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发问初探

2020-11-17 09:43蒋华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

蒋华

摘    要:问题的设计与发问是“现代汉语”课程成语问题教学法成败的关键。成语中的问题教学法可以围绕成语内容,就某个知识点来发问;也可以围绕教材中的成语内容,对比性地发问;还可以围绕教材中成语内容,引用名人诗词、故事来提问。问题的设计与发问应当由浅到深,层层推进,诱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现代汉语成语教学;问题设计与发问;成语特征;成语的来源;社会生活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1-0001-03

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问题教学法(即

Problem-based  Learning),于20 世纪 30 年代传入我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意识到了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师之为教,在于相机诱导”的观点。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深受众多一线教师的喜爱。王汉生(1998)[1]、关伟华(2009)[2]、张慧贞(2019)[3]、王彦文(2019)[4]、余俊宏(2019)[5]等从事有关问题教学法在“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他们认为,通过问题教学法能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与批判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实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学者们的研究给我们以深刻借鉴和启发。毫无疑问,无论是在传统课堂中,还是在慕课、翻转课堂中,抑或在雨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和发问始终是“现代汉语”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这里我们思考的是,“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中,成语的问题究竟如何设计?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问题却鲜有学者探讨。故本文拟就成语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和发问为例,探讨“现代汉语”课程中的问题教学法。

一、围绕成语内容,就某个知识点发问

问题的设计与发问是“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的灵魂,也是培养学生成语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对教材中成语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突破点,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雨课堂中,围绕成语教学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与成语特征、成语来源相关的问题,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理解成语的特征与来源等相关知识。

(一)成语特征的提问设计

在谈到成语特征时,我们在课堂上先抛出问题:“刻舟求剑”可以改成“刻船求剑”或者“刻木求剑”吗?“刻舟求剑”可以改成“刻舟求刀”或者“刻舟求斧”吗?学生认为,不可以,但似乎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用PPT展示成语的一大特征:成语的成分很固定,不能任意换用同义或近义成分,学生有所感悟。接着,我们继续追问学生:那么,成语能变换语序或增加某些词语吗?大部分学生茫然,似乎在理解这个问题上有所纠结。看到学生这样,于是我们把它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刻舟求剑”可以換成“求剑刻舟”吗?“刻舟求剑”可以换成“刻船为求剑”吗?学生说,不可以,但他们却很难说出缘由。于是我们用PPT显示成语的又一特征:成语的成分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减其中的成分,学生方才明白。

通过上述提问,学生对“成语具有结构凝固性,成语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有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成语的意义是“现代汉语”课程成语的重点之一。成语的意义有的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有的是比喻义或是联想义。于是我们在雨课堂平台推送了下面的问题给学生。

有的成语整体义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如“好吃懒做”“人杰地灵”“拾金不昧”“无价之宝”。是不是所有的成语都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呢?请举例。

学生思考过后,这样回答:有的成语整体义是语素义的直接组合,如“无价之宝”;有的则不是,如“自相矛盾”“胸有成竹”,这些成语字面意义往往具有形象比喻的作用或使人联想的作用,产生了一个新的整体意义。

(二)成语来源的提问设计

在讲授“现代汉语”课程成语的来源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来源于何处?这问题相对简单,学生迅速回答,说来源于神话。接着,我们推送了如下问题:“学而不厌”来源于何处?是不是也来自于神话?立马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学而不厌”来源于《论语》中的语句,并背出了《论语》中的片段——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生回答得很兴奋,言语之中充满骄傲,我们在课上及时表扬了他。接着,我们再抛出问题: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呢?学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只知道这句话好像是顾炎武说的。后来,我们用PPT显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来源(清朝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样来自于古文语句;这同时表明,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我们就成语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告诉他们要有爱国主义情怀,毕业后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围绕教材成语内容,对比性地发问

在“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中,我们围绕教材内容通过成语特征对比性地提问,还通过成语构造对比性提问,这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成语特征的对比性提问

我们授课的教材是黄伯荣、廖序东编写的“现代汉语”,该书中把成语特征表述为结构凝固性、意义整体性和风格典雅性[6]。而有的版本“现代汉语”教材却这样叙述,汉语成语有四个特性:骈体性(汉民族审美观念中对形式美要求的突出表现),凝聚性(即言简意赅,以简单短小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丰富复杂的内容),书面语性(文雅、庄重和严肃),习用性(世代相传,流传久远,人们经常使用)。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不同教材中的上述两种观点?学生纷纷发言,说不同教材编写者观察成语特征的视角不一样,因此得出来的结论不同。

(二)成语构造的对比性提问

成语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补充结构和主谓结构。其实,我们在学成语的基本结构之前就学过词的基本结构。于是,在讲授成语的基本结构之前,我们先推送了这样一个问题:复合式合成词有哪些基本类型?有的学生能说上一两种,有的学生忘记了。于是我们变换教学内容,这样来提问:“‘关闭‘动静是什么结构呢?”学生回答“联合”。接着,我们又提问:“‘关闭‘动静都是联合结构,它们有区别吗?”一部分学生茫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我们提示学生,可以从它们构成的两个词的意义来看。这时候,学生才渐渐明白:“关”“闭”是同义互训;而“动”“静”是反义词,只有“动”的意思,故“动静”是偏义词。当学生明白了词的联合结构存在不同类型后,我们才开始推送成语的结构问题:“光明磊落”“古今中外”是不是联合式?内部关系是否相同?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光明磊落”“古今中外”均是联合式,其内部结构不同;“光明磊落”中的“光明”表示“(胸襟)坦白、没有私心”,“磊落”表示“心地光明坦荡,胸怀坦白”,因此“光明磊落”是“光明”与“磊落”的联合;“古今中外”是时间范围“古今”与空间范围“中外”的联合;“古今”又是“古”“今”的联合体,“中外”又是“中”“外”的联合体;尽管“光明磊落”“古今中外”都是联合结构,但内部结构却存在较大分别。

