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成立信访帮办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镇级信访帮办服务办公室和36 个村级信访帮办服务点。通过区域划分,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片区定案帮办”制度,实现了信访人、村级信访帮办员、镇级信访帮办员的“三级联动”。
泊头镇将村级网格员纳入信访帮办队伍,成立网格员培训中心,定期组织网格员学习相关信访知识,提升网格员的信访帮办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为激活信访帮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泊头镇还开展了“人民满意信访帮办员”评星活动,对评选出的“星级信访帮办员”进行奖励。
“自信访事项帮办工作开展以来,全镇网上信访平台使用率同比增长97%,群众初访化解率达到了100%。”泊头镇党委副书记李冰说。
据了解,2020 年以来,滨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信访帮办服务,着力解决信访群众“多次跑、多头跑、向上跑”的问题,积极主动收集转办信访问题,让群众“最多访一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有效抓实源头治理。自3 月实施以来,全市计划增设6560 名信访帮办员,覆盖全市4356 个村。现已“零距离”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糟心事”156 余件,办结率达到100%。其中,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142 余件。
(赵昌忠 王玉亮)
点评:滨州市的做法切实做到了关口前移、全程帮办、贴心服务,变“等着群众上访”为“主动出击下访”,全力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提高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近些年来,福建将乐县大量农村居民向主城区迁移,出现组织作用碎片化、社区事务覆盖难、群众自治难等治理困境。为破解这些问题,该县积极探索构建“近邻”党建,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升级服务平台、催生队伍活力推动小区治理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升级。
“红色堡垒”全域覆盖,撑起邻里共建“户联网”。该县采取建组织、织网格、派人员等方式把党组织建在邻里中。基于小区党员居住数量情况,按照“区域相近、楼栋相连、资源相同”原则,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的方式在全县54 个小区建立16 个邻里党支部,76 个网格党小组。综合各社区楼栋、居民入住情况及驻区单位分布实际,以路、巷道、楼栋为界,将城区6 个社区划分为7个大网格、244 个小网格;建立“社区大党委+邻里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4 级网格体系,将主城区17223 户60240 人全部纳入网格有效管理。积极选聘网格管理员313 名,每人挂包管理70 户258 人。
“红色细胞”催生活力,推动邻里共建“惠万家”。该县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小区党员、驻区党组织党员“三支队伍”在基层治理中的“微细胞”作用,推动邻里有形覆盖、服务有效落实。推行在职党员邻里蹲点服务日制度,将每月20 日定为邻里蹲点服务日,社区党组织通过“心愿墙”、网格管理等途径,收集掌握群众所需所盼所求建立群众需求清单,组织在职党员服务队、共建单位开展下沉式“零距离服务”。组建“邻里红管家”专职队伍,按照“居民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设立政策法规宣传困难群众帮扶岗、法律服务咨询岗等8 个党员先锋岗,每名党员认领1-2 个岗位,承诺3-4 项服务内容,主动列出领岗服务菜单,让有需要的居民按图索骥,通过电话联络、定时定点服务等,提升小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常态化推进“邻里先锋亮旗”行动,全面实行党员“1+5”联户制度,小区党员向联系群众主动公开帮带服务承诺,当好居民与业委会、物业的桥梁纽带。
(将组轩)
点评: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促使城市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深刻的变化,组织作用碎片化、社区事务覆盖难、群众自治难成为普遍的社区治理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将乐县党组织积极探索构建“近邻”党建解决困境,成果显著,值得推荐。
夏日午后,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炎热的气息,本该午休的时间,内蒙古奈曼旗明仁苏木三合村贫困户王永利家中的小院却十分热闹,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孙清林和产业指导员白乌力吉正与王永利一家在庭院中侍弄着益都椒的秧苗。三合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产业指导队的其他成员也都三三两两地分布在其他农户家中,手把手地向大家传授益都椒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经验,为了今年的益都椒丰收,悉心经营好这些“金苗苗”。
“这些年一直种粮食,收成不错,就是收益不高。一直想种点经济作物提高收入,但一不懂技术,二不了解市场行情,真是两眼一抹黑。现在好了,有政府指导我们种植益都椒,价格好,又有补贴,今年指定差不了。”王永利欣喜地说。
今年春天,在村里的统一指导下,234 万余株益都椒秧苗已经顺利移栽到各家各户的庭院当中,如今已经长到20 多厘米,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我们村的益都椒都是经过覆膜标准化栽植的,亩产最高能达到450 斤,按照现在的行情,一亩地能有2200 元的收入。益都椒种植还解决了本村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光是春天移栽和夏天除草灌溉,就提供了680 多人次的务工机会,每人最少能增加1000 元的收入,多的能达到4000 元。”孙清林乐呵呵地说道。
在内蒙古奈曼旗,庭院经济成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房前硬化绿化,房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将小小的农家院规划成整洁干净、果蔬飘香的“桃花源”。
(奈组轩)
点评:为了发展庭院经济,奈曼旗为农户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与产销对接,让小庭院有了大作为。庭院经济的发展,美了环境,富了农户,让杂乱萧瑟的小院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机勃勃、“钱”景美好的幸福田园。
小品《大爱无声》艺术再现张继尧老人连续18年将退休金捐赠家乡,情景诗朗诵《守护希望》倾情赞美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疫情,视频播放第一届“云溪好人”的先进事迹……
前不久,“纳溪故事会”之好人篇举行,现场掌声不断。经过3 年多的探索实践,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理论宣讲品牌“纳溪故事会”在城市乡村生根开花,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以往,纳溪理论宣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形式单一,报告厅“我讲你听”式的宣讲效果不理想。为此,纳溪区解放思想,从室内到室外、从讲台到舞台,看似枯燥、高深的“大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2018 年,以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五四青年节、首届中国医师节等为主题,纳溪区在区级层面举办7 场“纳溪故事会”,通过演讲、小品、三句半、配乐诗朗诵、歌舞等形式,展现了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进图强的新时代风采。别开生面的呈现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入耳入眼的同时入脑入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纳溪区因势利导,倡导开展网上“纳溪故事会”。今年4 月,白节镇开展“纳溪故事会”暨致敬最美逆行者网络微信投票活动,推出9 个村(社区)、镇政府机关的10 个战“疫”故事。最终,赵坪村、金田村选送的抗疫故事荣获一等奖。从4 月23 日至4 月30 日,投票人数达10663,占该镇人口的1/3,可见群众的参与热情之高。据统计,2017 年以来,全区共开展210 多场“纳溪故事会”,观众2 万多人。
(刘 溪)
点评:如何让理论宣讲更丰富多彩,改变以往的呆板形式?为此,纳溪区把“纳溪故事会”这盘精神文化大餐做得有滋有味,把故事讲述与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宣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干部群众津津有味地享受一次次视听盛宴的过程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潜移默化地沁入了他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