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裴
前一阵子,在印度TikTok被印度政府封禁后,中国的抖音出现了一批印度人,他们取名十分有意思,除了打下英文名外,还会敲入自己的种姓以及自己的身份,这令许多中国网友对印度种姓产生了诸多好奇。
印度的种姓制度源自印度教,是印度非常独特又重要的一个社会存在,这种奇特的对人和动物的等级划分已经在印度被广泛认同了3000多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种姓制度更是桎梏着近代印度人的发展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印度的社会发展。
印度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处在种姓的最顶端,在印度教民看来他们是离神最近的种姓,他们是行走在人间的神。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除了四大种姓,还有不可接触者,又称贱民,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之外,只能做些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之类的工作。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种姓制度有3000多年历史,经历了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英国人的统治和殖民,经受了伊斯兰教、佛教、西方人权思想的碰撞冲突,仍旧主宰着印度的主流思想。
这与印度的社会结构有关。古代印度以村庄为基本单元,每个村庄都由很多的种姓构成,种姓形成了职业分工并世代传承。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社会单元的职业固定、等级固定、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也固定,人民各居其位、各行其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而要保持这种稳定性就需要依靠种姓制度。因此,统治者即使再不喜欢种姓制度,也会为了自己的统治,做出让步。
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肤色。在印度语里,种姓叫作“瓦尔纳”,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印度教圣典《梨俱吠陀》,原意为“色”。据说在公元前1500年,印度次大陆的征服者为了把自己和原住民区分开来,称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为“雅利雅瓦尔纳”,黑皮肤的叫“达萨瓦尔纳”,后来就慢慢地演化成现在看到的四种不同的种姓。所以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婆罗门一般皮肤都比较白,电影里的明星一般都是高种姓的婆罗门,属雅利安人后裔,偏白种人长相。
印度的神不但对人分类,对动物也要分别对待。比如:大象、(奶)牛、猴子,是动物中服侍神的,位于第一个等级婆罗门。而老虎、狮子虽然也是神的坐骑,但不是素食者,故而老虎和狮子属于第二个等级刹帝利。为什么动物和人的种姓不单独区分呢?因为在创世者眼中,人和动物以及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那么,也就可以推断,身为“婆罗门”的大象肯定比多数人的种姓等级高了。
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生下来就被认为属于他父母所属的集团。他享有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不像现代社会那样取决于职业、学历、机遇、能力这些后天因素,而是取决于出身的种姓。而且印度教相信来生和转世,按照印度教的理论,人有“一生”和“再生”之分。所谓“一生”,指肉体的、生物学上的出生;所谓“再生”,则是指除了生物学上的出生外,人还有一次宗教上的出生。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有再生的机会,叫作“再生族”;首陀罗只有肉体上的出生,叫作“一生族”;而贱民的出生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罪恶。
几个世纪以来,种姓制度都支配着印度宗教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尽管种姓对阶级的划分影响在慢慢削弱,但印度的种族隔离制度还是赋予了上层种姓许多特权,同时批准特权群体对下层种姓的压迫。
印度把食物分为3类,分别是水果、熟食和生食。水果类包含水果、牛奶、奶制品;熟食指用油炸或用酥油炸的食物;生食是指水煮的食物。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級或高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罗和贱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不能吃。如果不慎吃了低种姓做的食物,就会被认为受到了污染,需要靠喝牛尿来解除污染。
许多印度村庄仍然完全由种姓隔离,婆罗门住在村头,贱民住在村尾,彼此不能前往对方的区域,否则就会受到牛粪牛尿的攻击。甚至贱民的影子、足迹也可能给其他种姓造成污染。在印度西部的普纳城,贱民早上9点以前,15点以后不能进城,因为那时人的影子最长,容易触及婆罗门。贱民见了婆罗门,要匍匐避让,贱民还需随身携带瓦罐和扫帚,瓦罐吊在脖子上用来吐痰,扫帚用来清洁自己走过的路面。
