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海燕
在经典名著《国史大纲》一书中,国学大师钱穆对读者提出了四项要求:“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这些话语,对我们今天的历史文化阅读仍有现实意义。遵循这四项要求阅读《徽州百祠》,我们将不仅看到一堆散落在皖南山区各个村落的历史建筑,而且可以经由这些建筑体会到早已融入其中的人心世情,乃至历经千年仍然活在我们深层意识之中的文化脉动。
《徽州百祠》的价值,在于它是为数不多的践行了工匠精神的徽州文化著作。众所周知,祠堂既是徽州建筑艺术的极佳典范,又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徽州百祠》全书收入117 个祠堂,涉及37 个姓氏,可想而知,对有关古徽州地区祠堂的历史、文化、哲学甚至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背景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以往不少以徽州文化为主题的图书,特别是试图兼顾资料性和可读性的图书,之所以没有引起应有的社会反响,恐怕很大程度上与作者对所涉对象调研不够深入、对有关知识背景挖掘不够细致有关。相比而言,《徽州百祠》之所以在同类著作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广受关注乃至好评,正是因为作者拿出了真正的工匠精神。2018 年,黄山市文化委将这个项目交给了长期从事文化旅游工作、注重徽州文化田野调查的陈琪,启动之初就表现出希望作者写出特色、深度挖掘、力求胜人一筹的强烈意图。陈琪受命之后,多方物色,组织了一支与徽州山水相亲相爱、对宗族祠堂知根知底、和乡风民俗相生相融的本土文化队伍,他们积极实地考察、辛勤撰写,终于完成了包括照片400 多张、速写7 张等材料的75 万字内容。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先生为本书所撰前言,徽学专家、南开大学教授卞利先生为本书所撰概述和总结,都对他们认真、深入而富有成果的劳动作出了极高评价。
《徽州百祠》的价值,也在于它留心乡邦文献,善于精挑细选,为徽学研究走向深入作出了很大贡献。例如,书中《歙县棠樾鲍氏敦本堂》一文之后附有《鲍氏五伦述》《嘉庆上谕三道碑》和《义田禁碑》等碑刻资料,对于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推动有关清代前期两淮盐商与徽州宗族制度、社会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百祠》的价值,还在于它紧紧围绕祠堂这一主线,旁涉诸多领域,以现代视野观照徽州文化,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之同情”。过去一些时期,由于某些观点存在乱扣帽子的现象,相当一部分读者对作为传统文化典型载体的徽州族规家训存在误解,认为它们完全属于糟粕。《徽州百祠》以众多祠堂所收实物、史料为论据,极力展示徽州族规家训的整体内容,有力地纠正了一般读者的片面印象,必定能够激发新时代读者对于古徽州文化“理解之同情”,从而使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人多一份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与敬意”。
《徽州百祠》以祠堂为切入点,把徽州文化中的宗族、民俗、建筑、人物与碑刻等各方面元素融为一体,图片精美,文字考究,既让我们随着书页的翻动享受了一次赏心悦目的视觉之旅,又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触参与了一场体系完备的文化盛会。我相信,越来越多的读者将通过《徽州百祠》而走进徽州的山水之间,爱上灿烂的徽州文化。
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2020年7月定价:8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