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吴仕宇
在高三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重视知识的整合与能力的提升,却忽视了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理解与迁移运用。而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分析问题的必备工具,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地理考试大纲中重要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一轮复习与新课阶段相比,教学过程综合性强,训练的习题创新度高,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常常难以对知识进行自如地迁移,究其原因,与其基本概念掌握不牢、理解不到位有较大的关系。部分高三一轮的“难题”,只需从基本概念入手,便可以巧妙而准确地得到正解。
图1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锋面。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 )
A.东北风、西风 B.北风、西南风
2.图中L处锋面为
( )
A.低压槽—冷锋系统
B.低压槽—暖锋系统
C.高压脊—冷锋系统
D.高压脊—暖锋系统
3.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
( )
A.出现强对流 B.气旋过境
1.3 造模 在含有10%FBS的RPMI-1640中培育(37℃、 5% CO2培养箱)HepG2/ADM细胞,经传代后取指数生长期的 HepG2/ADM细胞,使用缓冲液稀释悬浮,稀释密度为1×109/ml,按照每只0.2 ml分别注射至每只裸鼠左侧或右侧腋部[7]。接种后1周左右可见瘤体长成,10 d左右瘤体直径约0.6 cm,造模成功[8]。
C.寒潮爆发 D.沙尘暴过境
【参考答案】1.A 2.B 3.C
本题组以东北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倒暖锋”为情境,采用“一拖三”设置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由现象逐步深究本质,涉及锋面、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地理学习能力。
第1小题判断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需要学生结合大气运动规律,判读材料呈现的高空等压线分布图,难度不大。部分学生选错的原因主要是忽略了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向的差异,把高空风向视为近地面风向,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偏差一个较小的锐角,进而得出B的错误选项。
第2小题是本组题的亮点所在,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A这一错误选项。学生能够判断出L处为低压槽,联系日常学习的锋面气旋的部分知识点,错误地判断L为冷锋,究其原因,是在天气系统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锋面气旋是天气系统这一课的重难点,为了较好地掌握各天气系统的特征,一线教师和教学辅导资料上往往会总结以下结论——“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的左侧(西侧)的低压槽里发育冷锋,右侧(东侧)的低压槽里发育暖锋。”这条规律看似高度概括,但学生往往会忽视了“一般情况下”这个前提,而没有真正理解冷锋和暖锋的概念。当学生在考场上解答该题时,不假思索地根据“左冷右暖”口诀,直接判断位于锋面气旋左侧(西侧)的L低压槽上发育冷锋。
回归地理概念,理解并调动地理概念进行解题,才能更贴近地理事物发生与变化的过程本身,更准确地作出判断。根据教材定义,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从定义出发去判断锋面气旋两侧低压槽上锋面性质的差异,应当判断低压槽哪一侧的气团占据主导地位,主动向另一侧移动,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口诀“左冷右暖”。该图中,低压槽L北侧有-36 ℃、-32 ℃、-28 ℃三条等温线通过,且整体上看越往北气温越高。低压槽L南侧有闭合等温线-40 ℃,闭合等温线内部的气温应当介于-44 ℃~40 ℃之间,低压槽L北侧气团的温度远高于南侧气团的温度。而北半球的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因此低压槽L自北向南移动,说明L北侧的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气团方向移动。结合冷锋和暖锋的定义,不难判断,低压槽L上发育暖锋。
一般情况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越往北气温越低,所以锋面气旋左侧(西侧)的锋面自北向南移动,应为冷锋。从本题所给的等温线图上发现,温度场的空间结构和平常相反,即越往北气温反而越高。因此常规的“左冷右暖”规律并不适用。事实上,这里的天气系统被称之为“倒暖锋”,即由高纬向低纬移动的暖锋。东北地区出现“倒暖锋”是因为东北地区爆发寒潮,陆地气温偏低。而鄂霍次克海上空为强暖中心结构,这样就出现了北暖南冷的异常温度场。千岛群岛附近地面到对流层发育强大的低压中心,鄂霍次克海到东北地区位于低压中心的偏北侧,盛行东北风,暖湿气流随东北风输送到东北地区,南下与寒潮过境后的冷气团相遇,形成“倒暖锋”。对于学生,不需要在解题的短时间内分析倒暖锋出现的天气和环流背景,而是需要回归基本概念,从教材上关于冷锋和暖锋的定义出发,判断天气系统的类型。
