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就是唤醒教育

2020-11-18 17:34刘立运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技工热情

■刘立运/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一、前言

笔者拜读了王福强老师编著的《挖掘学生潜能 教师必备的唤醒艺术》一书。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在苏格拉底小时候,看到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好奇地问到父亲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父亲一边指着眼前已经成型的狮子,一边回答:“就以这只狮子为例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

“对!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通过反思,“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十多年的技工教育生涯。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应该学会用诱导和唤醒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智慧,唤醒学生的灵魂,而这,正是技工教育的本质所在。技工学校学生在以往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现在到了技工学校,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更加大声的呼唤,只到把他唤醒。

二、技工学校学生唤醒教育需要有把技工教育当作自己事业的教师

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的讲话中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要做好技工教育工作,同样需要这样一批热爱技工教育的“四有教师”,要把技工教育不仅仅当成职业,更要把他当作事业来做。要以美好的品德唤醒学生的品德,以崇高的思想唤醒学生的思想,以健全的人格唤醒学生的人格,以精湛的工匠精神唤醒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要有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

只有视技工教育为事业的教师,才会潜下心来,一方面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把握对学生唤醒和激励的有利时机和掌握有效的唤醒与激励的策略。适时有效的唤醒和激励学生。只有视技工教育为事业的教师,才愿意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才会赏识学生,才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努力,变着法儿去用爱呼唤他们。

三、唤醒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唤醒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技工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是觉得升大学无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来到技工学校校后就要通过师生的人文对话,让学生领悟到自身的存在,在成长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完成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作为“人”的内涵,让他们感觉到还可以另辟新径,生活并没有到达尽头。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与自尊,帮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信大家很容易想起另一部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的那些孩子们大多是让老师们头疼不已的问题学生。大多数老师面对这群孩子,恐怕都只能挠头表示无能为力,怎么办?只能放任自流——“放牛”呗。正是一个最失败的音乐家,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马修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的春天。马修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当成了人来对待,来尊重。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接纳他们,正是这种宽容如一缕阳光直射“池塘之底”。终于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悔意。受惩罚的孩子在母亲面前保留了自尊心。自闭症的孩子在老师的关怀下慢慢打开了心扉,让他们盼来了“放牛班的春天”。

正是这种对人性的唤醒才改变了这帮孩子。我庆幸着有马修这样的老师。试想这些孩子没有遇见马修,他们的人生可能是什么样呢?可能永远摆脱不了不学无术,顽劣无知的枷锁。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就是对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的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都有向上的自我欲求,拥有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因,这就需要我们去唤醒,去激发,去点亮。

四、唤醒教育需要进行对学生全面的、立体的唤醒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重德性,又重技艺;既重陶冶情性,又重启迪智慧。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德技双馨,学以致用”。要达到这样培养目的,老师要不断唤醒。一方面,从关系论角度说,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人的精神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意义。而在这个意义生成的瞬间,师生共同获得一种生命的唤醒。另一方面,从个人全面发展角度说,唤醒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唤醒,即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充分的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内在心灵的启发与唤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有所动,教师的引导才具有更大的效力。

五、唤醒教育是将三分钟热情变为持续习惯的过程

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刚开始投入巨大的热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快热情就消退了,变得平淡,之后就变成麻木,最后被遗忘。这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这三分钟的热情,逐渐形成习惯并一直坚持下去。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准备好一颗平常心,把握好循序渐进的进展,只有把握好度,三分钟的热情时间才会延长。唤醒他们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学习,不仅事倍功半,且极有可能转变成坚持的动力与一种精神食粮。

学生心灵得到解放,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唤醒三分钟热情变为持续习惯,就需要教育过程成为触及学生灵魂的过程,成为贯穿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成为解放学生内部力量的过程,老师需要足够的耐心,多次反复,反复多次的训练,让学生内在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被不断唤醒。

六、唤醒技工学校的学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唤醒教育”是把技工教育当成事业的教师用人格、情感、爱心唤醒的一种回应。当然唤醒过程需要开启教师们的智慧,讲究一定的方法。

(一)营造实施“唤醒教育”环境

可通过三自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教育”中去,不断地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变被动要求为主动接受教育;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对一些具有约束力的制度经过学生的学习和充分讨论之后再执行,特别是班级更应根据自己班里的不同情况制定班级公约,这一做法容易得到学生认可并接受,那么大部分学生也能够遵守。从而让“唤醒教育”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二)搭建更多的出彩平台,让他们有找回自信

搭建更多的平台,精心组织每一次的活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活动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我们的学生情商并不低,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求,当然也有争取成功的潜能,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获得16枚金牌、14枚银牌和5枚铜牌的好成绩。足以证明他们是可塑的,都是国家的栋梁。据统计16枚金牌中12人是技工学校的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后,就能避免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提高学习自信心,焕发学习热情,主动内化教育要求,积极挖掘自身潜能,从而实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良性循环。相信反复成功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三)“唤醒教育”要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实施

“唤醒教育”的实施,需与一定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比如坚持与自我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与文体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和出彩的平台,发现优秀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用典型说话。加大寓教于乐的氛围,做到先乐后学。

(四)唤醒教育需要更多的激励与赏识

技工学校的教师教育学生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多的时候要像妈妈一样,在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他们的错误要多一点儿宽容,保持耐心和从容,多一些赏识,一步步朝前迈进。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技工热情
从技工到英雄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
技工与专家
热情的小山羊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你有没有热情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