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明
顾名思义,问答联即一问一答式的对联。问答联构思巧妙,呼应自然,从一问一答或一呼一应中,将平铺直叙的语言变为跌宕而含蓄的设问或反问,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有情景感,有互动性,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并使全联饶有情趣。
问答联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上下联分别自问自答。即上下两联均是前半句设问,后半句解答。这样先问后答,使联语意旨醒目,引人关注。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湖南湘潭有兄弟俩合开了一个店铺,大哥经营的是纸伞,小弟经营汾酒,开业那天,一个老秀才为他们写了一副对联: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上联问生意,下联问世情,都自问自答,语言诙谐。上联回答双关,既指雨伞打得开,收得拢,又展望对未来生意的期待。下联化用了屈原『举世皆浊吾独醒』句,却体现出酒馆生意兴隆的热闹场面,也劝告人们要认识世情之浑浊,保持清醒头脑。
又如广为传诵的清代彭元瑞的自题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上联一问一答说出了杏花、桂花的美妙动人,下联一问一答抒发了灯火鸡鸣催人奋发求学的情态,反映了封建科举时代知识分子为追求功名而发愤苦读的情景,现还常被读书人当做激励自己勤奋苦读的座右铭。
再如题山东潍坊十笏园文昌阁联:
问巍巍古阁,曾激励英才几许?看良将名臣,满布九州社稷;
参赫赫新城,今栽培秀木若何?喜大师伟器,长承百代人文。
这副对联上联上句问古阁,你曾激励了多少人才报效国家,下句答良将名臣布满天下;下联上句问今天的潍坊和古代比如何,下句答文化科技人才辈出,承接和发展了潍坊的人文事业。读来使人充满自豪与对未来的信心。
二、上联设问,下联正面回答。形成上下映衬,形象鲜明,以强化感情,加重气势。如题北京延庆龙庆峡镇山如来联:
笑问如来,久别雷音,舍宝殿禅堂,何屈尊身居野岭;
喜看龙峡,今成胜境,媲漓江阳朔,当招贵客赏奇峰。
雷音,即雷音寺,如来佛讲经说法和居住的地方。北京延庆县的龙庆峡,半山腰立着一块巨石,形态十分像如来佛,此处景点名叫『镇山如来』。此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上联问如来,你为什么不住在雷音寺,怎么到这荒山野岭来了?下联借如来回答,这么好的风景,像漓江阳朔一样,你们怎么不邀请游客来欣赏呢?突出了龙庆峡的风景优美。
又如清人王褒生所撰岳阳楼联: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上联从反面立意,意谓若无恢弘的胸怀豪气,就不可能『登斯楼』而『把酒』畅饮,去领略岳阳楼这壮丽的自然风光。下联从正面抒怀,意谓只有具备气吞云梦的襟怀,才可能写出傲视仙人的好诗。上下两联正反对照,以反衬正,显示了高昂气势,抒发了豪放情怀。表现出一种登楼感怀尽望古来贤达的磅礴与大气。
还有一副流传甚广的题财神庙的对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叫我为难!
用财神爷的口吻,自言自语,似问似答。实际在诉说苦衷,面对那些只想发财、不想做事的人,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三、上联设问,下联别开生面作答。这种问答联看似未正面回答,但答案已隐藏在对句之中。如《评释巧对》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
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上联将细雨比喻为丝,因此发出疑问:是什么样的织布机可以织雨丝呢?下联却说将明霞比作锦缎,叹恐怕没有剪刀能够剪裁出来。这里看似没有对上联做出回应,实际上暗示了细雨和明霞一样,明霞是没有剪刀能够剪裁,雨丝则是没有织布机可以来织。答句之中暗含上联的回答,并且同样构思精巧、设想佳妙。
又如顾复初题成都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上联发出感慨:时代不同了,而江山依旧,可是历代以来,在祖国壮丽的河山里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多少呢?下联则不对这个问题做具体回答,而是以『月白风清一草堂』予以呼应,独辟蹊径地去论说杰出的诗人如寓居成都的杜甫,也免不了流离失所。他虽是贫困交加,却不忘忧患国事,同情民生疾苦,留下的品格『月白风清』一般。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实际上是对上联的提问给出了答案。
四、上联设问,下联以反诘作答。对联中采用反问,也是问而不答,但它的答案就寓于反问之中,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传说明朝的文渊阁大学士邱浚,年幼时聪明好学。有一天,因雨漏湿座位,先生把干位子给他,未给官员之子。官员闻知此事,怒气冲冲跑到学馆,洋洋得意地出对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这官员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邱浚比作狗。邱浚立即气愤地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邱浚对出的下联,有力的反诘让他哑口无言。
又如陈白阳对唐伯虎联。传说有一次唐伯虎和陈白阳出游,走进一座花园,唐伯虎提出对对联,随即吟道: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陈白阳看见旁边酒馆墙壁上书写着『杜康传技,太白遗风』两行洒脱的大字,灵机一动,随口反问道:
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
上联中的『庄子』既指村庄,又可指书名《庄子》;下联中的『汉书』既说汉子书写,又指史学家写的《汉书》,这与上联『庄子』一词兼双关多义手法是一样的。
五、上下联均只问不答。只问不答的对联,是把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去思索,令人回味无穷。如题湖北广水高贵三潭联:
是哪个仙人,洒千条白练,磨出三盘玉镜?
乃何方力士,削双壁赤崖,形成一线青天?
进入三潭峡谷,只见双壁撑云,左右崖壁如削,仰望长天,只剩一线。飞瀑从天而降,跳珠溅玉,二挂三叠,如仙女抛洒白练。三潭之水清澈见底,宛如一盘玉镜。景区涧深壁峭,荫遮雾绕,幽静清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上下联均为问而不答,引发游人去驰骋想象,增添浪漫色彩。
又如昆明昙华寺的院子里,两殿门上,各有一块匾,前匾是『听鸟说甚』,后匾是『问花笑谁』。两匾相对,正好组成一副绝妙的对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联采用拟人手法,鸟能说话花会笑。游客看了此联,也许会随同作者陶醉于这花香鸟语之中,至于鸟到底『说甚』?花在『笑谁』?则是无须深究的。鸟飞鸟唱,花开花落,这些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往往也隐藏着无尽的禅机,这与眼前寺院的环境也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