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冬
在星汉灿烂的唐代诗歌群体中,柳宗元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
如此声名卓著的历史光环,赋予这样一位人物,可说是十分荣耀。但是,当我们翻开史籍对他的生平记载,或者品味他大量诗文时,那种寂寞,那种沉郁,那种凄切,那种无奈,那种悲凉,让人从心底发出深沉的喟叹……
一
柳宗元,字子厚。 《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记载他是“河东人”。 这里所说的“河东”,大体指的是今山西省霍州市以南、运城市一带。自两汉魏晋以来,河东地域的“裴、薛、柳”三大姓氏闻名于世,被誉为“河东三大望族”。柳宗元亦称“柳河东”,是人们对他出自名门望族的一种追溯和仰慕。 而他自己,更以“祖籍河东”而自豪。在他的遗稿中,曾肯定地说其祖辈“邑居于虞乡”。唐中期,虞乡是河东地域的一个小县,它的县治所在地,就是今天永济市虞乡镇。唐代之前,虞乡县县治在今永济市开张镇西北处一个名叫“古城”的村庄一带。隋代甚至更早时期,虞乡县称为“解县”或“南解县”。因而,有史籍记载柳宗元为“河东解人”并不为错,只是不确切。如今,在永济市虞乡镇北,还完整地保存着“柳宗元祖茔”。清代《虞乡县志》记载:“唐柳子厚先茔,在县北五里阳朝村东南,有数大冢。今其地,犹称柳家坳。 ”数座硕大的墓冢,见证着这里是柳宗元的生命根系。
柳宗元的先世,早年自河东移居长安,柳宗元就生长在最繁华的都城里。 北周时期,柳氏门族的柳庆,曾任尚书左仆射,声名显赫。柳宗元的曾伯祖柳奭,就是柳庆的曾孙。唐高宗朝,柳奭官拜中书令。只可惜,由于他是王皇后的舅父,武则天受宠以后被有心机的人诬陷致死。到了柳宗元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时,家族已经开始衰落,他们的官职只做到了县令。即便柳宗元的父亲柳镇怎样苦读圣贤之书,满怀报国之志,也仅仅是个朝廷里的七品小吏——殿中侍御史。按柳宗元的话说,就是“五、六世以来,无为朝士者”。
重振柳氏门族的重任落在柳宗元身上。
柳宗元这一辈,按兄弟排行,他是长子。而他这一支,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他之前,还有两个姐姐。他的母亲出自范阳(今河北省、北京市一带)卢氏,也是望族。柳宗元出生后,父亲长期在远州小县履职,温婉贤淑、胸有文墨的卢氏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
柳宗元天生聪慧,四岁就能把母亲教他的十数篇古赋背诵下来。十二岁后,随父亲宦游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他的父亲温文儒雅,入世积极,刚直不阿,还能诗善文,很受当时著名诗人李益推崇。在父亲熏陶下, 柳宗元不仅可以和当地文人谈诗论道,而且写下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既而“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备受赞誉。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自身勤奋努力,柳宗元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这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时代,是让人欣喜的。
唐代科举制度选拔进士,有名额限制,对于既定人选(状元、榜眼、探花除外),尚不能给予官职使用, 还需要经过吏部举办的“铨选”考试。吏部铨选,科目繁多,取得进士资格的可择一种应试。如此高门槛的入仕规制,使得一些学子虽然“进士及第”,却因难于通过“吏部铨选”发出“犹着褐衣何足羡”的感慨。
无论入仕铨选怎样艰难,柳宗元都应该说是个幸运儿。贞元十四年(798),也就是在他进士及第后的第五年,他参加吏部难度最大的“博学鸿词科”考试,又一次中榜。朝廷授予他一个不错的官职: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柳宗元二十六岁。从此正式步入梦寐以求的仕途。
春风得意马蹄疾。对于柳宗元来说,二十六岁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柳宗元金榜题名,在长安迎娶了心仪的女子。他的妻子,人称杨氏,是时任京兆尹杨凭的千金。杨凭,祖上为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杨氏,我们熟知的“关西夫子”杨震,就是这一门族最著名的人物。对于柳氏这样一个没落门族来说, 能攀到与首都军政长官家庭联姻,是让人侧目的!
