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是最美的生命创意

2020-11-18 08:03宋湘绮
心潮诗词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境界诗意意境

宋湘绮

诗词和中国梦的关系,是文学和文化的关系,是理想自我和理想社会的关系。这涉及到诗词意境营造,以及审美意识和政治、道德意识的关系。读诗、写诗并乐在其中,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喜爱的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生活方式。

诗性是人的本能,不一定每个人都创造出传世之作,但每个人都有可能把心中的梦想写成诗。对于我们的祖先,诗就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生活方式,就是理想的生存状态。诗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有关群体进步与个体发展、个体诗意追求与民族兴旺的关系最朴素、最深刻的论述。读诗、写诗帮助我们放慢脚步,调整价值准星,诗的创造伴随着人生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变成人生诗化的历程。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把写诗填词当成人生诗化的起点,诗意中国就会成为最美的中国梦,因为诗意是最美的生命创意、最好的活法,是培养自审和内省民族气质,改造国民性的审美路径。

一、诗是写梦,不是写实

2015年《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采访我和几位诗词研究者,写了一篇“为当代诗词把把脉”的专访。唐湘岳先生曾经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他敏锐的眼光往往直击本质。他认为,诗词界的“新闻体”“泥古体”“碎片体”遭网友吐槽,都是因为作者的文学价值观出了偏差。旁观者清,这观点很到位。出了这么多偏差,诗词到底该何去何从?我认为诗词艺术要回归艺术本位。新闻是外部事件,用公共语言传播社会事件;“诗”需要回归心灵,用艺术语言拨动心弦。弄清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就会“内转”,向心灵深处要“诗意”。诗是写梦,不是写实。

艺术是不断发展的,古代诗词的确有记事功能,但逐渐被表意功能取代。从古人那里学诗词,不能沿袭记事写实之风。要体验、反思“事件”“现实”背后当代人的情感波澜,从实到虚,创造出古人“未曾表达之意”,创造出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才能构成意境,打动读者。所谓艺术求真,是指好诗的神韵、风骨、意境、境界都是带有理想色彩的心灵的“真实”,是虚实相生的“动象”。每一次欣赏,都会有不同感受。吴冠中先生批评过美术界的现实主义,说照相发明之后,现实主义必定要消失。诗是酒,好酒得米之精华,看不见“米”。从“新闻诗”的写实到“艺术诗”的创造,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新米酿新酒。

写什么?怎么写?取决于诗人的价值观,取决于人的思想境界、理想情怀、人生创意。传统诗词在“五四”运动后边缘化的内因是创造者气血衰弱、生命创意匮乏,一味沿袭而窒息。诗词传承和创新要以现代主义精神为传统诗词“造血”,激活创造力。把诗词理解为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再现的观念是肤浅的,是现实主义的文学表现论。现实主义讲表现、再现现实生活,满足于现实;现代主义讲创造、生成“理想的现实”,意在改变现实,创造更好的现实。作为当代文学的诗词,是反思和创造。超越世界,才能创造境界。

反思“新闻体”诗词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政治、道德和艺术,以及文化和文学的关系,也利于我们纠正诗词创作中的工具论思想。审美意识的天人合一处于原始的“同类感”中,从根本上超越了人己关系的外在性,先天、朴素地具有悲天悯人的“高格”,自觉追求进步,具有直觉性和不可重复的创造性。“有高格,自有名句”,诗人的眼睛总是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发现独特,全新的体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这就是创造;而政治、道德意识的主客关系模式,停留在“应该”、区分人己的领域,只能见到重复的、共同的东西,是“规格”。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准,道德、政治水准会自然提高。历史上屈原、苏轼这些伟大的诗人,其造福他人、造福社会的行为,不仅是处于道德上的“应该”,更主要是其崇高人生境界使然,自然而然。由此看来,诗词艺术要回归审美、回归艺术本位,从“客观真实”转向“心灵的真实”,写出美好梦想,照亮现实,发挥诗的“无用之大用”。

二、诗意在境外,不在境内

王国维谈境界时引用三个名句,为什么首先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为现实总有局限,总要向前发展、进步,得登高望尽天涯,看局限在哪、出路在哪;为什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得历经世间磨难,才看见理想光芒和出路;为什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美好的境界,恰好从现实局限处生根,诗人的梦想、想象具有改变现实的创造力,“妙手偶得”,在局限处“开花结果”——创造意境。

