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清政府对俄国产生了很大的幻想,主张一意联络俄人,牵制其他列强。俄国趁机向清政府索取报酬。1895 年的冬天,俄国就以还辽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给予俄国舰艇到胶州湾过冬的权力,随后德、法、英、日等国纷纷效仿。这反映了清政府 ( )
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已经具备了近代外交观念
C.对列强侵略本质缺乏清醒认识
D.以夷制夷的战略成效显著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三国干涉还辽后,清政府对俄国产生了很大的幻想”“俄国趁机向清政府索取报酬”“迫使清政府给予俄国舰艇到胶州湾过冬的权力”“德、法、英、日等国纷纷效仿”等可知,三国干涉还辽后,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错误地主张联俄,被俄国利用,引发其他列强效仿,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故C 项正确。此时清政府尚无正式的近代外交机构,也未形成近代外交观念,B 项错误。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以夷制夷战略没有发挥显著效果,D 项错误。
【例2】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导致旧乡绅人心浮动,“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新政过程中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方式的改变,培养了大批对腐朽清政府不满的青年。这表明 ( )
A.清末的反清起义引发改朝换代
B.清政府拒绝改革引发辛亥革命
C.清末教育改革加速革命的到来
D.废除科举使清朝完成教育转型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考生分析新材料并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考查考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材料表明,清末立足于自救的新政,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接受新思想的留学生、新军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C 项正确。改朝换代为古代史中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的过程,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非改朝换代,A 项说法错误。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主导进行的改革,B 项史实错误。D 项“完成”说法过于绝对,当时教育改革刚刚起步,D 项错误。
【例3】按照中国的传统王朝观,中国的统治者把中华帝国视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此方案 ( )
A.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用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
C.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强烈要求进行维新变法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资政新篇》,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第一次真正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资政新篇》,故C 项正确。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因此A 项错误。用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B 项错误。要求进行维新变法是维新派的主张,故D 项错误。
【例4】地方大员张人骏认为,新政一则增加财政开支,可能加重百姓负担,二则有些措施,比如编练新军、选派留学生等对朝廷未必有利,这些接受西化的新群体可能抛弃传统的封建论道德,更易受民主、自由、排满思潮的影响而投入革命的阵营。这说明清末新政 ( )
A.启动了早期的政治现代化
B.使清朝统治基础发生动摇
C.不能带来任何的社会进步
D.由政府主导违背历史潮流
【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清末新政,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历史素养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政府派遣的出国留学生后来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发起者和宣传者,而革命正是由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首先发动的,他们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故B 项正确。维新变法开启政治现代化的历程,A 项不符合史实;C 项“不会带来任何的社会进步”表述不符合史实;清末新政是政府主导、顺应潮流的现代化运动,故D 项错误。
【例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等。最高法院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该规定( )
A.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C.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度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材料“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等。最高法院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C 项正确;A,B,D 与材料无关,排除。
【教材链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岳麓书社版必修一第62 页。
【例6】1902 年到1912 年,孙中山盛赞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并自称“洪秀全第二”。1912 年之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孙中山极少提及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清末新政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B.十月革命影响了孙中山的思想
C.推翻清政府的目标已经得到实现
D.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受洪秀全影响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素养。
【选项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洪秀全的态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因为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宣扬反清思想的目标已实现,所以答案选C。A,B 与材料“1912 年”不符,D 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例7】(25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然而对绝大多数代表来说,制宪会议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体制。事实上,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并不真正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权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是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 年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可以说,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是这部宪法的核心。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施的是总统制。总统为最高行政长官,政府各部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斯时并无“总理”一职。《临时约法》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临时约法》规范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帅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约法涉及内阁权限的规定主要有两条:(一)“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二)“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并说明原因。(11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定宪法应当注意的问题。(6 分)
【答案】
(1)核心目的: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权力的联邦政府。(3 分)
原因:美国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建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独立后的邦联体制弊端严重;历史上的专制教训;保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8 分,任答4 点即可)
(2)缺陷:因人设法;规定了总统的最高权力,但没有确定最高行政中枢机构;规定的责任内阁制不完备;内阁对总统权力限制有限。(8 分)
(3)集思广益,考虑周全;权力制衡机制要完备;制度设计要考虑人性的弱点;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等。(6 分,任答3 点即可)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美国1787 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
(1)第一小问,核心目的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比如改邦联制为联邦制,实现一定程度中央集权,但又有效地制衡和监督政府。第二小问,原因需要结合美国建立的背景,即美国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不愿再次被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奴役;结合美国独立于1776 年,在1787 年才制定宪法可知,这是因为发现了原来的邦联制存在严重问题;还可从启蒙思想、历史教训等角度考虑。
(2)根据材料“其要害在于改制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规定了总统的最高权力,但没有确定最高行政中枢机构;规定的责任内阁制不完备;内阁总理对于总统权力限制有限。
(3)回答要注意的问题,可从美国、中华民国的宪法存在的问题中总结。美国1787 年宪法之所以成为美国迅速发展的保障,是因为设计了较为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考虑了人性的弱点。而且1787 年宪法是因为美国在独立之初确立的邦联制出现了严重弊端,由此召开制宪会议,1787 年5 月25 日至9 月17 日在费城举行,经过了近四个月的激烈讨论和争论,最终通过了1787 年宪法。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为时间仓促,考虑不周,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1】1926 年7 月9 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于1928 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北伐战争旨在 ( )
A.围剿红军以打击共产党
B.打倒军阀推翻北洋政府
C.国共合作以建立共和国
D.击败张作霖实现统一
【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北伐战争,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 项正确;A,C,D 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例2】1948 年2 月,刘伯承指出:“蒋介石是基督教徒,是要死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这个形象的比喻是指陇海铁路与平汉、津浦铁路的交叉点郑州、徐州,预言国民党军的主力要在这些地方被歼灭。这样的战略态势 ( )
