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健身健美社团辅助“第二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2020-11-18 16:48欧阳邃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团技能

■欧阳邃/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一、前言

在当今教学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内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学生对课堂上难以消化的知识与技能可在第二课堂得到及时辅导,从而更好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序开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在符合学校条件前提下自行成立团体组织,也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其中,在体育课程中学生难以短时间内掌握的运动技术,可在社团活动中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对技能掌握。在本论文中,针对女大学生群体,笔者通过结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和健身健美社团,采取课堂与课外两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与示范和帮助女学生统一解答疑惑。课后以第二课堂的形式针对学生课堂上难以掌握或难以消化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从而更好促进健身健美课程的开展。另外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激发女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促进其运动习惯的养成。

二、高校健身健美课程教学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学期总课时安排不足

根据高校整体体育课程安排现状分析,总体课时安排不足,对于非体专业学生课时安排每周不超过4个课时。导致女大学生对运动技术掌握与运动知识理解不够熟练,而在健身健美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运动器械的正确使用,在学生进行器械或自重抗组训练过程逐步感受到目标肌群的受力感,加强运动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另外,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同时还需要对人体运动解剖结构、运动营养基础知识以及运动计划的制定等健身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由于本校每周的课时安排只限于4个课时,女大学生难以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健身健美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是阻碍女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因素。

(二)课程安排缺少多样性

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化必然影响着课程教学的质量,也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重要因素,然而课时不足也是一定程度上对课程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根据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体育选修健身健美学期课程内容的安排,在授课形式上,无论是采取理论与实训课分类授课方式,还是采取理论与实训课结合的方式,都难以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尽管如此,笔者曾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将理论课程内容以线上形式为学生授课,同时以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指导,学生对于人体解剖结构与运动营养等相关知识有初步的掌握,但仍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由于实训课程不足,女大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健身器械使用的正确动作要领,影响学生训练效果,另外女生身体形态相对男生不同,在体质上有较大差距,经过短期锻炼在体型上未能发生根本性变化。(2)女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一定层面上提高对人体肌肉功能的认识,但缺乏肌肉功能对抗阻训练的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实训课上慢慢体会抗组训练对人体各部分肌群的功能运用,从而阻碍女大学生运用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训练来系统掌握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至此,单一的健身健美课程教学仍不能满足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女大学生对中西方健身健美运动的认知偏差

由于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影响,西方文明是“主动”的文明,体现出“武”的作用,导致人们心中的理想形象是拥有强健的体魄与发达的肌肉。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其文是“主静”文明,自宋代以来以“崇文仰武”的社会观念,突出“文”的作用,而体格健壮者通常作为勤奋的劳动者,同时也容易成为统治阶级驱使的对象。带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隐喻,正由于传统观念的熏陶与束缚,导致当代女大学生对健身健美这项运动的审美观念与西方相比出现认识的偏差,把提醒健硕或肌肉过于发达的人群看成四肢发达,头脑简答“异类”,进而从心底对该项运动产生了排斥,也是导致该项运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三、健身健美社团对充分开展“第二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一)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重新塑造女大学生的审美观念

根据本校女大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主动参与性进行调查分析得知:有45.56%的女大学生是因为受到学校每年的社团艺术节中健身健美形体展示活动或社团成员参与省级健身赛事活动的影响而主动加入社团。另外35.56%的女大学生是因为选修健身健美课堂而加入社团。从以数据得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组织的健身健美活动更容易吸引女大学生的喜爱。在活动的舞台上,无论男生或女生,所完美身型比例以及适度发达的肌肉充分展示了力与美的结合。从选手们身形上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与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而这些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通过他们平时生活的自律以及日积月累的刻苦训练得来的,至此,健身健美运动不仅仅展现出身体美,也更加体现了精神美。对培养女大学生吃苦耐劳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女大学生积极参与该项运动起到重要作用。

(二)社团充分发挥课堂内容的延伸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女大学生充分掌握健身基础知识与技能,也可通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对健身健美这项运动的认识。同时女生们可以参与社团每周两次的有氧核心训练与动感单车课程,使其充分达到塑形的效果。男生们每周两次进行器械抗组训练的指导,进而更快更有效的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每学期会在社团内进行评比,再评选出训练效果以及自身体型比例好的学生参与每学期由团委组织社团文化艺术节进行演出。与此同时,学校每年也会从社团成员中挑选具备一定水平的学生加入到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统一进行集训,参与每年全省或全国大型的健身健美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为校争光,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增加学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三)课堂教学与社团指导一体化

笔者承担本校健身健美课程教学,同时也兼任健身健美社团指导教师。针对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教师鼓励学生自愿加入社团,并定期安排社团活动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实训技术,同时指导教师进行小组辅助加上学生的反复练习,逐渐建立神经条件反射,加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从而更有效刺激身体各肌群,使其得到充分锻炼,增加适当的肌肉维度与精细度。是的身型更加匀称,比例更加协调。至此,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与社团指导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保证了女大学生的练习时间,使其在练习过程中逐渐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进而达到课堂目标。在反复训练中,女大学生的体型也慢慢发生细微的变化,让她们在学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达到促进运动习惯养成的目的。

四、结语

健身健美社团对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中,笔者针对健身健美课程开展中问题进行分析,得知学期总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缺少多样化以及女学生对中西方审美偏差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三大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开展健身健美社团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女大学生针对课堂上难以掌握的技术与知识,在社团活动中可进行团体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以分组形式安排组长进行监督,帮助女大学生逐步巩固运动技术。另外对于课堂理论知识也可在社团活动网络平台上也可进行交流,让女大学生在交流中更好的掌握该项目运动技术,同时也可在其中收获更多该项运动知识内容的延伸,以此达到课堂教学与社团指导一体化模式,有效缓解了课堂教学对于女大学生在时间或空间上的限制。与此同时,健身健美社团也可以组织活动为载体,通过舞台形体展示以及参与竞赛的活动形式,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健美审美观念,在活动与训练中,培养她们团结协作与吃苦耐闹的精神,促进其运动习惯养成。至此,健身健美社团对于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例如社团内部成员如何有效管理,如何针对不同基础水平同学进行分类或者分组辅导以及针对辅导成员进行培训等相关问题仍有待今后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社团技能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01—02合刊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拼技能,享丰收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成长课堂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