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荣
(黑河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鄂伦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困难,从创新教育的视角指出鄂伦春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破解机制为内源式发展,为提高鄂伦春民族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为弘扬龙江地域特色文化,推动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鄂伦春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猎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 22 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鄂伦春族居住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中,曾长期居住在大森林里,以狩猎、捕鱼为生。[2]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有 3871 人,占鄂伦春族总人口的47%,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塔河县、逊克县、嘉荫县和黑河市爱辉区等地。[3]根据居住区域的不同,鄂伦春人内部还有不同的名称。如居住于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库玛尔千,居住在逊克县、嘉荫县河边的鄂伦春人自称毕拉千等。[4]
自古以来,鄂伦春人过着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生活,其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凸显出强烈的地域性特色,文化类型表现多样。1958 年鄂伦春族结束了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部实现定居,并由猎民生计转向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民族文化处于内外文化碰撞、融汇、更新、发展的非常历史时期。
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民族的生存之道,更是鄂伦春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鄂伦春民族的狩猎是有组织、有方法、有禁忌、有仪式、有规则的。但随着鄂伦春人迁出和禁猎,狩猎文化失去了其承载的对象,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鄂伦春民族狩猎文化的不断流失。[5]目前,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是我国唯一还保持着传统狩猎习俗的鄂伦春部。
狍皮文化是鄂伦春民族的衣之本位。鄂伦春人主要生活在北方高寒森林中,爱穿保暖而易得的兽皮衣服。鄂伦春民族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狍皮文化上,冬季服饰用狍皮制作而成,头戴狍头皮帽,身穿狍皮衣裤,脚蹬狍腿皮靴,还使用狍皮制床上用品等。其他季节以布料为主,女袍是左右开衩,方便采集,男袍是四处开衩,方便骑马。
桦树皮文化是鄂伦春民族的技艺特色。因桦树本身树干笔直,树皮呈白色、纸状、分层脱落,猎人所需的容器、工具、住房、船只必须轻便、易搬和结实,使得桦树皮制品与鄂伦春族作为狩猎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相适应。
“古伦木沓”是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节庆。鄂伦春语称篝火节为“古伦木沓”,祭祀火神之意,在夏季举行。白天举行射箭、拔河、拉杠及颈力等民族游戏类文体活动;夜间陇上篝火,跳起萨满舞,向火神祷告,表达了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尊敬。新中国成立以前,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有着自然崇拜,万物有灵是鄂伦春人原始崇拜和萨满教信仰的基础。受周围民族的影响,现在也过端午节、中秋节、新年等。
民族歌舞与民间文学是鄂伦春民族的特色艺术。作为世代游猎山林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鄂伦春族的音乐与劳动联系紧密。模仿深山中野兽的鸣叫声,制作的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一种乐器。鄂伦春族的舞蹈大致可分为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而且舞蹈与狩猎生产直接相关,如黑熊搏斗舞、群兽舞、萨满鼓舞等。此外,其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摩苏昆作为民族史诗的集中呈现,内容包罗万象。鄂伦春民歌、摩苏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口弦琴、吕日格仁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鄂伦春民族人口基数少,大杂居,小聚居及其他种种原因,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
鄂伦春民族下山定居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经济发展及文化水平不高。目前,鄂伦春族传承人缺失较多,校本课程缺少实质内容,本土资源利用不足,研究不够深入。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人,这虽然离不开其他兄弟民族的支持,更离不开广大鄂伦春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既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赖于鄂伦春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提升。鄂伦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弱化,缺乏对民族传承紧迫性的认识,这不仅影响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从整体上影响着民族传承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鄂伦春族下山定居后,那些传统、随意、散居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与其他民族通婚使家庭结构变得混杂,传统的信仰、禁忌和生活习俗退出了他们的生活,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鄂伦春人的生活必需品,种植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压力,致使年轻一辈对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了解得越来越少,甚至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兴趣,使狩猎活动中的许多特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缺少发展下去的土壤和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传统文化的质朴与纯真。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北方边界城市,素有“中俄双子城”之称。黑龙江(阿穆尔河)作为中俄界江,在黑龙江右岸汇集着汉族文化,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外来人口借助地域优势涌入带来外界文化。在黑龙江左岸俄罗斯一侧则有俄罗斯土著文化、犹太文化等,这些文化进行不断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中俄界江文化,体现出多元性、不平衡性、国际性等特点。这给黑龙江地区生活的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随着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及民族融合的发展涌现了一系列的汉姓,居住在黑龙江边境的鄂伦春族也有给孩子起了俄罗斯名字。
内源式发展也称为内发式发展,认为影响每个民族发展的外来因素固然重要,但更应强调内在因素,即依靠鄂伦春民族自身的人力、物力,考虑民族内部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寻找民族自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方向,注重民族自身成为本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可以说,内源式发展是一个本地社会动员的过程。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对这种文化的理解、认同、继承和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对民族文化有保存、传承、传播等功能。教育只有立足于鄂伦春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掘当地人的传统知识、智力资源,考虑到鄂伦春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因素,才能使所接受的教育能够服务于鄂伦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6]从“内涵式”发展的角度出发,就是要结合教育状况,及时调整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战略,构建以“内涵式”为主体特征的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框架,充分挖掘内在的潜力,提高鄂伦春族自身的知识层次,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这对于传承现代文明,保存、更新、整合民族文化,完善鄂伦春民族文化创新的优化整合机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7]
