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
→ 许 敏 壮族,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民族文学》《山西文学》《广西文学》《黄河》《广州文艺》《黄河文学》等发表作品,出版有诗集《凝重与飞动》、中短篇小说集《玻璃的味道》、长篇散文集《旧时光》。
芒果飘香
我第一次进入芒果林,是到右江南面一个壮族小山村里,到村子后山的一道沟梁里,是为采访农民群众通过种植芒果脱贫致富而去的。
这个小山村并不在右江岸边,而是地处右江中段的一条支流上,沿支流往上走二三公里,再顺岔道拐四五道弯,方看到村子“淹”在绿树翠竹丛中。我来到村前,听不到外面世界那样的嘈杂声,听到的是阳光安静栖落的声音、山泉婉转流淌的声音、蜜蜂亲吻花朵的声音、彩蝶翻飞鸟儿欢叫的声音……
正是芒果收获的季节,我顾不上在平坦的水泥村道上徜徉,顾不上欣赏村头颇富民族特色的小广场和戏台,顾不上多看一会村民们明晃晃亮闪闪的新楼房,急匆匆赶往村子后山那道沟梁。
又拐了六七道弯,还没步入沟梁,我就醉了,是为那浓郁的芒果香味而醉。我遥想当年青衫长袖、持剑把酒的“诗仙”李白步入这道沟梁该是何种神情?是否舍弃腰间的酒壶而捧起熟香的芒果,一面品尝这人间美味,一面吟哦出新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这样的传世诗篇?遥想头扎漉酒巾,手握《山海经》的“五柳先生”陶渊明,步入这道沟梁是何种激动?是否以芒果代酒,浇灭心中的愁绪,然后趁着“酒兴”写下《桃花源记》的姊妹篇《芒果林记》?
如果我出生在千百年前,朝朝暮暮身披彩霞,迈着诗一般灵动的脚步徜徉,大袖飘飘行走于乡野,肯定会遇见“诗仙”“五柳先生”他们,至少会遇见他们中的一个。可是我错过了,这也是我多年来心存遗憾的一件事。
不过,自从来到这个小山村,进入这片芒果林,我这个遗憾不仅削减了许多,还陡增了几分庆幸,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庆幸自己能够见证祖国的发展和巨大的变化,庆幸自己可以分享到农民兄弟通过勤劳发家致富的幸福感。
被我认定为兄弟的采访对象,是个身板结实的壮家汉子,留着络腮胡,年轻时曾到外地闯荡了三年,却只收获一脸的沧桑和两袖清风。当他失魂落魄返回家乡时,亲人们都差点认不出他到底是人还是鬼。后来,他按住自己那颗七上八下的心,开始一锄一锄地开垦荒山,在这道沟梁的两面坡上挖出了一个又一个深坑,种下了一棵又一棵芒果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让他觉得踏实、安稳,在村子与芒果林之间的路上行走,他的脚步是前所未有的轻盈,只因为春天的布谷陪伴他,夏天的山泉陪伴他,秋天的星空陪伴他,冬天的暖阳陪伴他。
几年后,他这片芒果林终于硕果累累。
一天清晨,他抚摸着自己的络腮胡,打量眼前的芒果林,眼里闪现的是满足,是陶醉。不过,这样的欢愉只在他心里停留了片刻,就被一种空荡荡的感觉所替代,而且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需要什么东西来填补才能充实。
或许是因为秉承某种基因,他原本平静流淌的血液里,不时蓬蓬勃勃地如右江的浪涛一般奔涌起来。他想,多少年了,右江上的波浪难道只是后浪重复前浪吗?只能重复前浪吗?同样的波浪,不应该赋予新的内蕴和神韵吗?
