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伊始,由乐黛云、佛克马教授担任顾问,高旭东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与文化新视野”丛书十种由中华书局出版;十年之后,由杨慧林教授担任顾问、高旭东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基本范畴与经典文献”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如果说前者相对重视文化理论与学术前沿的话,那么后者更是侧重于比较文学学科的基础与本源。“比较文学基本范畴与经典文献”丛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的985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学术史上将首套研究比较文学基本范畴的丛书。丛书第一批共六种,分别为《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比较诗学》《东方之诗与他者之思——海外中国文学研究》及《原型研究》。目前除《原型研究》外,其余五种已经在2017年到2018年间付梓。这对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者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也是一般文学爱好者的福音。
影响研究是公认的比较文学学科最早出现和在各国之间传播最广的研究范式。范方俊教授《影响研究》对“影响研究”这一研究范式,依照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质作了上下两编的详细论述。上编集中于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缘起和理论发展的概述,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以词源学的研究立场出发为“影响”一词正名,并辅以大量实证资料,提出“影响”一词乃是古代星象学的一个术语,其词源为拉丁语并在流传中经历了数个世纪的流变,最终在柯勒律治和瓦莱里等英法文学大家的援用中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1范方俊:《影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9—43页。[FAN Fangjun,Yingxiang yanjiu (The Influence Research),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7,39—43.]第二章依照国别详细叙述了包括法德英及其他欧洲国家在内的比较文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及各国对于影响研究的关注和说明情况。在概述完各国对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后,第三章重点研究比较文学重要流派法国学派的形成及其对于影响研究的理论说明,指出法国学派虽然从历史科学角度切入使其影响研究具有相当鲜明的科学性特征,但是其将文学研究的科学性与文学的美学价值全然对立起来并且排斥美学分析的做法有悖于比较文学的真精神。随之,比较文学危机概念的提出使得比较文学研究开始转向,美国学派异军突起与法国学派产生理论分野。而第四章即论述了美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状况和其后美国学派的崛起及对法国学派影响研究范式的质疑,但也提出了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之间的争论并非是全然对立的,而后两大学派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也可作为其中的佐证。第五章概括了在理论上比较文学界对于影响研究的反思和归纳,进而提出的相对于传统影响研究的新见解。
在上编对影响研究的理论做了系统性的说明后,下编乃是对影响研究的类型与案例所做的典型分析,在法国学者梵·第根和美国学者威斯坦因对影响研究领域划分的基础上,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领域划分为“文体与风格”“题材典型与传说”“思想、情感与文学潮流”“源流与誉舆”“媒介”“接受”六大部分并选取摘录了典型案例进行比对分析。2同上,第114页。[Ibid.,114.]全书希冀能让读者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这一范式的历史产生和理论发展特点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可以此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借镜。
平行研究是美国学派批判法国学派后出现的可以与影响研究相提并论的研究方法,而世界文学则是当下比较文学的研究热点。高旭东教授与蒋永影博士合著的《平行研究·世界文学》对“平行研究”和“世界文学”这两个概念做了系统的概述和创意性的阐发。书的中间用“·”而没有使用“与”,表明二者是关系并不密切的独立单元,但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范畴都是无可争议的。全书第一单元从平行研究的基本范畴、其可比性和经典文献评析三章入手,第一章论述了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基本范畴,提出了影响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基本范畴带有其与生俱来的特性,而平行研究则是在深入研究和批判后导致的研究重心的转向,并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争论作了历史渊源的考据和事实的梳理。
在将平行研究概念的发生厘清后,提出了平行研究这一研究范式对于中西比较文学的疆界具有开拓性的价值,因为中西比较文学面对的更多的不是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而是没有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第二章聚焦于平行研究的可比性的界定,以归类原则以及设置问题的研究方法等使其不至于落于比附文学的陷阱,并提出了中西文学的平行研究要顾及巨大的文化差异,进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跨文化的平行研究中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和对话原则——以文化间互为主体、相互阐发的“对话原则”取代台湾学者提出来的单向度的“阐发研究”。3高旭东,蒋永影:《平行研究·世界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6—53页。[GAO Xudong,JIANG Yongying: Pingxing yanjiu (The Parallel Research),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7,46—53.]第三章则以对钱锺书的《诗可以怨》这篇平行研究的经典文章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评析。