所以,诗人满足于现实,满足于表现、再现生活、浪漫主义都适应不了转型时代创造境界的使命。“转型”就是从“局限”处转折、突围。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看,现实是历史的、开放的、发展的、变化的,现实时刻都在“转型”。诗意一定是突破现实局限(界),诞生在“境外”,不在“境内”,境界美在“境外之境”。一流作品不仅写出人性的普遍处境(共鸣),还能写出神性对人性的召唤(崇高)。人,永远不能成为神,只能一步一步靠近,每一步,就是境界的层次。诗词格律只是交通规则,作者的诗词文学价值观才是把握创作境界的“方向盘”。这取决于诗人对诗词价值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诗词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点或观念。包括对诗词文学价值的认识、审美理想、审美判断,与个体价值观、时代精神、政治气候、社会心态等有必然联系,决定着诗词活动中总体的价值取向。把创造境界作为诗词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写什么,怎么写”就会灿然一新。

当代诗词创新有三个关键,一是要抓住境界二字,坚守诗词艺术本位,追求人生诗化。二是诗词不能泥古,要从当代的“现实局限”落墨。三是诗词不能陷入心灵呓语、碎片,要“完整的人格”出场,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从表现现有情感到境界创造,需要从心灵浅层进入深层的精神活动,通过塑造“理想自我”和“理想时空”,构成“境界”,在境界里创造更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通过创意、创造、创世,引领现实向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诗词艺术正在接受现代主义艺术精神洗礼,熔化、锤炼、重塑,这是传统艺术现代转型不可回避的精神事件。这本身就是社会转型的内容之一,当代诗词从表现现实走向诗意提升现实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旨意。马克思把实践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诗词活动是典型的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作用的,诗词艺术与其他精神力量共同作用于物质生产,才能推动现实进步。马克思认为现实是历史性和过程性的开放性存在,历史在创造中前进。抒情言志是诗的起点,不是终点。换言之,一切艺术都是自我认识的过程,诗词也不例外。认识自我是为了改造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生命意志和存在价值。

诗词从抒情言志走向对情志背后理想人性的求索,对“人”的可能性的理想建构;认识情、志这些人性中的欲望,在欲望和理性的反思中,塑造更美好的生活、更理想的人性,是诗词艺术永无止尽的追求。境界是一种探询存在意义的创造活动,但丁的《神曲》、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都不仅有个人“情志”的心理内涵,不仅有共鸣,还有更广阔、深刻的精神自由的召唤,能引发人生、历史、社会、宇宙、反思的层面,才是高级境界。经典之作都有高格的境界。

文学追求的精神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一般人的精神性、各种日常情感的抒发;第二层是萃取第一层的精华,写出触发共鸣的情感,即王国维所说的“人类的喉舌”;第三层是精神的自由,这不仅需要艺术才情,还需要更高层面的价值主张,体现着诗人的价值担当和超越现实的理想高度,照亮现实,带来精神自由的美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目标。

三、为艺术而艺术,不如为进步而艺术

我们到底为什么写诗?抒怀遣兴?“遣兴”似有时间无法打发的消遣之意,人生如白驹过隙,哪里有过多时间消遣?“一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好诗都是心血之作,王维的山水诗,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举重若轻,是承担人生宿命的强者才能抵达的悠远、静穆,有无尽的精神魅力。为艺术而艺术?看似飘逸,少了几分人间烟火气。王国维写过“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写出了“人”的宿命,写诗、读诗、研究诗,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为了创造更美的人性、人生和社会,这就是为进步而艺术。

以诗词艺术形式,进行文学创造,对提升诗词艺术文学价值、丰富当代文学、提升大众文化品质、促进人生诗化、诗意栖居等时代命题将产生重大影响。《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七种都是人的本能情感,何以如此辗转反侧?“抒情言志”就开始了对这些人的本能情感的反思,由此开始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精神之旅。唤醒诗意本能,将激活人“人”的创造力和理想情怀。这是文化创新的活水源头,也是孕育诗意中国的摇篮。

诗意是美好的生命创意,把美好创意变成现实,就是物质生产、物质创造。当这个创造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发展走向,就是创世。经典诗词一直在影响着后人的精神生活,是间接“创世”;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沉吟,引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直接“创世”;历史上的大诗人,都不仅在文学领域留下足迹,也在实践领域建立功业。

