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定然以为笔者纯粹虚妄事实任意杜撰,换位思考,倘若我不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也会责怪作者信口开河异想天开。诚然,峭壁和小虾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岂能牵强附会混为一谈呢?且慢,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有你意想不到的生机盎然的生命景色,自有你体验不到的祥静融洽的生活乐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大地之文章。你不妨听完我这段真实描述,就如随我走进深山游览了一番,自会顿时释怀继而啧啧称奇。
我所在的县市地处胶东丘陵地带,素有“胶东屋脊”之誉。县城周围山连山,山套山,盘桓颠连,层层叠叠,犹如惊涛骇浪涌向溟濛的天际。因了这个缘故,写作之余,我时常闲云野鹤般进山游览。
那次,我沿着一条山溪走进大山深处。时值春末夏初,好久没下雨,溪水不旺,仿佛山中的女孩忸怩地陪我徜徉,走了一程,就隐入牛群般的岩石之间不见踪影。我顺着谷底陡仄崎岖的羊肠小道,几经攀缘,登上夔门样的巨大岩坎,来到一处山洼。举目仰望,但见主峰崚嶒嵯峨,其轮廓酷似一尊大佛,面朝南方,打坐诵经,祈祷上苍,庇护一方黎民安然无恙。从主峰延伸下来一条游龙样的小岭杠子,在山洼北侧骤然打住,形成一个岭结。在这岭结之上,原有一座古庙,因年久失修,早已圮废,唯存残垣断壁;现已重建,焕然一新,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景点。绕过庙宇,沿岭脊向上攀缘二里许,在主峰下面的岩石旮旯里找到了溪流的源头。细泉从石罅裂隙里悄然渗出,有的从长满苔藓的岩石上凝成圆润的水珠,愈聚愈大,滴落下来,叮咚有声,犹如冥冥之中有个老僧在打坐诵经敲击木鱼,记数着山中流逝的时光。一些碧绿的蕨类植物捷足先登,将泉巧妙地装饰。泉水积少成多,将前面的小石潭存储得满满的。清清泉水,滢滢泛光,如同硕大的露珠,掬之品尝,清醇可口,沁人心脾,此乃“大佛”精心酿造的琼浆玉液,常饮足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在山泉自清,出山水则浊。这话极富哲理,亦含深意。岂止是泉!
我是个环保主义者,尤爱生态文学,自然喜欢领略山中野趣。当下,我翻开水底一块石头,嗬,居然发现了几只小虾!蓦地,我想起了另一个趣事。我曾在另一座大山的草坡上见到一个山泉,当地人唯恐山泉被泥土淤死,就用石头将其砌成小井状,朝南一面留一豁口,泉水由此外溢。山泉下面是个缓坡,距山溪足有百步。泉流很细,只能润湿草坡而已,即便下大雨,也不会形成溪流。说来真是怪事,这个泉里竟然有两条小鱼!他们的身世委实令人匪夷所思。就拿眼前这个小石潭里的小虾来说吧,它们居住在这高高的狭小的山洼里,向南不出50 步,便是数丈高的峭壁,小虾岂能插翅飞上来?那么它们究竟从何处迁徙而来,莫非是龙卷风将它们带到这里?这确实是个自然之谜。
我离开小石潭,手扳岩棱,脚跐石缝,攀下一道一人多高的岩坎。岩坎宽丈余,向外探出,下临悠悠深渊,站在边缘向下望去,令人头晕目眩。就在岩坎外缘处,有一个三角形的石坑,深约一尺,水不盈盆,幸有细泉相连,不至于干涸。峭壁自上而下有一匹黑布样的水痕,不难想象,三伏酷暑,连下大雨,白练垂空,声如龙吟,谷震山响,好不壮观。我探视坑内,里面正有三只小虾,蜗居其间,自得其乐。我不由得怦然心动,在这生命的禁区,竟有这等奇观!刹那间,石峰肃穆,岁月凝固,历史定格,物我两忘,四大皆空,唯有小虾!继而俯瞰山下的庙宇,端详面前的景致,不由得浮想联翩,这三只小虾如同高深的智者,看破红尘,隐归山野。举一反三,我当即联想到山西的悬空寺和敦煌的莫高窟……正由于有这几只小虾,遂使这冷漠的峭壁弥漫、渗透着一股空灵飘逸、淳朴灵动的自然风韵,蕴涵着浓郁的宗教氛围和人文气息。
