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疫情防控中的基层治理困境

2020-11-17 12:06刘显刚
民主与法制 2020年7期
关键词:依法口罩困境

刘显刚

最近一段时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进入了关键时刻,各地采取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基层工作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其奉献精神令人感佩。

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基层疫情防控中的偏颇乱象,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河南濮阳,有村民因出门未戴口罩,被社区防控人员捆在了墙上;河北沧州,一位老汉在家门口上茅房,因未戴口罩被强制带走隔离;湖北孝感,一家三口在自家屋内打麻将,当地防控人员冲入屋内,上演了一出扇耳光、砸碎麻将机的暴力剧……诸如此类的事件,虽然在舆论发酵后大都得以纠正,相关责任人员也遭到处理,但对当地“防控形象”已然造成严重伤害,对举国战“疫”的行动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教训可谓惨痛。

事实上,在上述极端案例成为舆论靶子、个别防控人员备受挞伐之际,另一些极端情形也在基层真实上演着:一些居民对相关防控措施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对防控人员进行辱骂和人身攻击。一位北京的防控志愿者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的委屈:“白天去小区值守时的情形在脑海中一遍遍出现,想着想着,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往外流。面对在家呆不住的居民,我们站在寒风里不停地劝阻,有的居民很配合,有的人却站在小区门口对我们恶言相向,指责、谩骂、耍赖、威胁……我们成了居民的出气筒,听着难听的指责和谩骂,说不生气是假的,但我们更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坚守在防疫的一线。”

一方面,少数基层防控人员素质较低,无视法纪任性作为;另一方面,不少基层防控人员在工作中困难重重,屡遭误解、阻力和身心受伤。这两种极端情形并存,真实反映了当下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基层治理困境。

这一困境的生成,源自多种原因。例如对疫情严重程度的认知差异,宣传解释工作尚不到位,法治意识的淡漠,一些地方采取的“硬核”防疫措施涉嫌违法等等,但容易被忽视的一大关键是,基层的疫情防控工作普遍缺乏明确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规范。由此极易引发的后果就是,一线的基层防控人员对其行为边界拿捏不准,进退失据。也正因为行为规则的缺失,诱发了个别防控人员借“权”立威、行为“越界”乃至侵害公民权利的冲动。

疫情基层防控中的这一短板和不足,现应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要有效摆脱这种困境,就有必要针对前期疫情防控中一些粗线条和语焉不详的红头文件,作出全面的检讨和清理,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出台更为明确的基层防疫工作行动指南和细节化的操作规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落实法治的思维,而决不是拍脑袋想办法,更不能落入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窠臼之中。

以法治思维统筹、制订基层防疫工作规则,其核心在于依法划定“权力的边界”、依法保障和尊重公民权利,同时在现有法律的框架内,对违反防控规定的行为确立明确的惩戒办法。易言之,要让基层防疫工作行进于法治化的轨道上,严禁违法任性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要通过法治化的规则设计,让“依法防疫”成为基层防控人员和广大民众的最大共识。如此,民众才会认识到,出行佩戴口罩等防疫规定是必须遵守的严肃的行为规范,而非由个人好恶所决定。而基层防控人员面对违反防疫规定的个人和行为时,也有了依法纠正和处理的底气和界线,当能有效杜绝越界防控、抗拒防疫等乱象。

基层防疫工作直接面对广大民众,当可用动辄得咎来形容。因此,以法治思维、精细规则统领基层防疫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归根结底,只有依法防疫,才能在打赢防疫战的同时,守住权利和权力的边界,真正彰显出全民抗疫的精神。

猜你喜欢
依法口罩困境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困境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雾霾口罩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