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英
河北省正定县北早现乡下水屯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品德与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要想利用品德与社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本文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小学生个人生活、学生发展、社会生活进行了有机整合,其承担着小学生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职责。然而,当前多数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差。[1]同时,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为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了多个方面,多数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也无法确定学习重难点,对知识点进行迁移的效果不佳。另外,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更偏向理论。这就导致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知识不感兴趣,甚至存在厌恶情绪。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其一,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等。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个性的学习方法。其二,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导向。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价值。如《美丽的生命》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学生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这是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感受动植物的美丽,这是过程;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这是情感价值。其三,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学目标中不仅要体现创新,也要体现团结协作,还要体现竞争意识以及独立自主。
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得到发展,就应该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要落实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去,还要注重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通过一定的教学目标制定,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提供空间,以继续教育为路径实现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如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等,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
高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倡导角色互换、生进师退。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情况,综合利用调查、对比、体验、观察等方式,与小学生共同对知识进行探究。在小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知后,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开展独自探究或者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参与小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引导小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教师通过分层推进、互动探究,可以促使教师与小学生、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情感经验的分享,以达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相长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角”设置导入语:多关心他人,可以发现他人的优点,而多赞美他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好朋友。随后,教师可以从小学生发现与欣赏、自我审视及赞美、行为培养及反馈等环节入手,设计“放大镜”“送赞美”“闪光卡”等几个互动活动。在“放大镜”的互动活动中,教师可以“你可以发现身边的同学有哪些优点?”为主题,鼓励小学生在纸上写下身边同学的名字,并利用一个或者几个关键词概况他的优点。在“送赞美”的互动活动中,教师可以点名表扬一些表现良好的学生,引导小学生根据同样的方法,赞美自己的同学。在“闪光卡”互动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为其他同学制作“闪光卡”,并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布置主题墙,将“闪光卡”张贴在主题墙中。教师通过上述互动可以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认识面及互动探究的深度,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品德素养。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是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增添乐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将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让该门课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教学科目,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如在一年级“我上学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上学的图片,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参与看图说话教学环节,再结合与上学有关的歌曲,帮助一年级学生感受校园氛围,从而尽快融入校园生活,达到学生从幼儿到小学生角色转变的目的,从而实现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标。
在新时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就需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现阶段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地激发,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