法,以迎春花为例,再联系课本中所描述的春天场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春的看法,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感受开展教学,让小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去搜集跟春天有关的片、音乐、故事等,用风筝户外活动、蜜蜂采蜜等图片与视频,丰富学生对春的认识,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交流,增进师生关系,与促进生生对话[3]。

此外,还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以生活化场景为主,创建优良的课堂生活情境,使得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去解读课文,理解课文,深入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我的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举一些手的例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有什么特点,能干什么样的事,再与学生以前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就能更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能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就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将课本知识与内容延伸到课外生活中,进一步优化课文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应更加的生动与活跃,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内,要联系生活,把握学生的情感与心理,丰富对话形式与拉近师生关系,打造契合小学生个性差异的“生动课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话语师生情感
画与理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