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2019 年10 月28 日至3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出发,党中央以一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议题,是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式意义的。《决定》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方面,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漫画《引领》反映出没有历史记忆,就没有远大前途。没有正视现实,也无法走向未来。
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连火柴、煤油都要进口,到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完成“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北斗组网、“蛟龙”入海、“天眼”巡空、港珠澳大桥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从百业萧条,到如今活跃着上亿的市场主体,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从饱受欺凌,到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是那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共产党人不断奋进的结果,这一切辉煌业绩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鲜活展示。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更是我们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参考答案】①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一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中居于统领地位。党的领导制度在确保我国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起着根本作用。
②党的领导制度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制度,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经验总结。党的领导制度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更是我们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漫画《无处扎根》形象地反映了完善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纲纪不彰,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当下少数党员干部产生了“身份麻痹”,不仅心中无党,个别人甚至目中也无党,不该张的嘴张了,不该伸的手伸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最终走上不归路。党内的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堵住制度漏洞,让腐蚀党员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彰显纲纪威慑力,是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让制度不沦为纸老虎、稻草人,不成为摆设,管党治党方能在落地有声中展示制度刚性,树立制度威信。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扎紧制度笼子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参考答案】①扎紧制度笼子能够推进制度建设、堵住制度漏洞,展示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制度刚性。
②扎紧制度笼子有利于制度治党,建立健全解决党自身问题的长效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③扎紧制度笼子能够真正的发挥制度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漫画《桥》形象地说明了为人民服务从来都不是虚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始终都没有离开“人民”这个核心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让老百姓只跑一次腿”,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事;还是建立起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帮助8 千多万人稳定脱贫;抑或是不少地方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网格化管理、订单式服务,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这些宏观层面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制度优势,也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实打实的民生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初心的必然路径。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优化释放的红利才能给每个人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使然,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安排,释放红利”的依据。
【参考答案】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对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漫画《转化》说明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资源,这些资源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得到创造性传承和发展,能够在新时代释放出巨大的治理效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成熟,要根植于本国历史的土壤,这不仅是遵循“历史的惯性”,更是政治的智慧。每个文明都有自己内在的肌理,强行打乱只会造成血脉闭塞、身体萎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和深刻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生长于中国社会土壤,形成于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是植根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丰富起来的,不仅保障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人类社会发展增添更多色调、更多范式、更多选择。
【问题思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漫画《吃饭》形象地说明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能急于求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制度事关根本,关乎长远。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议题,正是这一判断的鲜明写照。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固步自封。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 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现。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顺利达成,需要步步为营、扎实推进、逐一落实的稳劲,更需要坚定不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韧劲。
【问题思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固步自封。”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
②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完成,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因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不能盲目自满、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