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书写水平。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其中包括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核。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文写作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沟通手段,非常重要。然而,一直以来,此课程不太受学生欢迎,大多数学生虽认为课程重要,但就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觉得课不好教。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教师对课程设计深入不够,不能正确理解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不能真正参与案例实践所致,主要分析如下:
案例教学法始于19世纪80年代,最早适用于医学、法学专业,后推广至公共管理学。目前在很多专业课程教学中都有应用,是一种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会选择这一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写作的能力。但存在以下问题: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比较系统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由于理论知识部分略显枯燥,故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较为活跃,都会选择一些较为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来辅助教学,简单的以为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便是案例教学的直接效果,然而,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仍然有较多学生难以下笔,或者提交的作业质量“惨不忍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教师未能真正理解案例教学的内涵所致。案例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和时空性的特点。[1]无论是对知识的应用还是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品德的教育,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充分体现。而事例虽被教师们普遍应用在课程教学中,但它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主要方便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中,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应用文书的写作,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并不是靠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实现的。写作是一个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在交流目的下认识和表达相互融合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创写作的背景、写作的材料、写作的目的、写作的环境等。案例教学便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写作资源,并让学生亲身感受写作的各个环节。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根据教材这一载体,向学生讲授知识,课堂上学生的互动较少,参与感较弱,很多时候都在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辅助角色。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给学生提相关案例,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来,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方法。然而,由于教师素质、课程学时、实训条件等主客观原因,案例教学的实施并不完整。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布置任务,对学生缺乏相应的指导,自己也很少参与到案例中,置身事外,敷衍了事,未能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教师抛出案例,为学生做引导,真正实施案例的主体是学生。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呈现效果,一系列的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参与意识不够,学习主动性不高,真正参与到案例实施时,往往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缺乏实践应用的基本能力。
事例与案例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既可用一定数量且恰当的事例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可用案例深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应做到:
(1)事例的选择要能有效体现教学的目的;教师所选事例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力求做到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明。同时,事例要能充分体现时代性,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丘吉尔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演说都是演讲稿教学中的首选事例。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事例虽是近百年世界最有说服力的演讲,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演讲者本人的经历及时代背景缺乏了解,故很难引起共鸣。教师可结合时代背景、社会动态、挑选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相关事例。例如笔者在讲演讲稿时,正值中国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故教学事例就选择了以“开放合作,命运与共”为主题的主旨演讲(视频与文字同步播放)。再如:2018年5月的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备降成都事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四川航空在微博上发布的情况发布为教学事例,讲授如何写作情况说明,除了能让学生掌握“情况说明”这一条据类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外,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网络舆论日益活跃的今天,情况说明的使用面在不断扩大,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事例的选择都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案例的选择要能体现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在事例教学的有效辅助下,在学生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就可根据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实践的教学。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尽可能贴近生活,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如:调查报告是需要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后才能写出的报告,它需要调查者与相关人物、事件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实际调研,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材提供的相关事例,让学生对调查报告的基本特征、写作要求等知识点进行理解,然后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案例实践中来,学会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布置一定要体现典型性和操作性。以“大学生的婚恋观”、“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为主题的调查案例,已提不起学生的调查兴趣,大部分学生在“度娘”的帮助下改一改标题、前言亦可较快完成调查报告,学习效果欠佳。笔者的做法是在上课之余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案例的选择或确定选题。如: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长期以来只有一路(2路)公交车经过,师生乘车较为不便,给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同学反应较为强烈。在教学中,结合这一客观情况,给学生设定选题,分组并进行调查,同学从公交车的始发时间、路线、乘客、司机人数站点、停靠时间等各个要素环节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得出了结论,并给出了建议,使调查报告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收获颇多。
由此可见,事例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事例教学的深化。案例教学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掌握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事务工作中组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重要性,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积极组织、协调、实施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给学生布置好案例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无论是从案例的选择还是到案例的实施,教师都应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让他们充分体验案例中的工作环境和角色,较快较好地完成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如:讲授“函”的写作,教师可根据自身工作请同学们为其拟写一份函,向同学交待函的写作背景,函的用途等基本问题,在写作过程中予以指导,待文稿审核通过后,可带领学生参与到函的制发。如有复函,教师可与同学分享,并告知下一步工作的安排。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函”的写作规范,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了函的制发过程,对“函”的作用也有充分的理解。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的过程,在课堂或课外都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全面地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