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生滨
摘 要: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电力的需求自然也越来越高。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将代表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可以整合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提高电力应用的效果。为此,相关人士要做好研究工作,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探讨了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整合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和检测技术,发现系统充分正常、安全性高、技术不足,并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处理这一问题。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看作是自动化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具有自动检测和控制功能的各种相关设备。根据信号调节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檢测并有效控制内部组件和系统。这样可以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成为经济特征,计算机质量也达到规定水平。一般来说,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调度自动化、电站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三个方面。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调度自动化
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其概念最早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标志着电网自动化技术慢慢见效。初期主要通过对计算机和通信频道的有效模拟,实现了自动发展的控制目标。一般来说,自动化需要执行集成调度,并以分层方式控制。进入6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首次开始应用,SCDMA技术诞生。这样可以保障电网自身安全,使发展工作更加经济,提高运营管理的综合水平。
(2)电站自动化
电站自动化包括动力机械控制、发电量自动控制和电压自动控制。部分大容量火力发电厂主要包括计算机监控、数据系统、记录调整系统等。水电站包括涡轮、调速器、发电机磁控制系统。
(3)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一般是指内部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依靠取代早期手动工作方式的新硬件系统,将变电站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并具有强大的自动化功能。我国在研究变电站自动化时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这几年已经正式投入到全面应用中。
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
(1)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就像变压器一样,主要负责电压转换工作,使用频率很高,容易发生各种故障。但是如果忽视的话,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故障检测技术水平仍然不完善。
(2)自动化设备落后
对于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目前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力系统的组成设备,特别是部分农村偏远地区,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已经非常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另外,一些设备的使用时间太长,内部线路已经老化。其次,计算机和相关终端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种类型的设备都有相对体积较大的情况。从长远来看,这种设计方式成本高,不易维护,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改善。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方向及成果
3.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网移动自动化技术通常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形式存在。要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必须在每个变电站安装摄像头、云平台、视频服务器、控制解码器等设备,并将数据监控设备安装在电力系统主控制室。能够有效地监控和管理整个电力网络,并在管理系统中更直观、更明确地观察每个变电站的信息变化。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在管理系统中实现潜在风险问题的解决。如果设备出现异常,系统屏幕上会直接显示故障点,相关管理员可以在此基础上逐一解决问题和执行设备维护。另外,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有电网系统的数据收集效率,使电力企业能够进行信息数据监督工作,做出有效的决策。
3.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原则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对变电站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进行科学管理,并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有机结合。还可以集中处理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相关数据。确保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通过科学控制,在变电站的实际运行中快速发现安全风险。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警报和立即清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变电站正常稳定的运行,减少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还可以利用系统自动监督,确保不断促进变电站建设。变电站自动化建设中,部分电子设备要逐步转变为先进的电子设备,要逐步实现数字化、集成的二次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3.3电气工程设计优化
电气工程的电力公司使用很多电气设备,所以在设计电气设备时,不仅要有磁力和电气、电路的物理相关知识,而且要在电气设备的实际设计过程中更加合理地应用这些知识。为此,设计应用需要具备电力设备设计方面的丰富工作经验和熟练技能。传统的设计方式是将电气设备的设计实验和实际工作人员积累的经验充分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实际的电气设备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不能合理地修改和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降低电气设备的效率。
结语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资源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监管和控制,还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系统中央系统与各子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数据信息的相互传输、交流和共享,促进整个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创新.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000(002):P.90-90.
[2]梁琪.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00186-00186.
[3]魏杰.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科学技术创新,2016,000(031):61-61.
[4]段丽娜.浅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中国化工贸易,2018,010(009):209.
[5]王源 .李丽丽.周雨彤.王佳怡.李建军.李俊杰.刘佳佳.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
[6]高金龙 . 刘丽丽.费玉其.詹桂芬.田雨晴.张贵峰.曾国藩.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2014,8.
[7]解大,贾玉健,刘东,王西田.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0):218-221.
[8]王源 .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
[9]解大,贾玉健,刘东,王西田.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0):2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