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全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传记是文学系列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是纪实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记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热点,体现在“三多”:作者多、作品多、读者多。传记兴盛,是当前非虚构创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新时期以来,科学家传记一直大受热捧。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传记,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滋养》,讲述的便是《哥德巴赫猜想》这篇作品对于我个人的重要影响。
从1992年开始,我陆续参与了多部科学家传记作品的采访和撰写工作,出版了《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居里夫人的女儿伊琳娜·居里的故事》《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故事》。前不久,我又刚刚完成被人们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已故核物理学家于敏的传记。我还参与主编或策划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青少年时代”丛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传记丛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丛书。结合我本人的创作体会,以及对于科学家传记粗浅的研究,略谈几点看法。
科学家传记就是注重叙述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作品,具有传记的一般性价值和作用,包括认识价值、励志作用、教育价值、审美意义、启示警示意义、指导人生的哲学价值和史志文献价值等。
传记的主人公大多为伟人名人、精英楷模、英雄榜样等。这些人物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教育、励志等方面的价值。科学家作为正面人物、科学楷模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榜样,必然具有更为突出的教育和励志价值。
科学家的人生经历、科研经历,同时又具有特殊的价值。科学家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和科学性。因为真实,所以更加动人和更具感染力;因为科学,所以通常都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能够带给读者比较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帮助读者解决自身知识谱系中的一些盲区、误区和缺憾,因此,科学家传记的科学价值不可低估。同时,科学家传记的传主身上所具有的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等科学精神或科学家精神,也是值得人们尊崇的。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具有特殊的感召力及影响力。国际上,像《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传》等科学家传记都具有很广泛的影响。
科学家传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价值。1978年,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传记,呼唤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的春天,激发起了全社会重视知识重视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0世纪50-60年代,一批优秀科学家拼搏奉献为国效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这批科学家身上所闪耀的精神成为了一个日后被描写不辍的重要对象。这批老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拼搏奋斗、奉献牺牲的精神,至今仍具有激励鼓舞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科技进步。科技救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是一个多世纪的召唤。因此,从“五四”时代开启的科学精神,理应成为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认识,大家对于科学技术高度认同,科学家的梦想、科技强大的梦想一直是中国人心中萦绕盘桓的一个潜在的集体意识。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过当科学家的梦想。应该说对于科学的高度重视,在中国是有着深厚的基础的。同样,对于科学家传记,人们亦有着高度的期待。这也是为何科学家传记长写长新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的高新科学技术前沿包括芯片等尖端技术遇到了严重的瓶颈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高科技上“卡脖子”,对我国进行高新科技的全面封锁。这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亦即如何破解高新科技领域的缺憾。那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用钱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必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势之下,科学技术再次被提高到了关乎国家命脉、国运前途的高度,科学家理应受到高度的礼赞,理应为全社会所尊敬和弘扬,因此,科学家传记有可能会再次迎来一次黄金期。
科学家的一生与众不同。他们都拥有两种人生历程:一是生命生活历程,一是科学人生,也就是从事科研学术的历程。由此,叙述科学家的生平轨迹就有两条路径:一是侧重于记述其科学人生即科学家在科研方面的历程、在科研上作出的贡献以及产生的影响等;一是注重对科学家生活经历的叙写,凸显其作为一位常人所经历的一切。前者强调科学严谨准确,后者强调生动形象感人。
每位科学家都拥有三个世界:一是现实的生活世界,二是科学世界,三是精神世界。因此,科学家传记区别于其他人物传记,首先体现在其写作对象、主题立意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的独特性。