贱民受到歧视,得不到土地,被迫在有辱人格的条件下工作。数以千万计的贱民男女和儿童从事农业劳动,他们的高种姓雇主经常利用种姓作为剥削经济的掩护,因此大多数贱民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除了人权受到侵犯,由于地位资源的不平等,印度贱民还会经常受到警察和享有国家保护的高种姓群体的虐待。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数据,2000年,一年中针对达利特人的犯罪多达25455起;每小时就有两个贱民遭到攻击;每天,平均有三个贱民妇女被强奸,两个贱民被谋杀,两个贱民的房子被焚烧。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些数字被严重低估了,因为许多贱民不敢向警察举报犯罪,一旦举报,警察往往拒绝登记或调查他们的投诉。
贱民尽管处于底层,但令人可悲的是,他们之间还相互看不起。宰杀者看不上逮老鼠的,而逮老鼠的又瞧不上掏粪的,他们间也有隔离现象。贱民不全是穷人,也有凤凰男,但这并不能说明种姓在他身上已没有影响力,婆罗门家中的水他照样不能喝,高种姓的人也可以将酸奶倒在他身上,他坐过的凳子也要被烟熏后才能用。
印度妇女地位低下,同种姓制度不无关系。婆罗门教的法典更是为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童婚制、嫁妆制、萨蒂制度大大增加了她们的痛苦。
《摩奴法典》明确写道:“30岁的男人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 ,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在印度一些偏远村庄,女孩到了十几岁就可能被迫出嫁,由此开始儿童新娘的悲惨命运。在每年5月的结婚旺季中,印度数百个地方都在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礼,许多父母在为10岁左右的女儿张罗婚礼,有的新娘甚至还在吃奶。《高德姆宗教经》和《拉希沃拉衍家庭经》还认为女孩在初潮前就要确定婚事,如果谁没这么做谁就是罪人,相反如果女儿在月经到来之前结婚,父亲死后可以升天。虽然印度政府在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并于1978年规定男女的法定婚龄为21岁、18岁,但在很多地区,童婚仍然十分流行。
种姓集团里还实行严格的内婚制,属于一个集团的人只能同本集团的人结婚。千万不要小看内婚制,内婚制是种姓制度里最根深蒂固的一项,即使宪法第第十五条已经明确写明不歧视,也没能撼动其一二。如果有谁违背通婚规定,同外种姓的人结婚,将受到开除种姓的严厉惩罚,沦为贱民,这种惩罚往往比法律的制裁更加可怕。《摩奴法典》规定妇女出嫁必须准备陪嫁嫁妆,重金嫁妆是结婚前提,男方常常将娶妻视为一笔生意。即使付出丰厚嫁妆,新娘还是遭到非人待遇。如果女方的嫁妆未达到男方要求,婚后丈夫会和家人逼迫妻子穿上浸着石蜡的纱丽,然后将其点燃。事后常常对外宣称,妻子做饭时不小心烧到了自己。印度有个专门的英语词汇叫“嫁妆谋杀”,种姓制度规定男方只能娶比自己地位低的女子,这种习俗导致女方只能通过丰厚嫁妆来提高自己婚后的地位。相反,高种姓的女子嫁给低种姓的男子是绝对禁止的,极端情况下,种姓长老会处决那些违反通婚规定的成员,称作“荣誉谋杀”,而警察往往会将这种谋杀当做自杀案件处理。
寡妇的命运更是悲惨,一旦印度女性成为寡妇,她将被视为不祥之人,不仅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受到歧视,寡妇不能享乐,不能穿花色衣服,不能佩戴首饰,有的还要剃光头发。一个女人一生只能结一次婚,哪怕是一岁时定下的童婚,在丈夫死后,这个可怜的女孩也将守寡至死。
上面说了许多种姓之间的对立,但一种社会制度如果仅仅是对立,必定是一个不稳固的体系。因此在种姓这种强大“排斥力”以外,还有一种将各种姓捆绑在一起的“吸引力”存在。
其中之一就是印度教。印度教为种姓之间的不平等找出了很多宗教意义上的解释,让贱民自己感觉天生“污秽”,高种姓者天生“洁净”。同时印度教“业报轮回”的思想,为贱民们找到了心里安慰的出口。对于一个低种姓的贱民来说,业报思想告诉他,他悲惨的命运并非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人间压迫所致,而是他前世的罪孽造成的。他遭受的苦难是在偿还他前世欠下的债务。要改变现有的地位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样来世才有提高地位的可能。所以很多贱民从来都不抱怨,因为他们都有精神目标,即默默等待来生转世到婆罗门家族中,或者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苦行生活,以求感动天神脱离苦海。
此外,贾吉曼尼制度也是种姓结合的纽带,这项制度其实就是一種长期的、牢固不变的“主人—奴仆”关系。种姓间既然已经规定好了各自的职业,那么大家就各司其职。低种姓的人作为高种姓人的奴仆从事特定的职业,双方往往没有任何协议或者合同,完全凭感情和信用维持,报酬一般也是不计量的。主人除了付给一些粮食外,有时也会给以小块土地,借些耕牛、农具等,这种关系世代不变。可以说贾吉曼尼制度既是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又是一种强制的依附关系。下层的种姓因为没有土地,经济上不独立,必须要忍受上层种姓的剥削。久而久之,便不再埋怨,习惯了做一个忠心顺从的奴仆。
印度人早就认识到这种落后的制度为印度发展带来的阻碍,因此印度独立之后,通过宪法废除了种姓歧视。同时,为了纠正长久以来的不公现象,并为传统的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印度当局还于1950年宣布,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须得为最底层的表列种姓(即“贱民”)和部族留有一定配额的工作岗位。1989年,工作配额又涵盖了一类被称为OBC(Other Backward Classes,其他落后等级)的群体,这一群体位于传统的高种姓和最底层之间。
近几十年来,随着印度世俗教育的传播和城市化的发展,种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在某些城市,不同种姓群体相邻而居。但放眼回望,从印度独立开始,种姓制就没有被根本触动,宪法仅是规定要禁止最明显的人身歧视,而这一切的根源仍然允许存在,并且短时间不会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