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妍
水清布景留云驻;
山翠生情引凤归。
一副对联,两行整齐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山清水秀、游云飘荡、飞鸟盘旋,充满诗情画意,也让人体会到对联这种短小精悍的文体带来的无穷魅力。
望远云齐目;
登高月比肩。
两行简洁的文字,读来令人产生一种登高望远的豪情壮志,给人无穷的精神鼓励,令人不得不赞叹对联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风貌和生命记忆形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星空中,对联也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读着这些对联,我不禁回想起最初结识对联时的情景。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欢喜买春联或自己写春联贴到门口祈求吉祥。可谓“紫气东来凝壁彩;朱光南转庆年丰”。奶奶会以贴对联的形式将福神、财神……各路神仙“请”到家里,嘴里总是嘟囔着“福瑞盈盈溢大海;财源滚滚比金山”。我也总是帮着奶奶贴对联。新年新气象,“爆竹声声喜报前程似锦;梅花朵朵欢呼万象更新”预祝新的一年步步高升、平平安安。
不仅仅是过春节时会贴对联,各行各业的对联也随处可见。譬如商店门前对联“百货无欺经商有德;一尘不染奉公以廉”,书店门口的“小小店堂,诸子百家皆过客;皇皇寰宇,三才万物入奇书”,药店门旁的“天下药治天下病,是病能治;世上人除世上灾,有灾便除”。
尤其是进入夏县中学校园,第一印象就是扑面而来的一副副对联,文气浓郁。驻足教学楼前,“沐夏禹德泽,圣殿高坛,指点千秋正道;纳瑶台灵气,远风时雨,滋荣一圃新苗”,具有磅礴的气势,时刻激励着教师,无私地浇灌着尚且幼嫩的花骨朵。“碗盛希望;筷挑乾坤”和“香辣酸甜当促诗书味;瓢盆锅碗奏出生命歌”,写出食堂特有的风采及文化。来到公寓楼前“青春有梦;学校是家”的字眼跃然入目。行知花园中“学海问津凭子路;书山始道贵行知”,则体现了学子孜孜以求的精神。
举了这么多别人写的对联,我也急不可待地跃跃欲试。
最近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笔下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是十分羞涩的。此时的我,便想到了“粉面半掩心初慌;玉唇半张不言语”。写完后,我请教了语文老师。老师告诉我:“写对联要遵循六个要素:字句对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当、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内容相关。‘心初慌’和‘不言语’不对应,对联格式错了。”
根据语文老师的提示又修改成了“粉面半掩心初慌;玉唇半张语无言”。但读来缺少感情,缺少韵味,不能让人朗朗上口。“半掩”和“半张”也用的不恰当,误重了“半”字,还无法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琵琶女的神情。
最终在老师不厌其烦的修改下,我的第一副“大作”终于成功降世——“粉面轻遮心始乱;朱唇微启语还羞”。没有任何杂语,一副14 字对联清楚地表达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情。不得不说,“好神奇啊!”
临近高考,作为学妹也想送高三学长一副对联:
十载寒窗苦读,鲲翼凌空,不负春秋不负梦;
一朝金榜名题,桂枝送馥,喜看山水喜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