科学家独特的品格与人格,亦即科学家的精神魅力,首先是一种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敢讲真话,敢于质疑,敢于发问。譬如熊育群的《钟南山:苍生在上》一书,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即将蔓延扩散之际,钟南山院士当场发出了尖锐的质问:“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病例?究竟有没有医护人员感染?”这种质问的结果是直接揭开了新冠肺炎存在着“人传人”的真相。这本传记主要围绕钟南山2003年参与指导抗击非典和2020年指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两件大事,描述了这位院士在其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值得记录描写的点点滴滴:诸如他乘坐高铁、疲惫不堪地靠在餐车的硬座上休息的场景;他含泪接受采访,鼓励英雄的武汉人民,等等。
科学家品格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的主线。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因此科学家传记中的爱国主义、报国之志的主题尤为凸显。在大批科学家身上,我们都能看到鲜明的家国情怀、科学初心与使命担当。无论是袁隆平的传记,还是其他科技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传记,无论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传记,还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传记,都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种强烈的爱国热忱。
科学家们理想信念坚定,追新创新、逐梦奋斗、自立自强、奉献牺牲、专心致志、执着不渝、终生毕一事的品格操守,所有这一切都是独特的,都是其丰富广阔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
科学家的贡献常常能够影响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进程,特别是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历程,而科技又将极大地影响生产力,影响社会发展。譬如袁隆平致力于研究的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亩产,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他的事业备受瞩目,他的成就令人仰止。譬如中国原子弹的杰出贡献者彭桓武、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中国氢弹卓越贡献者于敏等,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涉及到国防安全、国家安全,也涉及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脉,因此,这些科学家的经历,他们所完成的事业往往也会成为国家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故事必然亦将载入国家记忆的史册。钟南山等人在抗击新冠肺炎和抗击非典疫情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也是如此。
第一个问题是虚构化和小说化。这也是目前传记文学创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有些传记文学存在着过度想象、凭空想象亦即虚构的问题。有些传记甚至明确标注为传记小说。这种杂交文体或跨界写作的作品当然可以有,就像电视剧可以编造或杜撰历史人物的故事一样。但严格来说,这些作品亦如历史演义一样,是地道的小说,而不应被归入非虚构类文体传记文学之内。传记的生命线和底线就在于真实性,在于其体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
其次,有些传记有“为尊者讳”之嫌,只写“过五关斩六将”不写“走麦城”,基本上不写传主的失误、缺点或不足。按说,传记属于历史书写,秉持史家春秋笔法,“不讳善、不隐恶、不虚美”,追求全面真实是基本的要求,但是,多数传记很少写到人物的缺点、不足、遗憾。这样的传记起码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传记文学的这一发展趋向,尤其值得文学界和作家们引以为惕。作为史志的传记,应求真务实,正本清源,告诉世人准确的史实,提供可留存后世作为信史的可靠资料。
当下,科学家传记聚焦瞄准的还大多是那些在重要领域已获得殊荣、受到表彰的著名科学家,而对于勤恳深耕、从事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的普通基层科学家,可能他们的故事也很精彩,但是却较少被关注到。譬如,数学家方面,陈景润、华罗庚、苏步青等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选择——当年便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现在,这些领域的科学家传记却相当匮乏。其次是老科学家的传记较多,年轻的、年富力强的科学家传记少见,尤其是正在承担重要科研任务或者已经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的传记较少。譬如,当屠呦呦获诺奖后,有关她的传记不断推出,而在此前人们对她却鲜为知晓。研究量子通信的潘建伟成就很大,至今却未看到一部完整的传记,当然,这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科学家本人没有立传的意愿。此外,当前看到的科学家传记多为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社会科学领域的则相对匮乏,包括文史哲社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少成绩卓越的科学家,但是他们的传记几乎杳渺未见。
近些年来,小说化、虚构化写作对传记的创作影响很大,尤其在科学家传记方面,有时存在着混淆虚构与真实的问题,如何克服这方面的缺陷?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边界,也就是虚构和想象的边界在哪里?都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对待。
在科学家传记的采写方面,要强调抢救历史式的发掘和采集。有些科学家已不在人世,或者已垂垂老矣,关于他们的传记应该及时组织创作,包括采集口述历史,要从师生、亲友、同事、记者等相关者身上,通过各个方面的挖掘来采集了解传主的科学人生,力求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现场采访,还原历史真实。这些第一手的科学家资料,弥足珍贵。笔者在撰写于敏传记时,就深感无法采访许多当年亲历氢弹研制的当事人的缺憾,因为这些人或者已故去,或者已年迈体衰无法接受采访。
书写记录科学家的科研人生,要兼顾国事、家事,兼顾科研生活与家庭生活,尤其要关注科学家的爱情婚姻家庭、子女教育、日常兴趣爱好等等,力求全方位、立体式地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科学家首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鲜活可感的人。这在科学家传记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