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2020-11-18 16:10:28张道清天津职业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宿舍

■张道清/天津职业大学

公寓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地方,是高校学生重要的文化、生活、学习、交流场所,因此公寓管理工作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高校公寓的管理不仅涉及人员出入、人身财产安全,还涉及到处理突发事件、进行思政教育等方面,因此对学生公寓加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公寓管理涉及面广泛,不仅需要做好人员安全等日常管理,还需要强化思政教育日常行为管理,现代高校人员复杂,学生在宿舍内行为的封闭性强,学生的思维多样、多变,近些年来一些重大的高校突发事件多在宿舍内发生,因此公寓管理不再是公寓管理员的工作,必须联合班级辅导员等多方管理者,通过思政教育、文明营造等途径强化、完善公寓管理力度、质量。

一、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作用

(一)对于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作用

从高中步入高校,学生周围的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为十分自由,接触的人、环境更复杂,因此对其生活、学习的习惯和精神品质都会产生多元的影响。为引导学生保持以往健康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帮助其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

其次,高校人员复杂,公寓管理多采用刷卡进入的方式,但不能很好的降低社会不良人员进入公寓的几率,而且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交友、出行等方便不便;人员复杂不仅可能给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入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行为,如抽烟喝酒、长期点外卖,这些不良行为会慢性的伤害学生的身体、心理,因此需要充分杜绝各种形式的不良因素进入学生公寓。

(二)辅导员参与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辅导员参与公寓管理,不同于宿舍管理员,其与班级学生有着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的个性、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有所了解,是学生大学生涯最重要的学习参与者和成长引路人,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更紧密、亲密,因此班级辅导员参与公寓管理能很好的进行思想法治教育,对于有心结、不良行为的学生能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这些都是公寓管理员做不到的。

二、高校公寓中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结构复杂

现代高校找人人数、专业大量扩增,对生源地、家庭条件、心理素质等几乎没有要求,因此许多高校学生的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自控能力、经济条件、心理等特点都影响着其在校、在宿舍内的行为、动机,因此了解学生特点、理清学生结构,有助于宿舍、学校管理。一些院校的招生定位很广泛,即有本科生,又招专科和成人本科,因此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都是十分不一样的,一个宿舍内通常是同专业或同院系的学生,但也存在上述的结构特点。

(二)学生三观不成熟,自控力差

当代高校生多为独生子女,幼年、青少年时期多处在衣食无忧、宠爱有加、管理严格的环境中,因此个人习惯是在受管控、约束下形成的,一旦脱离以前的生存环境,很可能独立能力差、不再保持以前的好习惯,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可能出现新生焦虑等心理阻碍,且多数涉世未深的学生存在思想不成熟、三观不坚定、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御能力弱,因此需要加强宿舍、校园管理,避免学生涉足黄赌毒、网贷等,或沉迷网络、游戏;另有部分学生因之前不良的家庭、校园生活,存在性格或心理上的障碍,如过于内向、自卑、抑郁症,都会给自身和其他学生的宿舍生活带来隐患,如因冲突感情用事,出现斗殴甚至杀人等事件,重则导致残疾或残废,甚至发生命案,因此需要强化宿舍、校园管理。

(三)经济条件悬殊、心理压力大

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高校对生源的经济状况等没有要求,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经济方面相对拮据,因此在穿衣等外在方面不如城市学生,在交际能力、朋友圈子等方面与城市生也不相同,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可能会使其产生或加大自卑等不良情绪,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压力;而不论是城市生,还是农村压力,都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来自父母亲友的“超我”压力,以及心理不成熟等因素产生的不必要的“自我”压力,加上“本我”的需求,如完美倾向者会给予自己过多的学习、成长压力,若实际与压力、需求过于不平衡,最终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如放弃学业、与家庭矛盾大,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重则造成自杀等后果。当代高校生看似生活环境优于从前的高校生,实则面临新的困境、压力。因此,辅导员需要参与公寓管理,在公寓中增加思政教育、职业指导等工作,更深入、细致的引导、帮助学生。

