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蹚出转型发展新路

2020-11-18 03:42:28
支部建设 2020年35期
关键词:省属国资国有企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山西省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山西“结构上一煤独大,体制上一股独大,素质性创新能力不强”的发展问题,按照“分级授权、厘清职责、品字架构”的总体要求,将规划、投资、资本运营等职能转授省国资运营公司承担,省国资委专司监管,围绕加强党建、严格监管、推进改革、优化服务四项主要职能,全力推动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提供强劲支撑。

一、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为做优做强国有企业筑牢根基、厚植优势

省国资委党委作为省委的派出机构,首要职责就是要落实好省委对省属企业的领导,切实维护党在省属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决策执行上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指导监管企业制定前置讨论的事项清单示范文本,认真查找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落实中的不足,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研究讨论变决策、决策变协调等错位越位现象,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保证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推动《省国资委党委向省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清单动态管理实施办法》落地,健全完善企业党委向省国资委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制度,对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把好方向关、政治关、政策关。

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严密基层组织体系,着力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担负着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抓紧与省委组织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尽快修订《加强省属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及时制定《加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消除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盲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国资国企党建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把企业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始终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机制建设,为企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加强制度反腐体系建设,规范省管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物资采购管理;抓好《关于推进省属企业集中采购管理的指导意见》《省管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管理办法(试行)》等的贯彻落实,对制度不落实、不作为乱作为、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及时严肃问责,让制度“长牙”“带电”。

二、聚焦国资监管工作,全力提高专注度、专业化水平,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7 月16 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上,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事关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省国资委是省委、省政府了解省属企业的信息感知系统,省委、省政府指挥省属企业的决策执行系统,省委、省政府服务省属企业的工作协调系统,下一步,要集中精力履行好国资监管职能,推动国资监管提质增效。

推动国资监管提质增效,要在突出监管重点上下功夫。强化重大投资的监督,建立投资风险提示机制,对发现的重点问题现场跟踪监督,发挥好省属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月报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实现重大投资项目的穿透式监管。强化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监督,做好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测,突出对企业的重要环节、重要岗位的动态监督;发挥好经济运行分析会的作用,完善财务快报指标体系,提高监测水平,严把数据质量关,重点关注盈利大户、减利大户、亏损大户的经济运行情况。强化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督,进一步做好企业产权重新登记和汇总分析,规范省属企业的产权登记、资产评估和国有资产交易流转行为。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施有效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强化国资运营公司的监管,履行好法律上对省国资运营公司的监管责任。

推动国资监管提质增效,要在创新监管方式上下功夫。继续推动“互联网+监管”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在国有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系统、国资监管统一数据采集交换平台、“三重一大”决策和运行监管系统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筹备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数据全归集和监管过程全纪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和关键少数,探索开展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加快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构建监督工作闭环。

推动国资监管提质增效,要在丰富监管成果和强化成果运用上下功夫。优化对企服务,深入开展入企调研,通过进企业、查实情、谋良策,解难题,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强化风险预警,对经济下行和投资扩张影响下的省属企业经营风险点、境外投资风险点等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纠偏;强化责任追究,抓好《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与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贯彻落实,指导省属企业、市国资委加快建立投资决策终身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制定省属企业停建停运项目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突出省属企业停建停运项目问题、捐赠审计发现问题、空转贸易问题等方面,抓好责任追究落实落地。

三、坚持市场化方向,着力抓住国家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窗口期,推进全省国企改革三级同步走、全省一盘棋

今年,“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国资委将结合山西实际,把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作为根本任务,用好各种政策红利,全力推动今年的国资国企改革任务走深走实。

“瘦身健体”方能“阔步前进”。着力推动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三供一业”、市政社区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扫尾工作,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继续推进“处僵治困”工作,对一些名存实亡的空壳公司、吸血为生的亏损公司、弄虚作假的贸易公司,坚决予以出清。着力推动企业内部改革。深入推动企业对外开放,加强对省属企业招商引资和国际化经营工作的指导,推动省属企业在海外布局科技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全面加强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多措并举深挖潜,严防“跑冒滴漏”,推动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在还清“旧账”中闯出发展“新路”。坚持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全面推进省级行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规范,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清理退出一批、划转管理一批、重组整合一批的要求和尽量少破产多重组的原则,开展分类处置工作。加强对市县国企改革的总体指导,压实各市国企改革的主体责任。要加大对重点任务的持续督导,联合相关厅局对重点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实地督导。

四、聚焦“六稳”六保”“六新”,坚决扛起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争当全省转型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

充分发挥好国有企业这个创新的主体、推动创新的生力军的作用。推动实现省属企业高标准创新活动全覆盖,深化产学研合作,建强省属企业与太原理工大学筹建第一批12 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双方对接平台,汇聚校企合力,激发创新活力;在畅通市场循环、畅通产业链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畅通产业要素循环,促进技术、土地、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不断融合,新的业态不断产生,产业不断聚集;建立健全科技激励制度,积极引进培育创新领军人物,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热情。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关于继续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工作的通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加大国有资本对公益环保行业的投入,在土壤修复、固废处置、矿山修复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引入社会资本。

加大产业支持力度,继续创新发展多种合作帮扶模式,扩大辐射带动效应,全面提升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探索建立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加大对接承销采购力度,以消费扶贫牵引产业升级、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引导相关企业深耕深度贫困地区,把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民生优势。

扎实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制定落实《关于深入开展省属企业“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指导督促省属企业就“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暨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精准识别安全生产危险因素,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本质安全。

猜你喜欢
省属国资国有企业
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科学导报(2023年70期)2023-10-04 22:42:01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支部建设(2021年35期)2022-01-15 02:07:24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现代企业(2020年10期)2020-11-28 07:50:00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0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山东国资(2018年17期)2018-03-31 14:29:07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3:56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