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露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
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因对制度不满和对人生的困扰而修行,领悟到苦、集、灭、道四谛,创造了最早的佛教教义。之后开始以口授的方式,并结合印度各地方言开始进行传教。后来又借助印度阿育王的支持,让佛教在印度流传开来,并以斯里兰卡为中心,向南传往东南亚一带,称为南传佛教,向北传往西域,再转至中原,称为北传佛教,而南传佛教也通过海路传往中原。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借助西汉末年丝绸之路,据记载,公元前2 年博士弟子景卢曾跟随来长安传教的大月氏使臣伊存学习《浮屠经》。《浮屠经》的传授是口授,当时并无书籍可查,而是依靠异国僧人口头叙述,宣扬佛法。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系统的宗教概念,所以传道者并没有急着宣扬佛法,而是开始翻译佛经。当时的佛经翻译家安世高、支谶、支曜、安玄、康巨、严佛调等,多为异域僧人,他们的汉语文化程度不足,没有主动去适应中土的主流文化,而是希望佛经要忠于原文,传达出佛的要旨,在翻译方法上主要是直译,“对佛法经典抱有虔诚态度,惴惴然惟恐违背经旨”。译者们对于佛经的敬畏以及语言的不通,直接导致佛法的宣扬不畅,非但没有获得认可,反而因译文的晦涩难懂受到质疑。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发现佛教的有些教义和当时中国本土衍生的道教有相似之处,因而开始依附道教,把难以翻译的佛教的理论、观念、范畴等同与道教中的某些概念,以道家概念翻译佛教术语,并以当时中国流行的神仙方术来宣传佛法,但这样会致使人们把佛教与道教混为一谈,并没有把佛教的真谛传达出来。外来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国度,想要融入,那就必须采取本土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用一些等同的概念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便于接受,依附于当时中国流行的道教,也可以说是黄老之术,也算是遵从了释迦摩尼的教诲,因为当时他在印度传教的时候,就是运用当地的方言,对不同阶层的人,不同的地区进行相匹配的传教。所以这样是有益于佛教在中国的扎根和发展的。后来到了三国时期,也涌现了很多翻译家,以支谦为代表,支谦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在汉译佛经时,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删改,去除原文中繁复的表达,减少胡音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音。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忠实性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从支谦开始,佛经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西晋时期也有一位翻译大师竺法护,他是久居敦煌的月氏人,年轻时追随师傅周游西域各国,精通36门语言,一生都致力于佛典翻译,以弘扬佛法。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多为个人意愿,鲜有政府支持,且没有完整的佛经书籍,都是高僧口授,很多理论都不全,所以此时的佛经翻译比较稚嫩,这也跟佛教本身尚处于早期传播阶段有很大关系。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开始盛行,佛教随着其流行也开始依附玄学,把自己的理论与玄学联系起来,形成了玄佛合流,这为佛教的兴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在之前西晋时期,佛教还是没有对中国的文化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当时人们都将其归到玄学之下,佛教并没有与知识分子有过多的接触,但是东晋以后,有关玄学的探讨研究基本都穷尽了,没有创新的东西,人们开始找寻新的理论,把目光投向佛教。由于当时的佛教高僧已经入汉多年,不仅通晓佛法,对中国玄学理论也可以侃侃而谈,让当时的有识之士十分钦佩,时常前去交谈讨教,这样就为佛法的宣扬提供很多机会。但是这时的佛与儒家存在一些尖锐的冲突,比如: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佛教出家需要剃度,儒家讲究孝道,要赡养父母,关爱亲人,传宗接代,而佛教要禁欲,远离凡尘俗世,抛开俗世烦恼。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佛教进行了文化妥协,高僧慧远说,佛教也是讲究孝道的,为什么离开俗世?就是为了摆脱俗世烦恼,放下欲望执着,如果人人都能自我超脱,那天下岂不太平?这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对国家的尽忠,他认为佛教和儒家在更高层面上,是一致的,并不冲突。这一说法也的确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此时的佛经翻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译经数量增多,经文质量也不断提升。一方面是众多中原僧人西行求法,不仅扩展了自身的佛理,还带回了更多完整的佛经,为佛教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佛经翻译提供更多宝贵的素材,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佛经翻译家的贡献,功绩最为突出的是鸠摩罗什,是古代四大译师之一,他深谙佛理又能将梵汉两种语言运动自如,在翻译过程中,对前人的翻译方法进行中肯的批评,并提出新的翻译方法,即“对于原文、或增或减,务在达旨”的“意译”见解,主张在存真的原则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优美,所译佛经富有文学气息,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朝开化的社会风气,加之以包容的姿态大规模地吸收外来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使得佛经翻译至顶峰,至玄奘已登峰造极,后世无人能出其右。学者们把罗什以前的译籍叫“古译”,把罗什及其以后的译籍叫“旧译”,而称玄奘译文为“新译”。由此可见,玄奘开创了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尚。针对佛教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意义失真情况,玄奘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所谓不翻就是音译,既对于原文中的神秘语(“秘密故”),多义词(“含义多故”),中国没有的物名(“此无故”),久已通行的音译词(“顺古故”)及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下所用之词(“生善故”),皆宜不翻,即只音译不意译,避免望文生义。在“五不翻”理念的指导下,在翻译技巧上,玄奘还成功地运用了省略法、补充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运用代词还原法等,有效调动各种翻译策略,实现“文”“质”的辩证统一。梁启超曾如此评价:“若玄奘者,则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公元907 年唐朝灭亡,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五代十国时期,随后宋元,佛经翻译逐渐走向衰退,经历了隋唐的繁盛时期,佛经典籍基本都翻译完毕,此后的佛经汉译渐趋衰微, 渐次转向经录和著述等方向。宋代之前,译经史上出现了诸多翻译理念,虽然有很多亮点,但不成体系,对于汉译佛经的翻译含义本质、译经历史、翻译方法策略等鲜有成体系者,而该时期的高僧赞宁在总结前人的翻译活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大宋高僧传》,并提出了诸多精辟观点,可谓中国汉译佛经翻译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理论专著,赞宁亦被称为“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虽然佛经翻译接近尾声,但不代表佛教的没落。恰恰相反,这正标志着佛教由外来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和传统的道教、儒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完全融入了中原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实属不易,从外来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历经诸多朝代,这中间中外传道士的艰辛可想而知。其实佛法传播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的不同会影响文化的交流,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所谓佛经翻译的尾声或者衰落,其实并不是字面上的贬义,而是佛经通过翻译这个过程,逐渐地,完全地被中国接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现在在运用的时候,会意识不到其存在。
总而言之,佛经翻译与佛教的传播息息相关,相互促进,佛经翻译也为后来佛教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者都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添光增彩。不但丰富当代的宗教文化,还对后世的文学、艺术甚至医学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两者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时代的需求,并没有固步自封。在这样一种思想的传承下,佛教成为中国三大传统流派之一,佛经翻译的出现及兴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