甜蜜的婚姻,顺畅的仕途,柳宗元对重振柳氏门族充满自信。
正当柳宗元踌躇满志时,他们的生活却因孩子夭折失去色彩。杨氏每天以泪洗面,精神恍恍惚惚。柳宗元内心悲痛,公干繁忙之余,尽力抚慰妻子脆弱的心灵。由于妻子伤心过度又染上顽疾(有记载是足疾),不久撒手人寰。她的离世,让柳宗元措手不及。
贞元十七年(801),朝廷将他调任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县尉。由于工作出色,口碑良好, 两年后又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这时候,柳宗元刚过而立之年。
在担任监察御史里行职务的当年,即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与韩愈、刘禹锡以及老乡吕温同朝为官。 他的官阶虽然不是很高,但有一定的实际职权,这就使得他与上层人物有更多的交游机会, 对于朝廷经过“安史之乱”和“建中之乱”带来的元气得不到恢复,以及政治上的朋党相争、宦官霸权、藩镇割据等黑暗腐败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和思考。 也就是这时候,要求进步、试图革新、改变政局、勇于作为的强烈欲望,在他心里开始萌动。
公元805 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为帝,是为唐顺宗,改元永贞。原本只是太子侍读的王叔文,被任命为翰林待诏兼度支使、盐铁转运使,成为唐顺宗最信任的重臣。这对于刘禹锡、柳宗元等一心想革新的热血青年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历史机遇。而王叔文这样一位“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的朝臣,早就有着革除时弊的想法。王叔文联合也曾担任太子侍读的王伾来共同谋事。这时候,作为王叔文十分看重的刘禹锡,就向王叔文和王伾极力推荐柳宗元。很短时间内,一个力主革新的政治集团诞生了。他们给唐顺宗推荐让韦执谊担任尚书左丞、 同平章事,柳宗元担任礼部员外郎,并拉拢皇帝侍臣李忠言和美人牛昭容做好革新事宜上传下达工作,其他成员如韩泰、陈谏、韩晔、凌淮、程异也都各自有分工。熟读这段历史的,都知道这场政治改革叫“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尽管没能成功,也有积极意义。
参与革新运动的十个人,无一逃脱被谩骂、被贬谪、被歧视的命运。 他们被逐出长安,去边远的地方任刺史。然而,没等他们到达贬谪之地,朝廷突然又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的职务降为“司马”。不仅如此,还特别加了一条“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北省零陵县)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 因而,历史上也将这次革新运动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当年深秋,柳宗元用一辆马车载着他年迈的母亲,还有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等人,无限怅惘地离开他生活了三十三个春秋的长安城。
二
无论贬谪的路途多么遥远和险恶,柳宗元和他的亲人总算到达了永州。
经历南荒夏日后, 到了秋叶飘零的季节。望着寺外树叶随风飞舞,割不断的心事涌上心头,之前的柳宗元一般是不写诗的,而这时候,深秋的衰败景象,一如他满腹压抑的心绪,怎能不写?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这是一首咏物怀古诗,题为《笼鹰词》。柳宗元以受伤的猎鹰比喻自己,写情言志。革新失败,被贬荒远,内心承受着极大的痛楚和惊惧!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翱翔天际的苍鹰,以一种无所畏惧的英武气概傲然独立于天地之间。自然气候是常态,我们无法改变,人为强加的迫害和欺凌又使得雄鹰羽翼脱落,失去了昔日的凌厉和矫健,以致“一夕十顾惊且伤”,难道不是吗?一场政治革新给柳宗元带来的灾难远比贬谪丢官还要深重,独被罪辜,废斥伏匿。交游解散,羞与为戚;生平向慕,毁书灭迹。他人有恶,指诱增益;身居下流,为谤薮泽……人活在世,难道还有比这更势利、更悲惨吗?柳宗元在痛苦中挣扎,内心发出不平的狂喊,尽管被束之于笼,落得遍体鳞伤,但仍期盼着能有一天振翅而起,渴望着能有一天云间翱翔。