这么想着,他便四处问计询策,终于找到可以充实自己内心的东西,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那就是,他把自己在这道沟梁里种植的芒果树,全都换上了新品种——“芒果贡品”桂七芒。
尔后,村子里的人们效仿他,都争相种植桂七芒。
尔后,外村、外乡、外县众多芒果种植户的眼光,也被吸引了过来。
眼光锐利的更有地方官,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和农民兄弟一道,為这片红土地上的芒果洒下汗水,洒下热血。因为这些汗水和热血的共同浇灌,这里的芒果生长得更加茂盛,更加香甜,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成为名扬四方的芒果之乡。
从这里走出去的芒果,在中国版图的每一座城市,甚至海外一座又一座城市所收获的,都是甜蜜的滋味,都是满满的自豪。而每年的芒果收获季节,这里就像是在上演一出甜蜜的戏,桂七芒便是这出戏当仁不让的名角、主角。
在这道沟梁里,我看到成行成排的一人多高的桂七芒果树上,一只只表皮青色、身段玲珑匀称、曼妙亮丽的果实,在枝条上倒挂着,透出一股迷人的气息。而让其显示高雅气质的,更在于它的内在品质。桂七芒果肉金黄,香甜、浓郁、多汁,纤维极少,口感细腻,厚实细致,且具有多重食用功效,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吃过桂七芒等于没有吃过芒果!
我不知道,当初是桂七芒成就了这个农民兄弟,还是这个农民兄弟成就了桂七芒?但我想,这个农民兄弟在落魄返乡之后,能够以坚忍的意志,顽强地与厄运抗争,咬住目标,勇于发力,最终才能拓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之后,他并没有被囚禁在自己酿出的甜蜜里,又把自己在平地里散步的身躯,推上了崎岖的山道,从而领略到更高远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更壮美的风景。
我觉得,人类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只有尊重自然,正视自己,与物齐平,与物融为一体,方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方能改造我们所处的世界,方能推动历史和社会的进步。这,是我从这个农民兄弟身上得到的启迪。
与这个农民兄弟一样,村子里的乡亲们也因为热爱故乡,扎根故土,致力芒果生产而改变了贫穷的生活,一栋栋“芒果楼”拔地而起,挺起了壮家人的胸膛与脊梁;一个个“芒果崽”喜结良缘,延续着壮家人的幸福与快乐;一碗碗“芒果酒”盛满月色,飘逸出壮家人的真诚与坦荡 ……
我记住了这个壮族小山村,记住了那一道道长满了芒果树的沟梁,记住了很多像这个农民兄弟一样的农民兄弟。来到这里,我感觉到山村里没有复杂的事物,即使小路故意拐弯,我也能找到通往他们心灵的路径。我甚至想,如有可能,我就在这个小山村度过余生了。回想我在人生之路上苦苦追寻,不就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吗?这里,或许就是我心灵的“桃花源”吧?
这一刻,我多么希望“诗仙”李白和“五柳先生”陶渊明能够返回身来看一看,真要那样,我将和我的农民兄弟们,在洁净的长廊一般的村街上,摆起以芒果为原料制作的美酒佳肴的长桌宴,拱手道:“谪仙兄请,五柳兄请。”二位兄长则会抱拳在胸回礼:“许兄请,兄弟们请。”
可惜,兄长已乘风而去千百年,独留我醉卧这道沟梁中,吟诵兄长那些传世的篇章。
树上的桂七芒轻轻地晃动着,晃动着,似乎听懂那些篇章的内蕴,和着自身浓郁醉人的醇香,一并托付给了透明的风,传出了这道沟梁,传到了云天外。
古道新韵
阳光越过山崖,越过丛林,洒在青石铺砌的小路上,洒在沿着小路行进的马帮上。嘚嘚的马蹄声,叮咚的铜铃声,伴随赶马人不时的言语声,让这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更显得沧桑和寂静。
我脑子里现出这个画面,缘于京都一位朋友的信息。朋友没到过百色,虽几次意欲前往,想要看看刷新了人们对人类进化史的认识的百色石斧出土遗址,看看壮民族始祖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和祭祀地,看看回荡着邓小平“广西了不得”这句话语的右江和江畔的红土地……却因种种羁绊而未能成行。如今,在微信中又一次对我说起此事,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兴于唐宋,主要有三条:滇藏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和青藏唐蕃古道,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贸易、以马帮长途驮载货物的交通要道,它覆盖了中国西南的广大地区,联系着东南亚、南亚的多个国家。
