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明增
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政治理想。无论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还是“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企望,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祈愿,还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向往,无数中华先民对殷实生活的呼唤响彻了历史长空。
历朝历代生活在剥削社会的劳苦大众,望眼欲穿的“家室富足”只能是精神上的呼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劳苦大众才能彻底告别少数人“酒肉臭”与多数人“冻死骨”的悲惨境遇。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张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到“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的庄严宣示,“人民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穷的引领旗帜、冲锋旗帜和制胜旗帜。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人民至上”的深刻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六盘山区到秦巴山区,从武陵山区到乌蒙山区,从大别山区到太行山区……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足迹踏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山山水水。中国共产党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民政党。一座座大山,蕴藏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这些山,既是共产党人脚下的根、胸中的魂,也是必须攻克的一座座贫困堡垒。大山里的质朴人民养育了一个政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让大山里的父老乡亲告别世世代代的贫瘠、贫困和贫穷。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脱贫攻坚的民生情怀和民本宗旨。
实践是思想之母,脱贫是智慧之源。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面对高山阻断、大河阻隔、贫瘠阻碍,中国共产党人何以敲响了脱贫攻坚的惊天战鼓?何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脱贫奇迹?正是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事实充分说明,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愫,澎湃和引领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旋律、使命的征程,凝聚和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向贫困宣战的磐石信念和牺牲奉献。
“将军奋勇,三军用命。”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乃是在“人民至上”这面旗帜引领下的全党行动、先锋担当。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主动请缨回到家乡,毅然投身百色脱贫攻坚第一线,30岁的花样年华永远定格在脱贫路上。退伍老兵王新法千里扶贫、魂归大山。他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主义更值得信仰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290多万扶贫干部奔赴战场,带领群众实干脱贫;700多名扶贫勇士献身一线,用生命兑现党旗下的誓言。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的豪迈誓言,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夺取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冲锋号角和制胜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