“长为孤囚,不能自明”。囚徒般的状态,让柳宗元心力憔悴不能自拔。亲人相继离世和朋友的噩耗,让柳宗元形如枯槁。长安的亲人因害怕受到牵连与他断绝来往,先前的友人因担心受到染黑与他断绝音信。柳宗元再强大的内心,都难以支撑如此沉重的精神压力和打击啊!以至于四五年后,当他突然接到父亲旧友许孟容安慰他的书信时,竟恍恍然如在梦中,时而“捧书叩头”,时而欢喜跳跃,时而战栗不止。对于孤寂已久的柳宗元来说,这是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期间,给他寄信的还有岳父杨凭及两三位好友。 尤其是,李建好友曾两次寄信表达问候,并让在常州做刺史的兄长李逊对他予以关照。这些又让他一次次沉浸在兴奋和欣慰里不能自已。
这时, 僧人重巽给了柳宗元最大的慰藉,使得柳宗元重新沐浴到阳光。渐渐回归理性的柳宗元, 开始从佛理中寻找精神寄托: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这是柳宗元所作《巽公院五咏》中的一首《禅堂》。巽公院,本名净土院,系龙兴寺东之偏院。之所以用“巽公院”为题,是柳宗元对重巽表示尊敬。柳宗元母亲信佛,这对他的人生信仰产生影响,在长安生活时,他就对佛理有着自觉意识。何况,与重巽就是在长安相识相知的。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已经渐渐摆脱不安和躁动。尤其最后两句,他以“飞鸟度空”的佛家意象来表达心境如一的至高境界。柳宗元这时候已经与佛家真正结缘,尽管他还达不到像重巽那样“忘机”和“超然”,他也在努力使自己进入一个新的灵魂世界。
大约在永州五年后,即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柳宗元终于在冉溪盖起自己的堂舍(其实就是草庐)。涓涓溪流从堂舍旁流过,水声潺潺,草木旺盛,鸟鸣啾啾,十分快意。至此,柳宗元告别了寄居龙兴寺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他把卜居的住处,自名为“愚溪”。以当时的处境,他当然不敢将其题之牌匾,而高挂于堂舍“门楣”。因为他是贬官。应当说,他的一举一动都还在朝廷监视内。
这一年八月,柳宗元突然听到来自衡州的噩耗,他的同事加老乡吕温去世了。一时间,他陷入极度悲痛中。对于大他两岁的吕温,柳宗元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情结,他们不仅是老乡,还是亲情意义上的姑表兄弟。永贞革新开始时,吕温被派往吐蕃没能参与。因而,革新失败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返京后还升为户部员外郎。元和三年(808),吕温晋升刑部郎中,因参与弹劾奸相李吉甫勾结术士被贬道州刺史,后又转任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刺史。作为永贞革新的最早发起者,吕温一直对朝廷给予革新人士的打击和惩罚耿耿于怀,而作为进步人士,自己“志不得行,功不得施”,思想上未免存在着悲愤情绪,再加上触怒了当权者又被贬谪僻地,心理上必然显出些深沉和积怨。虽说如此,在衡州刺史任上,吕温都尽可能地为民办事,做到一个地方官员应尽的职责。由于清正廉洁、体恤民情、政绩卓著,吕温死后衡州百姓竟“如丧考妣”,像哭父母一样哀声不绝。柳宗元当然知道,表兄吕温的亡故是长期积郁成疾,而他万万没有预料到,表兄会走得如此匆忙。 他把这个不幸的消息遥寄给刘禹锡,以及李景俭和元稹。他抑制不住心中哀痛的激流,饱蘸笔墨写下了《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吕温故去,让柳宗元痛心疾首,一时缓不过神来。身居自己亲手搭建的堂舍,心里总会不由得泛起阵阵波涛。每每想着在长安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情景,想着自己曾经为公务奔忙的场景,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奔流,任泪如泉涌,感慨喷薄: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这首以《冉溪》命名的诗歌,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柳宗元内心悲愤又不甘寂寞、不甘沉沦“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的心路历程。 不是吗?读书入仕,不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他一腔热血的“许国不复为身谋”,却落得“壮心瓦解空缧囚”,而今卜居冉溪,奈何奈若何!表象上看,柳宗元似乎抱有消极思想, 但他内心深处却燃烧着不熄的火焰。这火焰,是阵痛,是悲愤,它陪伴着柳宗元锻造坚挺孤傲的人格和灵魂。