我坐在岩石上,心无旁骛,悠然自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唯有深山林莽,涧泉清溪,尤其这难得一见的峭壁虾趣。这些小虾委实高明,此处虽说远离人寰,况且地势凶险,然而生存环境绝对安全,无须任何防范;安度岁月,甘老林泉,可谓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真羡慕这些小虾,尽管清苦,倒也逍遥。潜心思索,其实这僻静之地最适宜心灵栖息。我注视小虾,灵魂好像融入高远的苍穹。这儿委实是一处山川灵秀,确能修身养性,臻于天人合一之化境:倘若心事纷乱,可极目苍穹,苍穹明净,心情也会敞亮;端详云之飘逸,欣赏云之悠然,心情自会感到轻灵,自会随之散淡。前路迷茫,大可不必忧愁,可俯视涧水蜿蜒,一路寻隙出山,自会深受启迪,犹如醍醐灌顶,心中自然开窍。涧水分外清澈,眼界也随之澄净,心灵自会觉得透明顺畅。人生在世都有抱负,都有憧憬,无不筹措,无不拼搏。然而,成功之前,总是默默无闻。人在茫茫宇宙中,微乎其微,如同江中之砂粒,即便辉煌,又能辉煌到哪里去!人生如梦,醒来之后,方知自己纯粹是历史的匆匆过客。日暮投宿,闻鸡起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尘仆仆,永无终了。如此这般,不必为蜗角虚荣而煞费苦心,不必为蝇头小利疲于奔命,该忙则忙,该闲当闲,随其自然,大有裨益。
凝视峭壁虾趣,庄周梦蝶之情油然而生,我恍若变成了一只小虾,与大山密不可分了。
我去乡下造访一位老友。车进幽谷,公路蜿蜒,峰回路转,天至傍晌,方才到达。
老友夫妇乍一见到我,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是的,我们毕竟20 年没见面了,阔别重逢,自然高兴得不行。人生苦短。倘若再过20 年,我们将临暮年,自会老态龙钟,如同经霜的树叶由绿变黄,最终飘落枝头。品茶之后,我直表心迹,一来消除思念之苦,二来游览山水,活动一下筋骨。我不是外人,你们用不着客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友欣然答应。
我信马由缰地沿着斗折蛇行的细径上山。好多斑斓的山花拥到路边欢迎我。沿途的松树都在向我行注目礼,有一些好像憨诚的山民,在险要之处伸手拽我。几只山雀定定地望着我,然后扑棱棱飞走,把我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大山。几经攀缘,爬上岭脊,放眼环顾,但见峰峦峥嵘,绵延起伏;深树含烟,密林吐雾;莽莽松林犹如一大片绿色的云彩;老友所处的小山村就像一叶扁舟漂浮在波峰浪谷之中。山脚处有一叠叠梯田,石堰弯弯曲曲,极富韵致,如同潮水留下的道道吻痕。村边几棵高大的楸树上有许多喜鹊窝和斑鸠窝,组成了鸟儿的空中村寨。我觉得这里的山水很美,是心灵栖居的理想之地。久住喧嚣的闹市,竟与这灵秀的僻静山野大为疏远了,这有悖于人类的天性。大山仿佛一位古道热肠的村老,邀请我看这看那。我迷恋旖旎的山中风光,委实有些“乐不思蜀”。我索性不走了,决定在此寄居一宿,以便充分体验夜宿山中的感受。这正中老友夫妇之下怀,自然竭诚款待。
由于山峦遮掩,加之暮霭弥漫,天黑得就早一些。一些厚重的积雨云从山那边冒出来,好像一群硕大无朋的鲸鱼在山谷上空漫游。明媚如画的灵山秀水一时显得阴沉而抑郁。
暮色渐酽。百鸟投林,竞相唱晚,杂乱无章。它们如同一伙诗人相聚林泉,张扬个性,各自抑扬顿挫,吟咏得意之作。侧耳细听,确实才华横溢,令人荡气回肠,心悦诚服。
老友告诉我,这几年山林长起来了,好多鸟儿慕名而来,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大山容光焕发,生机盎然。对此,我大为赞叹。
