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0-11-18 23:45龚晋娟鲁迅美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龚晋娟/鲁迅美术学院

一、前言

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大量应用于传播领域,新兴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工具,新媒体时代的高速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感染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审美意识,新媒体设备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在时间空间上获得了广阔的延伸,使人们获得外界信息变得轻而易举,同时新媒体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均成为重要信息获取手段。作为深受新媒体影响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和信任度更高,所以想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正视新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借助新媒体发展的东风之力,主动占领新阵地,积极推动新媒体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互融合。

根据时代发展规律和新媒体传播特点,积极研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的融合更加充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优化新媒体内容建设

(一)强化对新媒体中主流内容资源的引导

因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低门槛、强交互的特点,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生活化、泛娱乐化、多元化以及复杂化,甚至不乏一些低级趣味、恶俗下流、价值观扭曲、恶意中伤我国改革建设发展的负面内容,因此我们应当优选新媒体中的正能量资源,对各种散在的正向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价值观资源进行优化,譬如国家改革发展的大事记、时代楷模的光荣事迹、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加强对这些主流优质内容资源的推送,强化其对于他各类内容的引导作用。在学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条价值理念渗透在学校网络新闻宣传中,形成全面覆盖大学生的综合性网络信息空间,并借助学校网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赢得学生的认可。

(二)优先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解决学生现实困惑的内容

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为学生答疑解惑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扎根学生实际生活的土壤。在实证调查阶段,谈到“学校及社团的新媒体平台推送多类消息,您对那些消息较感兴趣”,在调查中排名分别为:社会热点话题、校园活动消息和关于考研、工作、考证的消息,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符合大学生的发展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运用新媒体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真正被认同、内化和践行。直面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热点和社会焦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大理论”讲述成生动的“小故事”,充分发挥现实实践作为价值观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从“基本原理”到“生活道理”的转变。譬如将诚信、敬业价值观和大学生就业教育相结合,既便于大学生全方位理解价值观的内涵,也推动价值观与实践更有效地连接,在学生最熟悉、最关心的领域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内容品牌

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16年的一期《焦点访谈》中,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徐川凭借“用故事讲道理”成为当年最火的思政课教师,由此可见“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广泛地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好中国故事,树立用讲中国故事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注重吸收本民族文化的精髓,要充分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遵循“古为今用”原则,“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譬如,可以合理吸收以孝道为基础的中国儒家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强调服从、勤俭节约、诚实、严谨等社会美德;可以利用情景动漫短片来讲述敬业、诚信等价值观,让新媒体用户在娱乐中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三、挖掘新媒体性能特色

(一)形象化

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已经习惯通过图像瞬间完成对信息的处理,所以借助形象化的方式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更符合其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展示,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展示抽象的价值观概念,增强大学生感知记忆的深刻性和认同度,学生对于思想的吸引力,以及对媒体传播信息的感知力,而后得到思想的升华与政治的认同,真正的做到“化无形为有形”这样以来,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将会“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具来说可以利用图解新闻、动漫动画等形式来展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谓“一图胜千言”。尤其是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以及映客、一直播等直播平台的兴起,加之5G时代的到来,视频传播会加速扩散,未来一定是视频为王的时代。所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些形象化特征更为显著的新媒体形式来创作网络文化作品、解读社会热点事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圈群化

圈群化是指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兴趣、地域、学习和工作事务结成不同的圈群进行沟通交流,圈群内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极为强烈。新媒体的圈群化发展重新建构了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模式,借助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圈群化发展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抓住圈群中的“关键少数”,即在某个固定圈群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往往会成为热点话题事件发展的关键节点,甚至会左右圈群中其他人的价值导向。做好新媒体圈群中“意见领袖”的思想引领工作,积极引导那些思想成熟、三观正向、号召力强的“意见领袖”理解并自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当中来,自觉做好其他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交互性

强交互性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作为同新媒体同步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要通过新媒体对其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想要建设师生适用爱用、随时能用的新媒体平台,必须从大学生利益需求出发,重视大学生参与和表达的诉求。譬如,在学生工作微平台上不仅可以建设成为对外发布信息的窗口,还可以做成微社区,微办公,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时常碰到的成绩查询、水电缴费、失物招领等事情放进微平台,成为学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当平台满足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后,学生自然也成为了微平台的忠实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当中,平台的价值观教育也就在无形中慢慢渗透。

四、加强新媒体队伍建设

(一)主力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和交流。新媒体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断涌入并形成与社会主义思想的激烈交锋,中西方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中“短兵相接”,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时时保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始终把握住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从而通过“摆清历史事实、讲懂政治理论”引导大学生提高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殖民的能力。此外,教育者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新媒体素养,了解网络传播规律,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熟练掌握微信、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同新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来激励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要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在工作中有热情、有方法、有成效的教师可以通过职位晋升、提高待遇等手段予以激励;对于在工作中无法明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价值引领中出现明显疏漏的教师则要予以相对应的处罚措施,以此保证队伍的专业化、高效化。

(二)培养学生网宣队伍

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一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能内化为大学生的信仰和自觉关键在于过程中多大程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基于此,培养一支正规化、规模化的学生网络宣传队伍,使他们以网络小记者、网络管理员等身份活跃在新媒体平台就显得意义重大。首先要严把学生网络宣传队伍的入口关。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必须有所侧重,然后还要征选有组织管理能力、在信息技术上有一技之长、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志愿服务精神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到队伍中来,选优配强一支高规格、正规化、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学生网络宣传队伍。同时,在队伍结构上还要充分考虑到年级、专业、性别等方面的平衡互补。其次,主要加强对学生网络宣传队伍的理论素养培训。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但是正确的、先进的思想体系不可能在头脑中自发产生,只有通过学习、教育、实践才能自觉形成。”学生网络宣传队伍肩负着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同时又时刻身处于纷繁复杂、文化激烈冲突的新媒体环境中,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是做好引领工作的基础,所以必须加强学生网络宣传队伍的理论学习,尤其是要开展专题学习。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