有了堂舍,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尽管只是一个简陋的所在,柳宗元都格外关照它。他偏爱芍药,就在堂舍阶前进行栽植,精心浇灌。南荒有瘴气,他便和堂弟表弟一同从远处移来青竹, 以招凉驱热防止疟疾侵袭。他的《茅檐下始栽竹》,娓娓道来,意趣盎然,颇具隐士陶渊明诗歌的韵味: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
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
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
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
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
岂伊纷嚣间,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
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
可以看出,柳宗元是个热爱生活讲究情趣的人。他把竹子栽植在堂舍屋檐下,一是为了美化环境招凉抗暑祛疟,二是为“隐士”生活增添些恬然自适。清凉幽静的氛围,以及对竹子劲拔之势的由衷赞叹,都说明他的心境应该渐渐趋于平静和愉悦。 最后两句“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又让人觉得弦外有音、意有所指。故而,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蒋之翘评论此诗说道:“情幽兴远,鲜净有规矩,但末路自况,感慨亦太露。 ”
与山林为伍,与释道高人交友,筑建堂舍、读书写作、栽花种竹,柳宗元获得重生。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打磨,需要心理理疗,需要自我加压,需要自我抗争,需要外力感召。
三
在自己的世界里,柳宗元冷峭而独立地行走。他在自觉意识牵引下,实现着灵魂的升华: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是一首格外清新淡远的诗作。柳宗元把自己置身于十分幽静的世界里,那“渔翁”分明就是他自己。他夜宿西岩,晨起炊饭,“汲清湘,燃楚竹”,给人一种恬适。 炊烟袅袅,旭日霞光,如此美妙的氛围却不见人影。渔翁的“独立”形象超越凡俗。全诗没有刻意对自然山水进行墨色浸润,而是极其精妙地用“欸乃一声”把山水之“绿”引出来。这充满诗意的“欸乃”,如打破静谧的琴弦,使整个环境悠然变得深邃和空灵。因之,后世文人读到此诗,不禁发出“无色无相,潇然自得”和“古今绝唱”的感慨。
如果说“欸乃一声山水绿”,是柳宗元精神世界走向构建独立人格的一种表白,那么,他最著名的五言绝句《江雪》,就是精神高度最有力的反映。
也正是从一个孤独走向另一个孤独,柳宗元才跨过人生鸿沟实现了独立意义上的灵魂飞升,真该为他从命运低谷奋力挣扎攀援,终于迈上灵魂高地而欢呼,而鼓掌! 至此, 他在南荒已不再是受人鄙薄和歧视的“怪民”, 成了让人尤其是书生文人敬仰的“师者”。
而这期间,一度让柳宗元愁肠寸断无法启齿的一个心病,也同时得以如愿。大约在元和七年(812),当地一位女子与他共同走进了简陋的堂舍,他孤独的生命增添了一份温暖。
任何时候,文学的力量都是无穷而充满魅力的。柳宗元紧握住属于自己的这个平衡点, 爆发着愉悦自己又感召他人的精神创造:在永州,他寄情山水写出了开创游记散文的系列篇章《永州八记》;在永州,他洞察万物写出了启智开悟又幽默讽刺的组合寓言《三戒》;在永州,他体验民情写出了怜悯底层疾苦的《捕蛇者说》等人物传记;在永州,他感知宇宙写出了抒发悲愤激情的《天对》等骚赋史诗;在永州,他深谙世事写出了反映唯物主义的《天说》《封建论》等政论杂文。
……
柳宗元用深情的笔墨和犀利的笔锋,倾吐着对人生、对万物、对世事的心灵感悟。尤其是,他的冷峭思考,他的深沉表达,为他也为有唐一代高筑起一座让人抬头仰望的文学高峰。
真是文章憎命达,愤怒出诗人!
真是不平则鸣,一鸣惊人!
