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杨子 网络部 汪芳
2020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10月14日,《中国火炬》杂志社记者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来到沙洲村,实地探访“半条被子”见证的初心使命,了解当地关工委和五老在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中所发挥的作用。
经过长长的隧道、蜿蜒的盘山路,绕过碧青的山岭,穿过潮湿的林雾,在秋季微寒的霏霏细雨中,《中国火炬》杂志社记者来到了沙洲瑶族村。村文化广场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展示三位女红军战士向徐解秀赠送半条被子场景的雕塑。在雕像旁,记者见到了徐解秀老人的长孙,沙洲村老支书、村关工委主任朱分永。
“习总书记当时就站在这个位置跟乡亲们讲话。那一天正下雨,习总书记一下车雨就停了,天上还出了两条彩虹。”回忆起习总书记到来的那一天,朱分永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穿过古老的村居,走过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朱分永带着记者来到了他家祖屋、徐解秀老人故居、“半条被子”故事发生的地方。
徐解秀的孙子朱分永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
村文化广场上的半条被子纪念雕塑
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是陈列馆的讲解员
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学生们阳光向上
“当时群众都不知道红军是怎样的队伍,村里的乡亲们很多都逃到山上去了。我奶奶裹了小脚,我父亲那时也只有一岁多,就留在了家中。”徐解秀家的小房子,四五个人站在里面就已很拥挤。“红军来到村里,都不进屋,就在村里的街道上休整。我奶奶觉得他们跟其他当兵的完全不一样,就让他们进屋喝点热水。几位红军女战士进到家里,就帮我奶奶烧水打扫。我奶奶说不管怎样也要留她们在家。”记者看到,屋里唯一的一张床边上还留着雕花床围木板的断茬。“为了让三位女红军都住下,我奶奶把她陪嫁的雕花床都拆了。”要知道在当年,这张雕花床可能是徐解秀一辈子最值钱的东西了。“我奶奶跟三位女红军的感情是情同姐妹。”朱分永感叹。
“她们离开的时候,一定要把被子留下,那时我家床上盖的只有棉絮和蓑衣。奶奶知道她们还要走远路,说什么也不肯收。一位短头发的女红军就向我奶奶借来一把剪子,把棉被一剪两半,三人一同把半条被子送给了我奶奶。”“后来我奶奶年纪大了,还经常挪着小脚,搬着小凳子,到村口桥边去等三位女红军回来。”通过朱分永的讲述,记者似乎也看到了瘦小的徐解秀老人站在桥边,望向远方的目光中都是对红军亲人的期盼。
“我奶奶直到去世时还一直跟家里人说,要记着红军啊,共产党是好人,一定要跟着共产党啊。”朱家后辈们没有忘记徐解秀老人的叮嘱,徐解秀老人的后人中,有11 名共产党员,有5 人参军保家卫国。“听党话,跟党走”成了她家代代相传的家训。
“我现在做关工委工作,要把‘半条被子’故事讲给更多的孩子听。只要学校需要,我就去讲,一定要让这个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孩子们都‘听党话、跟党走’。”朱分永说得认真而坚定。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我们陈列馆就接待了上万名参观者。”1988年出生的朱淑芳是个热情开朗的妹子,她是徐解秀老人的曾孙女,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的一名讲解员。
“我们陈列馆门口挂的第一块牌子就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自打去年挂牌之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孩子们来参观。”记者问朱淑芳,每天高强度的讲解工作会不会透支自己在讲解时所投入的感情。朱淑芳思索了一下,回答说:“不会的,我的每一次讲解都带着真情实感,因为我从小就听家里的长辈给我讲‘半条被子’的故事,讲红军的故事。陈列馆里的每一件陈设都会让我想起那些已经故去的亲人。这些都会让我在工作时更加投入,是我情感不竭的动力。”
离开陈列馆,记者又来到了习总书记到过的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这所学校就在沙洲村旁边,附近几个村的小学生都在这里学习,据学校老师介绍,这里的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阿姨好!”“老师好!”一进学校,刚结束午餐正在打扫卫生的孩子们就像林间自由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围拢上来。“阿姨,这是什么?”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记者手中的拍摄工具,脸上满都是灿烂的笑容。原本阴沉的天空,仿佛都因为孩子们的笑容而变得晴朗起来。
断肠取义陈树湘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一张借据的承诺”陈列馆
“我听说大家跟习总书记分享了长征故事,你们谁会讲长征故事,举手让阿姨看一看。”听到记者这句话,围拢过来的孩子们都高高举起了小手,一脸自豪。“只有他给习爷爷讲了个完整的故事。”一个高高的男孩子被同伴们推到了记者面前,还有点不好意思。“阿姨,我们都知道‘半条被子’的故事。”“阿姨,我会讲两个长征故事呢。”“我会讲‘红军鞋’的故事!”“我会讲‘半碗青稞面’!”“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红军长征的故事。”
说起自己的红色故事储备,孩子们都自信大方。
“注重红色教育,给孩子们讲长征故事是我们这所学校的特色。”校长朱细芳是1987年出生的,她来到这所学校已经3年了。“我们这里虽然是边远山村,但我们学校的孩子个个阳光向上,这与我们开展红色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会讲长征故事的思政老师,我们还带孩子们去‘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现场学习,请五老来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知道红军战士的英勇,就不会畏惧自己遇到的困难,面对生活境遇就不会有自卑的心理。”说起自己的学生们,朱细芳很骄傲。
“同学们,习爷爷把你们比喻成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树苗’,你们觉得要怎么做,‘小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呀?”听到记者这个问题,孩子们都开始认真思考,很快就纷纷举手,开启了抢答模式:“要好好学习!”“要锻炼身体!”“要不怕困难!”“要有品德!”
