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芬 陈 建 陈 晨 陈宏振 刘爱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题,需要以整体的眼光,充分调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方法相对陈旧,多限于形式上的协同,对于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内容与形式缺乏深度研究探索。受大学特殊管理模式与相对宽松的纪律约束,专业课老师与学生接触少、交流不深,对学生思想底数掌握不够,效果差强人意。依托信息资源,搭建有效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力度不够,师生之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互动平台。综合来看,高校在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远未形成明确内容、清晰的方法路径。
刚性制度机制是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的基础。当前多数高校既有协同育人制度多为零敲碎打式、片面式协同。一是运行机制不健全。开展协同育人,应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如何建立、规范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等一系列问题,多数高校都未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机制,专业课与思政课也缺少主动推动、参与的意识与积极性。二是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重智育,轻德育。存有将专业课和思政课割裂开来的片面认识,对专业课教学评价标准具有片面性,忽视德育这个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表现为以“分数”为评价唯一标准,缺乏育人的考核内容,或是仅有原则性要求,缺少可操作性指标。
一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复杂性的客观需求。21世纪最根本的是对人才的竞争,德育是人才的基础与奠基工程,新世纪新情况给大学生德育带来了复杂严峻挑战,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优秀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思政教育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复杂的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整合和利用有效教育资源共同完成。二是应对时代环境变化、适应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的紧迫需求。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经济社会极大发展、西方多元文化悄然涌入、信息网络无处不在,在社会文明程度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深刻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培塑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出现了新情况。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从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内、外部多种因素入手,将大学生育人工作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一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的共同育人指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思政课,抑或专业课,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共同和最终目标,两者具有共同育人目标指向,与教育本质相辅相成。而且,德育是基础,是根本,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主责主业。二是功能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可实现育人优势互补。育人方法手段有差异,思政课是德育的主阵地,通过显性教育开展德育,正面引导为主,目标指向明确,针对性强;专业课主要通过隐性教育开展德育,潜移默化中贯穿教学目标,渗透性强。育人时空跨度有差异,较思政课而言,具有载体多、时间长、空间跨度大等特征。育人经验能力有差异,专业课教师育人经验和能力较思政课教师存有差距,在育人深度、广度上还有不足。育人内容载体有差异,专业课课程内容非富,教学实践环节多,开展育人的平台载体完善,相对而言,思政课实践环节相对单一,育人载体较少。综合比较,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上各有优长,又各不相同,为两者有效融合,各取所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提供了协同发展的空间。
利用教师大会、工作例会、教研室会议、专业会议等多种时机,依托学校、学院、教研室等多级组织,采取政策宣讲、领导领学、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手段,持续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德育的政策、方针,切实把政策讲清楚、把方针讲明确、把要求讲到位,引导教师从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上认识协同育人问题,帮助其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上。
许多教师对构建协同育人体系认识上的偏差,来源于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估计、乐观认识,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心关注。要采取过程参与的方式,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大学生思想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等过程中,参与到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的过程上,让各级各类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形势与现实压力,从思想起底激发各级各类教师开展大学生德育的源泉动力。
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对协同育人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把备课、授课、考试、辅导、实习、实验、论文指导等全过程纳入考评环节;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定量评价,构建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确保评价公平、公正,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坚持组织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评价,将德育作为评教内容,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坚持评价的正确方向,通过考核评价,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