在“现代汉语”课堂中,这种对比性问题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复习旧有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生成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理解与语言分析的能力。

三、围绕教材成语内容,引用性地发问

在“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中,我们主要围绕教材中成语内容,还通过引用名人诗词与故事来提问,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知识的激情,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增强成语知识的学习效果。

(一)引用名人诗词来提问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写过一篇著名的词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其中有这样一段“多少事,從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我们首先在课堂上引用了毛主席的话语,然后再提问:“同学们,请想一下,成语‘只争朝夕源于何处?”这样引用性地发问,激发起了学生对毛主席《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篇词作的回忆,同时也能让他们对成语来源的知识有所思考。在“现代汉语”课程成语的问题法教学中,引用名人诗词来发问,引导学生巧妙地分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扔石头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用故事来提问

我们在讲授成语的来源时,讲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岳飞幼时家贫却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本领。当时,金兵常常侵犯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这四个字,他因此立了不少功劳。那么,成语“精忠报国”来源于哪里?学生根据这个故事推断出该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

在教授成语“毁家纾难”时,我们讲了“楚国令尹斗谷于菟毫不吝惜,捐赠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负担”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命令令尹子元攻打郑国,从郑国撤军后就在楚王的宫殿住了下来,意图霸占已故楚文王的貌美妻子。楚国大臣看不过去,于是便设计杀了子元,让斗谷于菟担任楚国令尹一职。斗谷于菟上任后,体验到了楚国的积贫积弱,于是把自己所有财产都捐给了楚国。那么,“毁家纾难”源于何处呢?有学生知道成语“毁家纾难”源于《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于是准确说出成语“毁家纾难”源于诗文语句的答案。我们适时地表扬了这位学生。

其实,家国情怀是中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深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灵魂。我们也借用上述故事教育学生要爱国,要报效祖国,要为国家效劳,必要时要有解救国难的大义之举。

四、围绕教材成语内容,引用社会生活语言来发问

语言知识既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社会生活语言,让“现代汉语”课程成语知识成为解决社会生活语言中问题的工具,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成语知识无处不在。在学习完成语的定义、特征、来源、结构以及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之后,我们利用学生熟知的商店名称推出了如下问题。

下列店名哪些运用了成语,店名在引用成语方面有何变化?

海纳川书店、E网情深网吧、心相印网吧、衣衣不舍时装店、衣见钟情时装店、独衣52时装店、E见钟情网吧、E健钟情网吧、树人书店、万利精品家私城、钟情精品屋、玲珑坊服装店。

因为这些店名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所以学生的回答十分踊跃,纷纷给出了自己答案:有的学生说店名中的成语有的是省略了某个字,如店名“海纳川书店”“心相印网吧”“树人书店”“万利精品家私城”等;有的学生说店名中的成语发生了谐音方面的变化,如“衣衣不舍时装店”“衣见钟情时装店”“独衣52时装店”“钟情精品屋”“E见钟情网吧”“E健钟情网吧”“E网情深网吧”等。在学生总结出商店名称中成语的各种变化之后,我们继续提问,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店名中会使用成语?学生经过思考,总结出如下原因:成语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用字古典高雅,独具韵味;成语言简意赅,语言形式短小却内蕴丰富;成语常用四字来表达,因此富于对称美、均衡美;店名中成语常会有些细小的变化(如“省略了某个字”“谐音的变化”),这些细小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新鲜感,引发消费者的格外关注。

成语的设计与提问由浅入深,逐渐深入,层层推进,体现了层次性和发展性,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分析的能力。在课堂最后,我们还推送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的朋友开了一所小学,请你用成语为学校命名并简述原因。

学生们对此类开放性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有学生取名“吉利”小学,该学校名称是从成语“大吉大利”而来,寓意是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有学生取名“树人”小学,该学校名称是从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来,寓意是培养一个人才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是长久之计,十分不易。有学生取名“百川”小学,该学校名称是从成语“海纳百川”而来,寓意是该小学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包容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也有学生取名为“胜蓝”小学,该学校名称是由成语“青出于蓝”而来,寓意是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超过老师。也有学生取名“哈佛”小学,这时,我问,“哈佛”是由什么样的成语转化而来的呢?那个学生立刻反应过来,说“哈佛”不是成语。还有学生从我们当地一所叫三立小学的小学名称得到启发,说我们给这所小学也取名“三立”小学,该学校名称是从成语“三足鼎立”而来,寓意是该学校各方面的局势都平衡。学生有借鉴,有思考,不错,但是这个解释不正确。于是,我们加以纠正:“三立”小学中的“三立”指“立德”“立功”和“立言”,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学生这才恍然大悟。

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营造了相互交流、沟通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成语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结语

在“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中,问题设计与发问十分重要。问题设计与发问是“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目标的转换和具体表述,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分析与运用能力。

我们在“现代汉语”课程成语教学的问题设计方面,做到了提出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这样使“现代汉语”课程成语课堂牵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入迷。另外,我们所设计的成语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提升了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现代汉语”课堂更感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汉生.运用问题教学法改革现代汉语教學的有益尝试    [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关伟华.由问题教学法谈高校现代汉语教学改革[J].教育    研究与实验,2009,(S1).

[3]张慧贞.问题教学法在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7).

[4]王彦文.问题设计:给课堂教学一个支点[J].四川教育,    2019,(6).

[5]余俊宏.基于问题教学法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5).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266.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试论现代汉语人体器官量词的类别
现代汉语“形容词+‘一点’”的语义特征分析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