连绵的阴雨根本遮挡不住孩子们散发出的阳光活力,记者的“正能量电池”也被充满了。
连续一周的走基层采访,记者深深感受到,在湖南这片血与火铸就的红色热土之上,见证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又何止“半条被子”!
仅在汝城县范围内,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所到之地,就有“一张借据”“两个红薯”“一支藤碗”“一块山楂片”等广泛流传的红色故事。汝城县五老徐宝来退休前是县史志办副主任。他全程参与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的资料收集和建馆、讲解员培训工作,馆里八成以上的实物展品都是他参与寻找搜集的。谈起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徐宝来深有感触:“1934年,8.6 万多红军将士进入汝城,前后19天打响20余次战斗,伤亡9700人,取得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胜利。军民一心,一切为民,这是我们的初心,是我们胜利的保证。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我们如果不去挖掘留存,今后用什么来教育下一代?”
“我们浏阳市每平方公里就有4 位烈士,出了30 多位将军,10 多个乡镇都有烈士纪念塔。我们的孩子每天爱看的却都是国外的动画片,怎么样的教育形式能让孩子们有兴趣、看得懂、好接受,这是我们急需答案的问题。”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委老干部局局长胡国平提出了他的思考。
“习总书记多次提到的‘断肠取义’的陈树湘就是我们长沙县福临镇人。2019年顾秀莲主任给我们陈树湘红军小学授了牌,我们必须擦亮红色教育的牌子。”陈树湘红军小学校长、校关工委主任黄武对记者说。
在被习总书记点赞过思政课教学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关工委副主任、“红烛”工作室银龄志工、岳麓区青少年德育讲师李透忠手拍自己肩头对记者说:“要用厚重的红色历史来教育孩子,我们虽然老了,但总感觉自己的肩上有千斤重担。”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记者所到之处,每个关工委、每个五老都在为挖掘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而不断思索着、努力着、实践着。
“疫情期间,老师结合新闻热点,在班级微信群、QQ 群中即时评论,将思政课的课堂搬到了网上,时效性强,互动性好。我觉得这样的形式很及时、很有针对性。”“我觉得‘移动思政课堂’的形式就很好,没有照本宣科、连篇累牍,而是让我们在真实的地点看到真实的实物,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产生真实的感受。”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参加座谈的在校研究生们向记者描述了他们所认同的思政课形式。
“随时随地讲”也是湖南大学“红烛”工作室的银龄志工们一直践行的宣讲形势。在校园里,他们结合岳麓书院的千年历史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到讲解介绍中,不仅刚入校的学生喜欢听,家长和游客也总是被吸引,围拢在他们身边,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我们最多的时候两天讲了八场。社区基层点单,我们按需讲课,经常是地铁公交加‘摩的’才能到达宣讲地,把红色宣讲送到最基层。”“我们脚下的土地是一个巨大的‘红色基因库’,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烛”工作室的银龄志工、老教师范并恕、鄢益之对记者说。
“何其有幸,能与陈树湘先生在杨馆长的引导下相见。断肠报国、绝对忠诚。我感于革命的热血,我泣于革命的奋勇!作为学生,我聆听了、感动了、思考了。虽生于和平年代,亦不可不思忧,在国际形势动荡之下,仍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长沙市周南中学的一位学生听完陈树湘烈士事迹宣讲后写下的文字。
孩子提到的“杨馆长”就是长沙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员杨义。“我要讲谁的故事,一定会去到他曾去过的地方,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去面对、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回答他所面临的问题。”杨义一直致力于创造一种沉浸式、有真实感的宣讲方式,把英雄带到听众面前。不仅是孩子们,听他讲过课的党员干部也表示:“听杨老师的课,经常热泪涟涟,受震撼、受教育。” 谈起对青少年群体的宣讲经验,杨义对记者说:“要尊重孩子们的理解力、共情力,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这在对青少年的宣讲教育中是很重要的。”
记者手记:
“要记得红军,要跟着共产党啊。”这是“半条被子”故事的主人公徐解秀在弥留之际留给后代最后的话。在湖南这片红色热土上,一直记住这句话,一直践行这句话的,不只是徐解秀的后人。岳麓区的五老宣讲员们,地铁公交加摩的,把精彩的红色故事送到最偏远的社区;长沙县的五老志愿者,自建纪念馆,从烈士故事讲民族大义;汝城县的关工委,建设红色展馆,把红军的故事留下来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