四
众所周知的原因, 柳宗元迁官柳州刺史,官阶虽然高了些,但柳州的自然环境,比之永州还要恶劣得多。
由于地域偏远,说它是个州,其实总人口不过数千人。百越蛮夷,蜈蚣巴蛇,是最贴切的描述。
这,无论在肉体还是精神上,对柳宗元都是更加严酷的考验。
元和十年(815)六月,经过近三个月的长途跋涉, 柳宗元和亲人终于抵达柳州任所。这里的夏天,雷雨阵阵,湿热的空气令人憋闷。安顿并缓歇了几日,柳宗元独自来在柳州的街坊间。他想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世风世态。他当然知道这里“蛮夷之性,易动难安”。他尽量从容地走路,心里却不停地告诉自己, 要在这个险恶的异域他乡过日子了。往后,他就要和这里的“父老乡亲”成为一家人了。他的人生步履,会在这里留下些许足迹吗?
不知不觉,他来到柳州城门下。这城门,似乎和长安的城门一样高大,只是在建筑风格上有着南北地域的不同。既然来了,就登一下城楼吧!
他的脚步很轻,一阶一阶地往上攀升。海天一色,山林荒远,原野茫茫。不是说站得越高,就看得更远吗?他已经登到了最高层。可是,他的视线却像心中的愁思一样无限悠长: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尽管置身在如此高大的城楼上,柳宗元都没有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所惊艳,而内心世界则是“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个“正”字,让人触动的是他仕途的尴尬和不幸。海天茫茫,愁思不也茫茫吗?这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精神之痛,怎能不让人怅惘和失落?自己如此,难兄难弟不也一样吗?连州的刘禹锡,漳州(今福建省龙溪县)的韩泰,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的韩晔,封州(今广东省封川县)的陈谏,不知各自都好吗?一同被逐出长安,来到南荒蛮夷之地,如今四散分离,连写好的书信都因为山水阻隔而不能寄达。那山岭和树木,遮住了遥望的视线。那曲折流动的江水,就像一次次回环牵挂的愁肠。这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无不让人感到柳宗元内心的愤懑和惆怅。
他在沉默中思考,在思考中赋予理性,在理性中付诸行动。他暗暗对自己说,无论前面的路怎样布满荆棘, 都一定要对得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天地良心。
需要说明的是,这期间御史中丞裴行立(今山西稷山人)调任“桂管观察使”,对他尤为照顾和支持,这使他能够全力以赴“治理州事”。
于是,在柳州的日子里,他躬身下行,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尽心尽力为民众解忧愁、谋福祉:
为改变柳州“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的残酷恶俗,他经过深入了解,“革其乡法”,并特别制定了一项反奴役的地方政令,促使被奴役之人得到解放和自由,深受民众称道。之后,附近州县也纷纷效仿,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
为解决柳州民众吃水困难问题,他破除当地迷信风气,亲自带领部下勘验地形,顶风冒雨,废寝忘食,不畏艰难,用原始的机械工具,凿开一眼又一眼水井,柳州告别了长期远道汲水于柳江的历史。
为提高柳州文化教育整体面貌,他大力兴办学堂,循循善诱学子,从根源上强化和提升州域民众整体文化素质。
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他施行“开荒还田”政策,与民众同劳动、同生产,一年多时间,荒芜的山坡丘陵长满绿油油庄稼和蔬菜。粮食喜获丰收,家家户户屯粮有余。
为改观人居自然环境,他发动民众大规模植树造林,从柳州大街小巷到柳江沿岸,广泛种植青竹、柑树和柳树。尤其是柳树枝叶繁茂,成了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他的提升城乡建设先知先觉理念,至今还是我们优化城市魅力的借鉴和参照。当地民众热情赠予他的“柳柳州”称号,至今仍是柳州这一城市的文化符号。
……
所有这些,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许显得微不足道, 但在当时受各种条件影响制约,尤其是“蛮夷难治、贼寇无常”的实际情况下,能把一个穷乡僻壤改造成民众生活的乐园,能把一个百越蛮夷之地治理得生产有序、文明进步、社会融洽,多么令人赞叹啊!
