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君 刘远伟
摘 要:设备故障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之一,而且这种问题会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和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设备管理。引入设备的精益点检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提高行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
关键词:精密点检;设备管理;应用;重要性
前言
精密点检是指在不分解设备的前提下,运用精密检测仪器、仪表等工具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测设备的变形、温升、绝缘、裂纹、振动等方面的数据,按标准判断设备的现状,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分析隐患的根本原因,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1点检的分级
点检一般情况下分为3级: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1)日常点检是设备点检的第一道防线。一般情况下由设备操作工通过五感及简单工具进行,周期较短,每天或者每班进行。点检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外观检查及设备参数确认,保证设备处于正常运行情况下。(2)专业点检是设备点检的核心步骤。点检内容较为专业、细致。要求点检人员对设备结构原理运行维护有着深刻的理解,保证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下。(3)精密点检是设备点检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情况下是由精密点检小组进行点检,小组成员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员、维修工、各专业人员及设备厂家人员。运用专业工具,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整体评价。
2精密点检概述
区别于设备检查,设备点检是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点检的“点”是指设备的关键部位,所谓点检,指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来的性能、确保生产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点检可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它是利用人的五感(看、听、摸、闻、尝)和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法标准定点、定周期、定部位对设备进行检查。精密点检利用精密仪器开展设备状态检测,即故障诊断和劣化分析,利用监测诊断仪器进行过程监测,从而预测设备未来状态及变化趋势。
3设备管理中精密点检的原则
设备应用精密点检进行管理,需要严格遵守五大原则: 其一,定点原则,确定设备应用精密点检检查的位置。 其二,定法原则,确定设备应用精密点检检查的方法。 其三,定标原则,确定设备应用精密点检检查的标准。 其四,定期原则,确定设备应用精密点检检查的周期。 其五,定人原则,确定设备应用精密点检检查的实施者。 企业应用上述五大原则来实施设备的精密点检,要求企 业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精密点检工作人员,这是企业设备管理 中精密点检有效落实的前提和基础,精密点检工作人员也成为 点检员。作为一项对专业度、技术难度都很高的工作的从业者, 作为设备最直接的负责人,点检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程度和专 业素质,还有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业务协调能力和故 障判断能力,熟悉负责领域内设备的性质、性能、操作流程、检修标准等。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时,点检员要随身携带精密 点检的相关仪器,如:手电、听音棒、点检仪等,可以在对设 备进行精密点检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简单的维保。
4唐钢不锈钢公司现状分析
2020年以来不锈钢公司紧紧围绕“降本增效”,深入开展减少外委外雇工作,全员参与,各尽其责。
致力于减少外委外雇工作,通过梳理发现振动测试、动平衡处理等精密点检项目,有“挖潜增效”的空间。成立“精密点检”工作小组,致力于从振动、温度、壁厚、电流及探伤五个方面入手,从多个角度,多个方法来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积极开展本公司的精密点检工作,在全公司梳理出振动测试1416项、温度测试908项、电流测试682项、壁厚测试188项及探伤138项。小组成员努力研究各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并且在充分利用好原有的测试设备的同时,自己研发了振动数据高速采集及分析系统和无接触机械摆动量测量系统,目前已投入现场使用,近一年以来对所涉及的15个车间所有测试项目全部覆盖,在此过程中检测预知了包括振动、温度、壁厚异常的26项故障,其中发现电气温度异常故障5次,压力管道壁厚异常故障3次,风机动平衡故障12次,轴对中3次,以及轴承损坏故障3次。现场动平衡处理12次。为公司节约成本费用包括检测仪器费用20万元,故障检测35.1万元,现场故障处理16.2万元。
精密点检小组成员经过一年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独立承接精密点检工作,到目前为止,精密点检与专业点检及岗位点检紧密配合,为公司设备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5实施设备精密点检的方法及步骤
5.1点检理念培训及点检人员技能培训
实施点检的第一步为理念培训,需要让公司领导及员工理解点检的目的是什么、点检的作用有哪些。实施点检能排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保障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从而使大家认可点检,积极参与点检。理念培训可分级进行,可与相关设备管理咨询机构进行合作,接受专业的指导培训,打好实施的基础,培训对象为各级领导及设备主管;同时公司内部应培养一批点检的培训师或内训师,进行点检相关知识的宣讲及培训,培训对象为点检人员及操作工、设备员、维修工等。开展分级培训,整体推进点检理念在公司的发展,重视点检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技能过硬、责任心强的点检员,作为点检实施的中坚力量。
5.2制定点检相关制度文件
根据TPM点检模块的内容,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点检相关制度和实施指南,作为点检实施的依据。实行设备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明确需要进行点检的设备的范围。明确点检基准书、点检计划表等相关基准文件的形式,确认点检方案内容,即点检七定“定理由,定目标,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定方法,定标准”,标准化、规范化地进行点检操作。制定点检考核方法,从点检基准书的完整性和实用性、点检信息记录规范化、点检结果真实性和准确性、点检问题的闭环处理和点检结果应用情况多方面对车间点检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5.3点检实施试运行
选择生产稳定、员工岗位固定的部分車间尝试实施点检,作为点检样板车间。整理出实施点检的设备清单,根据设备图纸说明书、实际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维修技术标准等资料,编写点检基准书等相关基准文件,制定点检标准。编写点检计划,明确点检七定,完成点检相关计划的制定。根据点检设备分布情况,遵循安全、方便、省时的原则,规划点检路线。点检实施时,点检员应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点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点检结果进行真实记录,对于点检异常要按程序跟踪,闭环处理。点检记录要及时汇总统计,并进行分析应用。对于同类设备故障,可进行针对性的点检维修,完善备品备件需求计划,完善点检制度、标准、计划等相关文件,对设备选型、日常管理等提出改进意见。推进故障管理模块,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并和点检数据相结合,判断点检在排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上是否发挥了作用。引入点检考核机制,对车间点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车间点检实施情况。通过奖惩的形式,提高点检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样板车间的点检实施结果和点检员反馈情况,对相关制度进行优化改进,使之更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5.4点检实施全面开展
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确认相关制度已完善,点检过程已优化,点检对设备平稳运行效果明显后,将点检模块逐步推广至整个公司全面开展。点检信息化在信息化条件成熟时,可采用智能点检仪或信息化系统手持终端等工具简化点检过程,优化点检记录,实现点检结果的自动上报及共享,并对点检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束语
点检对保障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C公司实施点检方案可行,应及时进行推进。
参考文献:
[1]杨得清.精密点检在设备管理中的推广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5):210.
[2]黄广.设备点检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监理,2019(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