诗词是艺术形式,诗词文学、文化活动是一种品质生活,不仅是精神生产,也是关系着物质生产;诗词创作不仅关系到诗词艺术传承,还关系到当代人自我建构和民族精神的铸造。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引起全民关注,该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雅俗共赏,深受大众喜爱。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亿;2019年“诗词中国”大赛共收到当代人投稿的原创诗词作品41余万首,诗人自主存档作品23万余首,总计存档当代原创诗词作品60余万首。大赛投稿参与者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4.6万位诗人入驻“诗词中国”的线上“诗人档案”库。引导这个庞大的诗词爱好群体从抒怀遣兴到人生诗化、为进步而艺术,打通诗意和人生创意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诗词传承,还有利于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诗意中国,对此有三个问题值得重视:

其一是区分意境和境界。意境是诗人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的无限意味,是作品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的大小。意境的审美评判标准,即作品超越有限性的程度。王国维说意境有深浅之别,虚实相生、渐进,才能让人从简约有限的诗句中悟到无限丰富的意味。意境是保留在作品中的“足迹”,境界是人生“历程”,境界扎根世界,又超越世界。写出“情景交融”只是其一,写出虚实相生的动态,才能达到意境深远的美感。实,就意味诗人要一次次返回现实、潜入生活,磨砺思想和境界;虚,意味着诗人在形而上一次次探索更好的可能性,如此往返……诗人永远“在路上”。诗词审美活动全部内容归结起来就是诗人创造意境,用意境照亮现实,追求更有意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永无止境。

其二是要有现代艺术观。激活传统诗词现代性需要现代主义艺术精神,改变“人”的实践存在状态。先有现代“人”,才有现代“诗”。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不仅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这是诗词古今转折的思想杠杆。荒诞、变形、解构都能用来塑造栩栩如生的意象。令人一看就知道,这是21世纪人的情感体验,这个突围很重要。许多网络诗词以变形、荒诞、解构了表达了对现实的负面感受,这与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虚构——正面经验的夸张、变形不同,是典型的现代艺术创造。这与传统诗词相比,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和文学价值观,与新诗、当代文学的走向一致。这种负面感受的表达,爱之深、痛之切,有利于唤醒觉悟、推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但其中有的诗词作品停留在“碎片”阶段,缺乏重建、统和的精神力量,陷入价值迷惘,呈现出转型社会的症状。对这些“正在进行”诗词创作,及时给以文学批评,诗词艺术才能健康发展。境界从来都是“无中生有”的玲珑世界,是粉碎现实的局限后重新创造的理想空间,而不是“工地”“废墟”。诗词艺术也是不断深入、发展、成长的,传统诗词语境中,人与自我是和谐的,因此以抒情、言志、闲适为主,抒写心灵的表层;现今人与自我的矛盾十分尖锐,走向心灵深处,追问情志背后的人性的矛盾,才能寻求人与自我的和解,维护人与世界的和谐。面对古人不曾经历的现代危机,人性在变化,精神在拓展,抒写“发生变化”的人性、自我,才有“时代性”“当代性”。以意象语言呈现诗人对这个时代的体验、对人生、对自我的创造性建构,形成当代诗词新境界,这才是诗词的文学增量。

其三是创造意境要重视诗词格律规范。诗词格律是古人总结的生命律,吻合生命的节奏,便于人性的表达,有“非如此不可”原因。掌握了格律的人,感觉到平仄、韵脚、字数和生命气息的呼应、会牵引思想、诗意出场,使“意与境浑”。有人说,格律规范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内容。其实,“旧瓶装新酒”是典型的二分法认识论思维,是有局限的。主客(情、景)之间有无限细分的层次,作者字斟句酌,内外、虚实无数次思虑往返,才定格,“层累”才“生成”意境。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形式是形成内容的方法和力,格律规范是形成诗意、意境的方法和力。有经验的诗人都知道,诗词创作不是旧瓶装新酒那么简单,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酒和瓶的同时创造,这里面包含着思想和语言的相互寻觅,包含着作者对诗词文学性、艺术性的艰苦卓绝的自觉追求。

猜你喜欢
境界诗意意境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冬日浪漫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