历史上,百色也有茶马古道。据史料记载,1126年,北宋灭亡,钦帝赵桓的侄子赵构逃过长江,建都杭州。此后至南宋1279年灭亡的一百五十多年间,赵家王朝与金国隔江而治。当时,江浙一带盛产的丝绸、茶叶原是运抵渭河流域之后经河西走廊出口西域的,因金国的阻隔而被截断了。同时,南宋为了抵御金国,需要重整军备。当时南宋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史载,南宋朝廷每年要在田东的横山寨马市购买战马一千五百匹至三千五百匹,加上民间的需求,横山寨马市每年马匹贸易量达四万匹之多。这些马匹大都来自西南的大理、自杞、罗殿、特磨道等番国,用于交换茶叶、盐巴、瓷器、铜器、书籍、丝绸等商品。江浙的商品经洞庭、湘水、灵渠,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河道到横山寨,再渡河经德保、靖西、那坡,云南的富宁、昆明到达大理,再延伸到丽江,出缅甸、印度直到西亚,开辟了一条中国大西南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作为这条茶马古道的东线起点,横山寨因此而崛起。至南宋绍兴年间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南宋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集市,也是南宋最大的马市。
横山寨还是文化中转站。据史书记载,大理“每贾人至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國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脉诀、千金方等书”。可见横山寨在南宋还是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的先进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传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各国的社会生活。
茶马古道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多方面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与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在语言、饮食、居住、衣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都有着许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在南宋时期,通过这条茶马古道,长期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结果。
我生于百色、长于百色,也曾经在百色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却没能去体验过茶马古道沿途神秘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了解这一文化遗址内在的历史意义和独特价值,实在是一件憾事。而今,身居邕城,想到日后要陪同朋友踏访百色,重返故乡,我忽然想起应该去走一走茶马古道,了却多年的愿望。我觉得,这样的愿望原本就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
随即,我与茶马古道沿途的一些朋友联系,想早些做准备。
人总是会被不经意间的某种东西所触动。在朋友的话中,我还听出些许忧虑和无奈。那是因为,朋友提到,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茶马古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放下手机,我把目光投向桂西,投向我魂牵梦萦的土地。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块土地上五千年生生不息,跟我们优秀的中华文明分不开。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地保存在我们的文化遗产里,并且依靠着这些雄厚的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但是,当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物质化的事物,精神性的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就会被漠视,甚至受到冲击,使得我们的文明传承出现一些瓦解和断裂,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愈来愈明显。
茶马古道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遗产之一,自然也面临同样的境地。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现代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等因素,这条与丝绸之路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孕育发展中曾经辉煌的茶马古道,面临着许多威胁,大量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我不知道百色的茶马古道被损坏的具体情况如何,但我想,各级政府应该是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茶马古道包括旅游开发、民族文化的迁徙融合、文明和宗教的传播、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实现安疆固边等方面的价值,已经在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来加以保护。