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的跨文化身份探究

2020-11-17 13:55彭美佳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赛珍珠跨文化身份

彭美佳

一、日渐形成的中国身份

中国身份是赛珍珠人生中不可抹去的烙印,在自传《我的中国世界》一书中,她曾这样描述道:“在中国世界里,我说话、做事、吃饭都和中国人一个样,思想情感也与其息息相通。”[1]儿时,母亲对其中文学习的重视,保姆王妈的宠溺,当地中国朋友的陪伴,以及宿儒教师孔先生的教导,使赛珍珠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中国的一切对她来说是那样熟悉,从传统习俗、道德观念到衣食住行、生活细节她都有着深入的了解。

此外,中国身份令她见证了中国女性的勤劳智慧,也了解到广大中国人的淳朴善良。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赛珍珠发现了传统儒学的魅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赛氏和其他在华的传教士子女不同,他们虽然和她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是只局限在白人圈子里,接受着单一的西方观念,所以并不具备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感。因此,在和其他传教士子女的交往过程中,赛珍珠总是感慨自己和这些出生背景相似的人互不理解形同路人。

二、备受争议的美国身份

从血缘基因来看,赛珍珠的美国身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无论是赛氏自己还是同时代的其他人对此却不甚确定。一九一零年,赛珍珠进入伦道夫--梅肯学院就读。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她开始寻找自己的美国身份。母亲精心准备的丝绸衣服被她收了起来;之前梳的中式发髻被她改成西式的造型;美国人常说的俚语她也一一模仿;到了大学三年级,她甚至当选为一班之长,与身边的同学们打成一片。[1]

然而,即便如此她仍感慨:自己绝不可能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彼得·康恩在赛珍珠传记中也曾提到:赛氏虽然荣摘“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但在美国文坛的接受度并不高。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文学史也常常忽略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作家。康恩也指出:由于赛珍珠的作品普遍描述的是中国人的生活,因此予以其美国作家的身份和头衔总有些名不副实之嫌。[2]

三、双重文化身份的建构

朱迪丝·N.马丁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曾对多重文化身份做了界定:“多重文化身份指的是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游走”的人。这部分人常常需要努力切换和调整两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世界观和生活方式”。[3]

作为一个跨文化作家,赛珍珠在中国身份和美国身份之间来回切换,不停地对二者进行反观和比照。因此,她既是具有中国身份认同的“自我”,同时也是带着西方思维反观中国文化的“他者”。在《我的中国世界》一书中,她提到:“中国人一切以实用为目的,常常忽略对美的精神追求。”在美国的日子里,赛珍珠也时常从中国身份和立场重新审视美国文化,并感叹美国人身上的冷漠、个人主义以及年轻人至上的态度。

于赛氏而言,跨文化的经历使她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因为,在她眼中双重身份并不意味割裂与矛盾而是一种兼容与统一,也正是这种兼容和统一才使得她的生命熠熠生辉。1943 年,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她积极为中国人辩护,努力推动《排华法案》的废除;[4]1949 年,在她的努力下世界上第一个跨种族、跨国界的领养机构“欢迎之家”成功创办,这也为美国的亚裔儿童和亚美混血儿童提供了庇护。[5]此外,赛氏勇敢地对“东方主义”观点和传统偏见进行批判,从而促进了中美文化的对话沟通。

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发掘赛珍珠的时代价值与贡献。在这一过程中,赛氏的身份探究成了还原其真实面貌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此,对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做了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照“自我”与“他者”的过程中,赛珍珠完成了跨文化身份的建构,从而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猜你喜欢
赛珍珠跨文化身份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跟踪导练(三)(5)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