第3小题事实上是执果索因,分析倒暖锋出现的天气背景。如前文所述,“倒暖锋”出现之前,东北地区爆发寒潮大幅降温。学生即便无法分析“倒暖锋”的背景,仅根据图中-40 ℃的闭合等温线,也基本能够推测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寒潮爆发,因此本题虽然原因复杂,但是解题并不困难,正确率较高。
隐槽是指等压线相互平行,区域两侧气压梯度不同,前后风向没有差异,但风仍具有气旋性变化的气压形势。图2示意2017年8月12日14:00某区域天气形势,虚线处为某一天气系统。读图,完成下题。
图2
4.此时影响A地的天气系统是
( )
A.反气旋 B.气旋
C.冷锋 D.暖锋
【参考答案】4.C
本题组以一次冷高压前缘型冷锋过境为情境,通过文字材料给出“隐槽”这一新概念,要求学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关于“隐槽”这一特定地理事物定性的信息,并在等压线天气图上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结合图文资料准确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隐槽”虽然不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概念,但该题的考查方法具有较强的区分度,能够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外显,从而筛选出学习理解能力、加工创造能力较强的学生。
第4小题,相当数量的学生并没有在A处判读出平时练习中常见的天气系统,因为A处的气压场形式既不同于平时常见的低压槽上发育的锋面,又不同于气旋或反气旋。在平常的教学和模拟题练习过程中,学生对低压槽上的锋面较为熟悉,很容易判断等压线天气图上低压槽里的锋面类型,甚至产生了“锋面一定发育于(显性)低压槽”这样的误区。根据文字材料“风仍具有气旋性变化”,再加上A南侧为低压中心,部分学生就选了B项“气旋”这一错误选项。
重新仔细理解文字材料:“隐槽是指等压线相互平行,区域两侧气压梯度不同,前后风向没有差异,但风仍具有气旋性变化的气压形势。”这句话说明了“隐槽”这一陌生天气系统的气压场形势——等压线平行、两侧气压梯度(即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不同。图中A两侧等压线几乎都呈东西走向,符合“等压线平行”的特征。A的北侧等压线密度较大,南侧等压线密度较小,符合“两侧气压梯度不同”这一特征。两侧等压线平行,根据风向的判断,两侧的风向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风速有差异。因此,A处可能存在文字材料中所述的天气系统——隐槽。从字面意思上看,“隐槽”为隐藏的低压槽,和低压槽有一定相似之处,故可以推测A处可能发育冷锋。
材料中“风仍具有气旋性变化”是指“隐藏”处存在气旋性切变。站在高中地理视角上通俗地说,切变即风的不连续线,气旋性切变即具有辐合性质的风的不连续线。因具有辐合性质,因此类似低压槽,故得名为“隐槽”。而多数学生解答本题的困惑在于,平常练习接触的冷锋一般发育在(显性)低压槽上,或者说发育在锋面气旋的西侧的低压槽上,而对发育在“隐槽”之上的冷锋很陌生。回到课本概念,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从基本概念看,A北侧为冷高压,南侧为暖低压,北侧存在较强的冷气团,南侧存在较弱的暖气团,且A点盛行偏北风,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符合冷锋的定义。这种类型的冷锋,称之为高压前缘型冷锋,由冷高压驱动前移。虽然分析成因和分类可能较为复杂,但是如果简单地从基本概念出发,就可以降低解题难度,并能够提高正确率。
“隐槽”型冷锋多年前在安徽省地方卷的高考题中就已经考查过,且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的,要求学生判断过境的天气系统,由于缺乏(显性)低压槽,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而参考答案仍然是回归冷锋的基本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原题如下:
延伸——“隐槽”型冷锋(节选)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12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3表示2012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3
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冷锋;成都北部为高压,南部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部分学生在解答该题时,判断出银川—成都一线处于高压脊,但高压脊性质晴朗干燥,不符合出现暴雨的文字描述。在题图中,“隐槽”型冷锋发育在等压线由密集向稀疏过度处,即“隐槽”两侧风向相同,风速有较大的差异,如图4所示。该图表示的是9月3日20时的天气状况,冷高压前缘驱动的冷锋已经到达四川盆地,即将过境成都,符合文字材料“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图4
通过上述几道天气系统的试题发现,在真实复杂情境下,材料呈现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往往还给出新定义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和应用。但是,只要回归课本上的基本概念,从定义出发,就可以绕开材料设置的障碍,拨开迷雾直击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本质。在高三复习的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提升复习效率,提高解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