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中小学教学尤为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既具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一条“主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在教学中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并贯穿全课程教学过程,有机融入各个学习环节。要着力引导中小学生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落脚在规范性、实践性上,让中小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公正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敬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要求我们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从本质上讲,中小学校是一个“以文化人”的文化机构,校园文化就是时时处处影响师生的“空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用先进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浸润、感染、熏陶师生,可以净化学校政治生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名利得失。
另外,中小学课堂具有完备的互联网及多媒体设备,可以更好地突破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路径、新阵地;凝聚网络正能量,壮大主流舆论,在网络平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求知悟道和正心修身的有力武器。
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其中知是前提、是基础。
首先,要在德育课堂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进行透彻的讲述,使其获得学生的认同。理论上的合理性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淬炼。德育课程教学应充分体现两者之间联系最为直接、明显的特点,强调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追求、个人价值准则的有机统一等。
其次,要通过横纵向的比较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对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扬弃和吸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准、讲透,在逻辑比较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在与西方价值观的比较中,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性和超越性;在和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比较中,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第二,以问题为导向回应学生的价值诉求。问题是最好的老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回应学生的价值诉求,满足学生成长期待。
首先,要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做到问题理论化。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紧扣教材中的重难点,以“问题链”的方式引导教学、激活学生、点燃课堂,让学生沿着明辨是非、格物致知的思考路径,在不断深入的连续追问中学会思考、确立信仰。
其次,要紧扣现实生活直面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了解社会各领域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自觉抵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第三,以实践为中介推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出真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堂,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首先,要聚焦实践体验重点主题。用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公益文化,改革创新文化,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传统,鼓励、推动和引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便于组织教学和管理。
其次,要创新实践体验组织形式。可以通过创建教育仪式、增设教育情境、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体悟核心价值观。规范化的教育仪式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表达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创设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则能促使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移情和共鸣。以社会调查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切身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加深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