本书第二单元的“世界文学”共分五章,前两章以歌德和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核心人物,将世界文学的提出及发展演变作了条分缕析的梳理。4同上,第87页。[Ibid.,8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世界文学是一个历史概念,而非各国文学简单的相加之和。第三章将“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等概念做了比较分析,5同上,第121页。[Ibid.,121.]第四章提出了翻译这一文学实践世界文学中的贡献,及其在世界文学的审美互动和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的第五章将达姆罗什的《后经典、超经典时代的世界文学》作为评析的文本个案,并且以拜伦在英语世界所受到的较低评价为例,认为当全世界都将拜伦当作高过浪漫主义时代其他英国诗人而只有英语世界却认为他低于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济慈的时候,英语世界就成为偏狭而非世界的了。
跨学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范畴被这套丛书重点关注。西方学者对跨学科的诸多领域都进行了详细地阐发,但却很少涉及东方或其他文化语境;因而中国的跨学科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却在一开始就将跨学科与跨文化一并加以考察的。高旭东教授的《跨学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最为全面系统的专著,在对跨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理论概述的基础上,以跨文化的视野对跨学科研究的各个分支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理论反省。
全书共为六章,第一章“文学与艺术”讨论了文学与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第二章“文学与人文”讨论了文学与哲学、历史、伦理学、心理学、神话学、人类学,第三章“文学与社会科学”讨论了文学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等。在一般概述中,透露着作者的独到见解,譬如作者认为“诗中有画”6高旭东:《跨学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0—35页。[GAO Xudong,Kuaxueke yanjiu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7,30—35.]暗含着中国诗歌将时间艺术空间化的特征,又如作者认为那些纯粹科学的心理学几乎与文学没有任何关系,而对文学发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不是流入美学就是流入伦理学。后面三章,是文学与科学技术、文学与生态环境、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生态环境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跨学科研究;而将文学与宗教放在后面,则是因为在有些文化中宗教与文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有的文化中文学与宗教则是并列关系。本书的特色是将严谨的学术概述、拓展性的理论创新和详实的资料相结合——书后附有按章节分类检索的中英文参考专著及文献,目的是在于使跨学科研究得以整体向前有所推进。
与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一样,比较诗学也是在美国学派兴起之后才成为比较文学的重要范畴。曾艳兵教授主编的《比较诗学:理论与实践》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对中外不同的比较诗学学者——从韦斯坦因、叶维廉到乐黛云、曹顺庆等人的理论建树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以期对比较诗学的理论进行完善。下编是比较诗学的实践,将比较诗学的优秀成果直接呈现出来,并辅以导读文字,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从而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比较诗学先辈一开始就不自觉地进入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例如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并强调“政治小说”概念,同时也倡导政治小说、翻译外国小说,因而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中国比较诗学的先行者。而王国维在1904年通过以叔本华之哲学思想关照分析《红楼梦》,也使他成为第一个系统取用西方理论评论《红楼梦》的学者。鲁迅在1908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更被认为是比较诗学的经典之论。其后朱光潜、钱钟书等人在比较诗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随着比较文学学科化进程加快,研究和教学更加规范和深入,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不但升温,研究领域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比较诗学的研究前景也会更为广阔。
汉学作为以异域文化视野对汉民族学问的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范畴也是可以的。陈倩副教授的《东方之诗与他者之思》是其多年研究汉学的潜心力作。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的层面归纳、评述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欧美日中国文学研究的各自传统与主要学派、其他地区的中国文学研究以及相关期刊与主要研究机构。第二部分以实例、分专题细剖中国文学研究的经典个案,涉及汉学家们对中国上古文献、汉赋唐诗、戏曲小说、现当代作品的代表性释读,从中了解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特色。第三部分将总结、反思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向,考察国内外关于中国文学的对话与互诠,探讨我们如何理性对待海外中国学。最后,本书将列出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帮助广大读者按图索骥、研读置评。
作者在结论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一是域外中国文学发展的新趋向,例如强调中国研究的专业化和纵深化,同时重视对中国原始经典的阐释。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而日益成为西方世界反思自身的参照物和精神资源。在对“海外汉学”的思考与论争层面,作者认为,海外汉学的研究要超越“中国中心主义”,一门成熟的学科,一个成熟的文明,应该懂得理性而宽容地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本书对于今后海外汉学的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
这套丛书虽然从比较文学基础的基本范畴切入,却能够站在时代的学术前沿对比较文学各基本范畴进行条分缕析的理论阐释,并且从实践层面辅以案例的分析,再加上附有相关的大量的资料与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述,不但是初学比较文学学科者的良师益友,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比较文学,也是不可或缺的阶梯。这是这套书的第一批,据悉将来能够用人民大学的“双一流”资金将这套书出齐——因为缺少形象学、主题学、文类学等比较文学基本范畴的“比较文学基本范畴”丛书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