比如由中国登山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百色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百色茶马古道—中越边境全国徒步活动,连年在茶马古道沿途的德保、靖西两地开展。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全国各地的徒步、户外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茶马古道沿途民众加深对茶马古道的了解,增强保护意识,使历史遗存得以妥善保护。比如,横山寨所在的田东县,近年来高度重视茶马古道的品牌形象,加大了对宣传和遗存保护的投入。同时,连年举办“中国百越古道文化论坛”,鼓励和支持专家对茶马古道开展研究,为更好地保护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奠定基础。比如靖西县,在上级和社会各界支持下,近年来注重保护茶马古道必经之地的安德镇,保护该镇历史建筑、人文遗址,延续古镇的传统格局和历史特色,构建边城壮乡古镇、桂西南重镇,加大力度传承、保护安德壮民族文化。如今,安德镇已经荣膺“广西历史文化名镇”,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行进中免不了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可即便是要进行各类开发,也应以不改变、不损坏古道遗迹为前提,这对保护茶马古道遗址,更好地展示茶马古道沿途各民族独特的文明文化,让绿水青山承载古老的文明,让其永远熠熠生辉,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对于经济功能,茶马古道更深远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其所蕴含的“刚毅坚卓、自觉自信、和谐共荣”的精神。我们保护茶马古道,就是要传承先人的成就与辉煌。
我期待着,京都的朋友来到百色的时候,我陪着他走在茶马古道上,能够领略到沿途不同类型的乡土遗产,领略到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倾听到关于马帮、茶马古道的传奇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回响。我想,这样的回响,将会是一种汇聚了崇山峻岭的壮丽,汇聚了滔滔江河的力量而产生的新韵。
蜜蜂起义
我正走在秋天的河滩上,山顶忽然冒出一大片嗡嗡响的黑云。要是往日,我早就躲到大树或路坎或桥洞下去了,但我没见过会发声的云,而且声音厚实圆润,颇富磁性,很是顺耳,虽说这片云看起来不怎么友好,甚至可以说隐含着不祥的征兆,我还是少了些惊恐,多了些兴趣,仔细观察起来。
没想到,这片嗡嗡响的黑云竟是一群蜜蜂!密密麻麻把天空遮住了大约有篮球场那么大一片。
对于蜜蜂,我历来心存感激,即使是儿时被蜜蜂蜇得脸面红肿,也是因为我年幼无知,想要看看蜜蜂长有几条腿,像捕捉蜻蜓一样去捕捉蜜蜂而惹下的祸。后来,我有一次病重,有人拿出祖传的秘方给我服用,没多久病就好了。知道那个秘方的主要成分是蜂蜜后,我觉得自己这条小命是靠蜂蜜才活下来的,对蜜蜂更是感激,也从此热爱蜜蜂。热爱的方式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吧。小时候上学,老师教给我们的成语中有一个叫“口蜜腹剑”,我很不理解,觉得蜂蜜是个很好的东西,是个能够滋养人乃至救人命的东西,而剑如刀,虽然能护身但也是能夺命的东西,为什么把蜜跟剑混在一起呢?我当时就这个问题认真地向老师提问。如果老师回答不出,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绝对是要大打折扣的。如果老师的回答有对蜜蜂不利之词,损害蜜蜂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将提出抗议,向老师提出抗议,不行就向校长提出抗议,再不行就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提出抗议。不过,我对蜜蜂的这份热爱之情,那次没有机会表现出来,因为老师并没有对蜜蜂有什么不妥言语,而且回答得让我满意。也因为老师的解释,我才知道,唐朝有个宰相叫李林甫,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他都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妒忌有文学才能而进宫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口蜜腹剑”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因为热爱蜜蜂,因为知道“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来历,我对唐朝有了几分兴趣,便向老师打听唐朝都有些什么有趣的事情。老师太忙顾不过来,只告诉我多读唐诗,说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唐诗里都有叙述。
