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应峰
读书有“三要”,即:要多读、要会读、要致用。
一是要多读。也就是博览群书。众所周知,读书有利于获取知识、扩展视野、修身养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必经途径,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无论是“读”还是“行”,都要以庞大的数字作支撑,也就是体现在一个“多”字上。多读是基础,一切有人类属性的出类拔萃,都是在广博雄厚的基础上实现的。读书没有“多”作为基础,就算有所作为,也作不出多大名堂。
读什么书,因人而异。行当不同,喜好不同,读的书也就不同。任何一本经过精心编辑出版的图书,一定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智慧、生活经历、人生情感。是经典名著也好,是闲书散篇也罢,只要用心读了,都一定有让你茅塞顿开的可取之处。可以肯定的是,阅读那些有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书,一定对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一个人,长期读什么样的书,最终就会是什么样的人。
二是要会读。也就是怎样读的问题。读书有慢读、快读、精读、泛读之分,不管你怎样去读,都需要不断地思索。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读书一定要思考。只读不思考只会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如何思考?你可以边读边记边思索,或者干脆合上书本闭目沉思。华罗庚读书,采用的就是猜书法,如果书中写到的和自己猜读的大同小异,也就不再往下读了。这种读书法卓有成效,足以让人腾出更多的读书时间。可以说,读书有了不一样的思索,才有了读的意趣、读的真味。当然,阅读的层次与个人的性情、处境、人生倾向有关。有人阅读是为了消遣,有人阅读是为了获取某方面的信息,有人阅读是为了深入全面地发掘研究某种学问。如刘心武阅读《红楼梦》,同时阅读了大量研究《红楼梦》的书籍,从而写出了一系列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这无疑是令人叹服的精读的范例。
好的阅读,是主动的阅读,是沉得下心去的阅读,是不断地思考的阅读。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徒有其形,怎么也不可能深入一个人的心灵,融入一个人的血脉。思考,才能对书中述说的东西参透悟深,才能真正有益于心智的开启,才能最终自如地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三是要致用。也就是读了书之后应当怎样用的问题。说通俗一点,就是要读用结合,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学而不践,思而不行,生命就没有着力点。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要学以致用。读,而后能用,才是读书的正道。古人读书提倡经世致用,现代人更当如此。
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应该有不同的效用、不同的作为。对于作家而言,就是提笔写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以文字去激励人、鼓舞人、鞭挞人,向社会传输正能量,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让文字的光芒照彻人心,透视现在,抵达遥远而可期的未来。
总之,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必修课,它可以丰满人生的羽翼,为梦想插上翅膀。我相信,善于阅读的人生,充实并快乐着,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