A.揭开了平津战役的序幕
B.出现在辽沈战役结束后
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历史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选项分析】平津战役的战场范围与材料不符,故A 项错误;辽沈战役在东北战场,与材料不符,故B 项错误;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为我军进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重要战略基地奠定基础,故C 项正确;1948 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到来,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 项错误。
【例3】毛泽东曾说“全国革命是向前发展的,这小块红色政权之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的要做总政权取得的许多力量中间之一个力量”。毛泽东此时认为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是革命胜利的保障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已经形成
C.根据地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已成为指导思想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许多力量中间之一个力量”可知,当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因此革命根据地仅仅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共领导,因此A 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还没形成,因此D 项错误。
【例4】1945 年,《大公报》将“毛泽东翩然到渝”与“抗战胜利”“中苏定约,结为盟好”并列为国家的喜事。毛泽东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这表明重庆谈判 ( )
A.使美国的调停活动取得重大进展
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使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答案】D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意义,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素养。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可知,中共积极促成谈判,为中共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故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调停,而且美国的调停最后失败,故A 项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实力,故B 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例5】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这一决定使充当先锋的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通过运动,唤起了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这表明当时 ( )
A.国民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B.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基于高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要求,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侧重于时空观念下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考查。
【选项分析】由题材料“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可知,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无条件转让给日本,直接引发了1919 年的五四运动,使“充当先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唤起了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表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故A 项正确;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随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C,D 项错误。
【例6】1919 年5 月4 日到6 月3 日,是五四运动的第一个阶段,运动以北京为中心,以青年学生为主力。6 月3 日以后,五四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学生变为工人阶级。这一转变 ( )
A.使得五四爱国目标完全实现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
D.实现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运动以北京为中心,以青年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学生变为工人阶级”等可知,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后期以工人阶级为主力,这种转变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 项正确。完全实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 项错误。五四时期工人阶级的崛起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C 项错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京,并未南移,D 项错误。
【例1】下表是日本侵华大事年表
该表反映了 ( )
A.民族矛盾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日本乘国共两党内战之机发动侵略
C.中国坚持14 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D.中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因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日本侵华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从表格可以看出,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1937 年最终形成,因此A 项正确。表格中没有反映国共两党内战,因此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说法正确,但是和材料关系不大,排除。材料未反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中共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排除D 项。
【例2】1936 年12 月12 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要求南京明令罢免蒋介石,并交人民审判”;12 月19 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有条件地释蒋”。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 (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改变
B.国共十年内战对峙局面结束
C.中共向成熟和理性方向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破产
【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西安事变,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材料所述突出了中共对解决西安事变的态度变化,从阶级立场出发变为从民族利益出发,反映出中共在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政策调整,体现了中共走向成熟,C 项正确;A 项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不是西安事变后;B 项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与设问关系不大;D 项是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的影响,均排除。
【例3】抗战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各军中就有许多朝鲜、满、蒙古、鄂温克、达幹尔鄂伦春、赫哲等族将士,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他们携起手来,把枪口共同对准日本侵略者。材料反映了 ( )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B.少数民族没有参加正面抗战
C.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民族平等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选项分析】抗战期间各族人民以民族独立和国家完整为重,以民族团结取代民族歧视和分裂,使各民族间凝聚力得到提升,A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少数民族是否参加正面抗战,B 项排除;民族团结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不是根本保证,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例4】七七事变后,各高校陆续内迁。在抗战进入最艰难时候,一些大学生为了生存去中学任职,一些教授摆摊变卖财产以维持生计……这些情况反映到国民政府后,教育部从仅有的财政里拿出了一部分钱补助困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但是处在困境中教师却拒绝救济。这反映了 ( )
A.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B.广大师生的民族精神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D.抗战进入了关键时期
【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抗战时期高校师生的民族精神,考查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选项分析】由材料“教育部从仅有的财政里拿出了一部分钱补助困境中的教师”可知,政府重视教育,但是材料强调的是师生拒绝救济,这反映了在国家困难之际,广大师生的民族精神,故答案选B 项,排除A 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日本全面侵华,故排除C 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抗日战争进入了关键时期,故排除D 项。
【例5】1938 年7 月,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和组织动员活动,提出“不让日本侵略中国寸土”“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等口号。这表明敌后抗日根据地( )
A.重视农村抗战文化建设
B.推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
C.巩固国共两党合作局面
D.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热情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用,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素养。
【选项分析】根据材料“不让日本侵略中国寸土”“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等信息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视农村抗战文化建设,故选A 项。材料未涉及抗日民主政权,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农民生产热情,排除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