由于柳州生态环境恶劣,加上堂弟柳宗直病逝,柳宗元身体每况愈下。
在柳州所做的一切,柳宗元都认为是自己担任刺史的本分,至于朝廷对他的出色表现在不在意,他已经不在乎了。
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往前走着。 有位朋友从潇湘而来路过此地,想和他见见面叙叙旧情,他都找借口婉言拒绝,只以诗作为回赠: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这春光真是好啊!我真的想到江边采撷一丛盛开的苹花,双手捧着来到您的跟前,可是我“不自由”啊!我想,您一定会理解我的。我就以诗为柬,为您遥寄一份深情的相思吧!这首《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相思绵绵,情感跌宕起伏。
就这样,柳宗元期盼着,等待着,渴望着。这种煎熬,就像病痛一样让人难以自拔,而这时他的形容已经白发苍然、羸瘦虚弱。尽管如此,白天他仍然一心想着为民办事,夜晚还要挑灯著述。
这期间,仰慕他的学子前来投师,他推崇“交以为师”的师道观点,不赞成单纯的教导与被教导关系。在文学方面,他主张“文以明道”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指出写作须持严肃严谨的态度,强调作家要加强道德修养。因而,学子和他的感情都非常深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亦师亦友”。
元和十三年(818),柳宗元听说好友李夷简擢升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便用颤抖的双手提笔写信给他,以“乞求援引”。然而,李夷简仅仅三个月就被罢免, 贬为淮南节度使。 “仰望于道,号之求出”的柳宗元,心中希望终究化为泡影。
一年后,唐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但柳宗元、刘禹锡他们仍不在“量移之限”。这时候,身兼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重要职务的裴度,再次出来说情,这才让唐宪宗松了口同意将柳宗元召回长安。
可是,这是一份迟来的诏书,等到诏书抵达柳州的时候,四十七岁的柳宗元已在任所永远闭上了双眼。
六
独郁悒而谁与语?
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正在扶母灵柩回乡的路上,闻得噩耗“惊号大叫,如得狂病”。他太了解柳宗元的痛楚了!作为知己,他一时不知该怎样面对这样的现实,自己还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做什么才能告慰朋友郁悒的灵魂呢?
据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记载,柳宗元去世时留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刘禹锡远道来到寄葬于柳州罗池之畔的柳宗元墓前进行祭奠。他在《祭柳员外文》中说:“誓使周六,同于己子。 ”事后,他不仅领养了柳宗元的长子周六,而且还完整保存了柳宗元的所有诗文手稿。
四个月后,桂管观察使裴行立(时已卸任,谪安南都护)筹资,将柳宗元的灵柩搬回长安,并于七月十五前安葬在万年县(今西安市长安区)栖凤原。柳宗元之妻和其他子女,亦同时返回长安,得到裴行立和柳宗元表弟卢遵妥善安置。裴行立的义举,一时被广为称道。
也许是冥冥中的一份情缘,上天给了柳宗元这样一位患难知己,刘禹锡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将柳宗元的所有诗文手稿进行系统梳理并编撰成书,就是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河东先生集》。柳宗元的儿子周六,刘禹锡始终视为亲子,精心照顾,谆谆教诲,后来也入了仕途。
柳宗元在柳州心系民瘼、兴利除弊的卓著政绩,柳州民众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仅为柳宗元修建了衣冠墓冢,而且还建造了一座感召后人的祠堂,并亲切而隆重地敬称为“柳侯祠”,千秋凭吊祭祀,万代瞻仰不绝。
七
一千多年来,对于柳宗元的评价一如涓涓溪流, 后代文人始终没有停止敬仰的脚步。他的“吏为民役”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仅自己做到了最好的践行,而且为历代官吏树立了勤政为民、无私无畏的标范。
柳宗元的人生不虚此行,他的影响绵延无穷,他的魅力光耀万代: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一个人,能在白驹过隙的有限生命里为后世、为历史留下有意义的作为和贡献,他的人生才是丰厚的人生, 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后代文人不是给他还画过像吗?他头戴员外毡帽,身穿青衫长袍,面容清矍,精神抖擞,俨然一副知识分子形象。尤其是,他高高举起的双手,满脸笑容的表情,一派“独立使君”姿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应该就是柳宗元本来形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