记得我读的第一首写蜜蜂的唐诗,是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当时,我也看不出诗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不过,既然是写蜜蜂的,我又热爱蜜蜂,就记住了这首诗,还背下来。自然,也记住了罗隐这个名字。
遗憾的是,后来因为忙于生计,我渐渐淡忘了唐诗,对蜜蜂也只是偶尔想起。
多年以后,我作为新闻记者,有一次去采访一个唐姓养蜂人,才算是又跟蜜蜂有了接触。采访是在桂西深山里一个充满詩意的桃花谷进行的。可是,我刚到达这个桃花谷,刚在绽放粉红色花朵,飘逸着沁人肺腑的芳菲的桃树下,向老唐了解他养蜂的情况,忽然接到指令,要我放弃采访,立即赶赴远方执行新的任务。
后来,我曾打听老唐和他那些蜜蜂的去向,却得不到确切的消息。也有人说好像老唐不再养蜂了,不知道隐居何处了。后来,也没见到有别的人采访老唐和他那些蜜蜂的消息。
今年夏季,我得以从远方重返离开多年的桂西故地。没几天,就接到朋友发来一部书稿的电子文档,说要征求我的意见,还要求我帮助他补充完善书稿中有关描写蜜蜂的内容。朋友知道我小时候被蜜蜂蜇过,有这方面的感受。答应朋友后我想,如能找到老唐,补充再多的有关蜜蜂的内容都不成问题。随后,我便打听老唐的消息,结果还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有人说当年我采访过的老唐,好像又出现了,好像又养蜂了,地点还是在那个开满鲜花,充满诗意的桃花谷。
可是,我刚回故地,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等我腾出时间出行,已经进入秋季了。
没想到,我正走在通往那座深山的河滩上,竟然遇到了这么一大群蜜蜂。它们从山顶,不,从山顶背面冒出来,会是老唐养的蜜蜂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往前走。走过一个弯道,又走过一个弯道,忽然迎面走来一个貌似古人的汉子。我一看,这不是罗隐罗先生吗?我没见过罗先生,但听说他的相貌跟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有得一比。罗先生虽能诗善文,才学斐然,却偏偏不受命运垂怜,一心科考入仕却十上不第。有人说他的仕途一直不顺,是因为长得比较尴尬。非也非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罗先生以心作弦,化诗为箭,射穿不公,刺透虚伪。要知道,在那个皇权统治的时代,敢说真话的人是不受待见的。虽然屡遭不公,罗先生却本色不改、信仰不移,历经世事,依然保有棱角,在晚唐的泥潭之中,兀自绽放出绚丽光彩。
巧遇罗先生,我正要打招呼,没想到对方却先问候起我:“许老弟呀,这么多年了,你怎么才回来?”
听声音,怎么像是我当年采访的养蜂人老唐?疑惑中,又听对方说:“我是老唐呀,你不记得了?”
我仔细看着对方,尽管相貌已面目全非,但他的眼神并没有改变,还是当年那个老唐的眼神:正直善良、忠厚热情。我一把攥住他的手,颤抖着话音说:“老唐啊,你……”
没等我说完,老唐就说:“我现在要赶去找我的蜂群,你要是有时间就一起去吧。”
我想起刚才那一大群蜜蜂,估计就是老唐的蜂群,便跟着他走,边走边问他什么时候重新养起了蜜蜂。老唐告诉我,其实他早就想重新养蜜蜂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近年才了却这个心愿。起先,他还是在那个开满桃花,充满诗意的桃花谷养蜂,可是,那里的桃树已经不是原来的桃树了,已经变了种,桃花的味道也变了,蜜蜂很不适应,没多久就再也不肯到那些桃树上去,好像桃花的花蕊里不是花粉而是毒药。眼看着不少蜜蜂都要饿死,他只好带着蜂群迁徙到另一个山谷——李花谷。想不到那里的李树也不是原来的李树,李花的味道也不是原来的味道,蜜蜂们勉强待了一段时间,后来也不肯再到李树上去采花粉。他又带着蜂群迁徙到另一个山谷——梨花谷。可是,那里的梨树同样也不是原来的梨树,梨花同样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结果自然跟在桃花谷、李花谷一样。因为采不到花粉,酿不了蜜,不少蜜蜂病的病、残的残,有的甚至已经丧失了生命。这时,老唐已经想不出,他还能带蜂群到哪里去,哪里才有能让蜜蜂乐意、安心采集花粉酿蜜的山谷?
虽然我没有亲临这些山谷,可是那些桃花、李花、梨花变种变味的原因,我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动物对环境的细微改变最为敏感。我问老唐接下来怎么办?老唐苦苦一笑,说:“可能是因为我过于担忧蜜蜂们的命运,过于焦虑吧,让蜜蜂看不到希望和未来。它们经过几番商量后,还是决定起义。”
“蜜蜂起义?”我皱着眉问老唐。
老唐又是苦笑着,说:“我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养蜂的能力,可它们是我辛辛苦苦养育出来的,我不忍心它们四处流浪、无家可归,我也舍不得它们,我要去找回它们。”
我拍拍老唐肩头,不再说什么,默默地跟着他走。当然,我心里还是有想法,我想这一路去有可能会遇到罗隐罗先生,罗先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责任编辑 韦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