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雄形象

2020-11-17 13:55蔡彬畦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性董卓华佗

蔡彬畦

前言:三国演义是一部在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英雄演义,具有难以复制的文化魅力和文学色彩,之所以能吸引众多读者,原因之一就是其塑造了众多丰满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不仅如此,这些人物还深入人心,人人都知道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忠义勇猛、诸葛亮的睿智,但是小说中还有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虽然多疑残忍、自私狡诈,但是以他的谋略、才华又能称盖世英豪。他就是被称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一、曹操奸雄形象中“奸”的体现

1.生性多疑残忍--视人命如草芥

曹操只身刺杀董卓失败后,被迫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被陈宫的手下抓到,但是却被陈宫救下,陈宫不惜抛家舍业要跟曹操一起闯出一番事业。在逃亡的过程中路过了其父的故交吕伯奢的家,被吕伯奢收留。吕伯奢要杀猪宰羊以礼相待,并且自己去沽酒。但是曹操生性多疑,听见了磨刀的声音误以为他们要抓自己去邀功,便将吕家一众人都杀了,错杀以后看到四肢被绑着待宰的猪,才知道自己杀错了人,只能继续逃亡,却遇见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并且一剑刺死了他。在杀死了吕氏家人以后不仅毫无愧疚之意,还将错就错杀害吕伯奢,这也是曹操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一件事。

曹操在晚年一直有头疼的病症,一次华佗去给他诊治,提出了要讲将头颅剖开治疗的方法,但曹操生性多疑,认为华佗治病是假,想谋害他是真,所以下令将华佗赐死了。这也与曹操的名言所契合:宁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奸臣董卓死后,曹操实行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策,但在世人看来,曹操的行为与董卓毫无二致,曹操也因此背上了奸臣的骂名。事实上曹操也确实利用了汉献帝,以君命为借口发布了很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虽然曹操没有将刘协取而代之,但也确实有不臣之心。

二、曹操奸雄形象中“雄”的体现

1.珍惜人才

曹操不仅自己有勇有谋,更具有识人之明,能够任人唯才,在他的麾下有诸多谋士及武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识才,更加惜才。曹操最爱而不得的英雄当属关羽,关羽曾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但是与曹操有言在先,一旦有了刘备消息,就去投奔于他,若是换了别人,见关羽怀有异心,并不是真心投降,必定会忌惮,甚至会杀之,但是曹操不仅答应了关羽,而且还很优待他,这也说明了曹操心胸宽广,重视人才。

2.非凡的谋略

在董卓弄权时,曹操还只是一个校尉,就能以身事贼,谋取机会杀贼,虽然结果失败了,但是他即刻进行的反思,在逃亡的路上就推翻了自己的刺杀计划,想出了另一条路。聚集有志之士,一同讨伐董卓。这说明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者,而且成竹在胸,有谋有略。

3.胸怀与才学

曹操的文学底蕴无疑是深厚的,而他流传最广的一部文学作品就是在征战途中写下的《观沧海》,这首词作是他在乌桓之战中大获全胜以后在归途路过碣石山时所写的。借助波澜壮阔的大海,来抒发自己的豪情,从这一首诗中可以读出曹操誓要统一中原的拳拳决心。

在影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中曹操有这样一句名言:“也许你们昨日看错了我曹操,然后今日你又看错了,可是我仍然是我”。这一句话也告诉我们曹操这个人物是复杂的,多面的,不能以一字一词、一言一句以概之。曹操在书中的“奸雄”形象被作者描写的极具美感,曹操为人确是自私狡诈,残忍无情,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军事家、诗人,他无疑都做的非常出色,“奸”与“雄”既对立又统一,“善”与“恶”既对立又并存,诸多的矛盾在同一个人身上都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是曹操极具特色、引人探究的人格魅力,也是即便到了现在,也有这么多人喜欢曹操的原因。

猜你喜欢
生性董卓华佗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华佗学医
创生性的互联网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生性残暴的鳄鱼
华佗学医
王允计除董卓
小华佗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