三、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弱

学生在高校开启了不同以往的新生活,没有家人经常的呵护、照顾,也没有以往流程化的校园生活和封闭式的管理,财产、人身安全的风险增大,而许多学生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一定程度使学生的安全意识下降。大功率电器等是造成宿舍火灾的主要隐患,而一些工具是学生生活所必须的,安全意识不足则会造成其不重视物品的选择、管理和使用,可能因为行为疏忽造成火灾、联电等安全事故。另外面对外界各种诱惑,学生对自身的健康、习惯认识不足,经常熬夜、夜不归宿,将给其课堂学习和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二)公寓内思政教育不足

当前高校公寓管理中,思政教育应作为重要一部分,然而很多学生以及辅导员并未正确认识这一问题,许多辅导员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在公寓内开展各种辅导,与学生交流少、不深入,而学生往往也存在敷衍了事,认为辅导员参与宿舍管理是过分的干预个人的私生活,进而导致公寓内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大幅下降。

(三)公寓文化建设不足

公寓文化是改良寝室内氛围、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交流、互动、合作的文化宣传,当代很多高校生存在冷漠、孤僻的表象,在宿舍内表现未与其他同学无沟通、沟通差等现象,这很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因此需要根据宿舍学生的结构、特点,营造合适的寝室文化。

四、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

关心学生、以人为本,应作为公寓管理的基本方法、原则。辅导员应根据学院董、院系、党委会的相关工作指导,从学生特点、需要出发,展开成效的宿舍管理工作。有效关爱的前提,是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经历、性格、特长、爱好、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社会关系、心理特征等一系列情况,其次要尊重每位学生的所有特征,关注他们学习、交际等方面的需要。基于此,才能展开有效的沟通、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根据所需调整自我和外部环境。

(二)坚持“三全”育人,开展动态管理,强化心理辅导、思政教育

辅导员在公寓管理中也应从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与宿舍管理员、其他老师、辅导员等进行沟通,获得不同的渠道的学生动态信息,有的放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思政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宿舍内的生活,还要将其与学生入校、学习、假期等全程的情况来分析,全程关心、引导学生。

特别对性格过于内向、残疾、家庭贫困、家庭矛盾大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帮助,帮助其正确认识社会、自己和他人,帮助其更好的参与学习、社交和社会活动,在宿舍内树立平等、融洽的学生关系。

(三)强化安全教育、防范措施,建立合理公寓规章

针对安全意识弱的问题,辅导员应当在班级例会、思政教育等环节加强安全教育;其次完善宿舍内的消防、安全设施,组织学生动手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不时地震等情况的组织安全演练,帮助学生提升安全意识和处理能力。最后,完善、规范进出楼等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学生、管理员、辅导员参与宿舍管理、监督的具体工作和责任,做到有章可循、规范化管理。

(四)联合多方力量,进行综合管理

宿舍管理工作多,涉及到许多隐秘、不易察觉的行为、心理,因此需要联合多种渠道、力量进行公寓管理。首先建立班级公寓管理学生队伍,让优秀学生参与同班级的公寓管理,做好夜宿、安全管理等工作,及时反馈突发事件、协助纪律管理。其次,构建辅导员、公寓管理员、学生管理组织的联动机制,以充分沟通、交接相关管理事务;最后,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途径,进行更灵活、主动的管理,占领相关的学生平台,如公众号、豆瓣、贴吧、B站等学生常逛的应用,主动获取学生信息,并传播正能量。

(五)建设良好的公寓文化

公寓文化是公寓管理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交流、调节学生间关系、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渠道。辅导员应联合学生组织,通过相关的宣传活动、聚会活动等方式,渗透正面、积极的文化,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行为习惯。

五、结语

综上,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因学生结构复杂等因素,管理工作常常不能深入、细致的开展。辅导员参与公寓管理,有自身的管理优势,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分析当前管理中的不足,才能通过联合管理、强化思政教育、营造公寓文化等方式全方位的做好学生公寓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宿舍
热得快炸了
前滩禧悦公寓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4:00
共享公寓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6:12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6
末日公寓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数字公寓
一个都跑不掉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