夜幕降临,鸟儿们意兴阑珊,归巢入眠。山中万籁俱寂,如同远古洪荒时代。
晚饭后,我和老友正在闲聊,突然从东山传来几声鸟啼。我问老友,这是什么鸟在叫?老友说此乃一种候鸟,不知它的“尊姓大名”。白天时常听见它在林中啼啭,晚上却绝不吱声,现在叫唤,确属怪异。我们又聊了一会儿。老友深知我爬山劳累,催我早早休息。
我被安排在东面的房间。东山墙上有一个老大的窗户,凭窗望去,山峦和松林尽收眼底。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到了陌生地方,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夜已深了,静得出奇。外面一缕风丝儿也没有,窗前柳树的叶子纹丝不动。凝滞的空气中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好像冥冥中有成千上万的蝙蝠在翩翩起舞。那只鸟儿又叫了几声。它的发声有四个音节,听那韵调,分明是在呼唤:“你在哪啊,你在哪啊?”声儿急切,饱含哀怨。隔上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几声。我顿生悲悯之情,同情这只可怜的鸟儿,屏息敛气,侧耳聆听,渴盼听到远处有鸟儿应答。嗬,我听到了,在西面的鹁鸪崖!再听,不像应答,而是回声。我好不沮丧。
约莫子夜时分,开始下雨了。雨点儿潲在窗玻璃上,沙沙作响。外面窸窣有声,好像有数不胜数的小动物跑过山谷,奔向远方。雨声渐大,屋檐滴水了。雨点从树叶上滴落。黑暗中就像有个怨妇在低声抽泣。
过阵子,那只鸟儿又在呼唤:“你在哪啊,你在哪啊?”声儿愈发凄厉,愈发急切,愈发频繁了。这叫声如同一把小锤,敲击着我的心弦,使我难以平静。我暗自揣摩,听声音,这是只雌鸟。莫非它的孩子让蛇或獾之类的野物祸害了,它在为孩子们的夭折而悲啼?不对呀,倘若如此,雄鸟决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自会举家哀号。莫非它的丈夫外出猎食遇到不测没有回去?当真这样,它将如何拉扯一窝孩子?蓦地,我联想到另一件事,数年前我与朋友爬山,见一位牧羊人张网捉到一只绶带鸟。绶带鸟极为罕见,甚是靓丽,身披五彩羽毛,尾拖两根长翎。它本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山的荣耀,想不到“红颜多薄命”,竟然中人圈套。朋友唯恐绶带鸟遭到不测,花钱将其买下,带回家作为宠物养着,谁曾想绶带鸟生性刚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出两天绝食而亡。莫非这只鸟儿的丈夫也有如此下场?如若不然,这只鸟儿何故这般凄切地呼唤?我一下子联想到《庄子》中的《秋水》。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见鱼儿悠然自得,便知鱼儿之乐。恰好相反,我却在这个雨夜寄居山中,听到鸟儿的叫声,便知鸟儿之悲。倘若我像公冶长那样会鸟语就好了,自会好言安慰它,帮助它。假如我是它的同类该有多好,必定帮它排忧解难。然而,这一切我都无法做到,只能为它暗暗祈祷,但愿雄鸟安然无恙早早归来。我在这焦灼之际,眼前突然出现了幻觉:山上熠熠生辉。所有的鸟儿都在齐声呼唤,这回声崖传谷应,一波一波地向外辐射:“你在哪啊,你在哪啊,你在哪啊,你在哪啊……”俄顷,就见一只鸟儿朝东山飞来……幻觉消失。那只鸟儿仍在悲啼。
凌晨时分,这只鸟儿又叫了几次,情绪明显有些低落,声音也有些沙哑。但它没有放弃,仍在执着地呼唤。它在啼血!
这一夜,我依旧失眠,毫无困意地陪这只可怜的鸟儿度过了一个难熬之夜,充分体验到雨夜乌悲啼的个中况味,也算是不虚此行。
翌日上午,我与老友夫妇依依握别,乘车离去。
嗣后,每当我想起那只鸟儿凄厉的叫声时,一颗心就会沉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