鄂伦春民族区政府要更新观念,教育发展战略结合民族自身状况。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及《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6—2020 年)》和《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等民族专项规划的同时,推行的教育发展战略要注重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也应与鄂伦春民族的实际文化状况联系起来,注重鄂伦春民族自身的发展,教育应是对促进本地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工作,应该注意鄂伦春民族的需要和他们的知识传统要求,符合他们自身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可以利用鄂伦春族人口集聚效用,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现代化。教育的内容要吸收本地的方法,注意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坚持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原则,通过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本地文化和社会发展。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鄂伦春民族自我教育能力 。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在村容村貌等各方面融入鄂伦春传统建筑特点和民族文化符号,如仿斜仁柱的鄂伦春新居,仿桦树的栅栏,弓箭造型的路灯等,处处彰显着鄂伦春族浑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居住在这里的鄂伦春人还是来到这里的人,通过看、走、谈及亲身感受,都能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对新生“北方游猎第一乡”民俗文化充满着信心和期待。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要让鄂伦春民族真正理解和认识自身的民族文化,增强自身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宣传,走出一条鄂伦春族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
有效开发与利用民族智力资源 。2007 年6 月,获得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的鄂伦春族传承人,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的“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传承人郭宝林”、黑龙江黑河地区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的“萨满舞文化传承人关扣尼”、黑龙江省黑河市新鄂鄂伦春民族乡的“摩苏昆说唱艺术传承人莫宝凤”三位民间艺人,他们是鄂伦春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优秀代表。[8]在鄂伦春民族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文化沉淀过程中,形成一种自发的智力结构,这就是民族智力资源。他们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和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方式,影响着民族的创新力和适应性生存能力。民族智力资源具有传承性、创造性、变通性、灵活性的特点,不受制度化条款的约束,他们长期因地制宜地进行着有生命的创造性活动。要有效开发与利用民族智力资源,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少数民族教育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要对象,教育的内容除了传授国家课程外,还要注重传授本民族的文化课程,以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为重要形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既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国家认同,使他们认识并尊重国家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念,[9]同时又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担当起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要在保留民族传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又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民族人才。要发挥环境的熏陶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建设,在各门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编定校本教材,创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有效挖掘利用民族资源,加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主阵地作用。
基础教育层面:挖掘与利用课程资源,以校本课程建设实施为主渠道。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中心校,自2008 年起为鄂伦春族学生开设鄂伦春语言和桦树皮手工制作课程,分别每周2节课。自编《鄂伦春人文》《桦树皮工艺制作》《鄂伦春民情民俗》《鄂伦春族社会与宗教》《鄂伦春民间故事》《鄂伦春族民间剪纸》。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鄂伦春语言竞赛、桦树皮手工竞赛、大课间融入民族舞蹈、民族艺术节等活动,使鄂伦春民族优秀文化走进课堂,实现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挖掘和编写具有少数民族特色、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乡土校本教材并因材施教。除课堂教学外,学校可开展传统音乐、曲艺表演,传统工艺品制作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以及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增强孩子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学校应主动与社会各界互动。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加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自觉性,通过建立本民族的精神纽带,来增强鄂伦春民族的自信力与坚持力。
高等学校教育层面。黑龙江省黑河学院,是中俄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的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依托地缘优势,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地方,在鄂伦春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为民族文化间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互动平台。[10]2009 年黑河学院与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乡共建艺术实践教学基地,2011 年开设《鄂伦春民族音乐》专业选修课,2016 年成立了“鄂伦春民族音乐社团”,学校成为全国首家以本科办学层次进行鄂伦春民族文化教学和传承的高校。[11]民族地区的高校,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护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让教育成为鄂伦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梯。此外,要加强合作,促进校际信息资源共享。高校要结合地缘优势,搭建一个研究与保护的平台,从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增设民族文化选修课程,建立艺术实践基地,组织中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效地保护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等,宣传保护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另外,高校也应视域下移,充分依托人才智力优势,根据实际需要,与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寻求与地方经济、文化的接轨。[12]
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从家庭开始的。在鄂伦春民族家庭中,应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民族精神的启蒙与指导作用。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站在民族自身发展的高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民族精神、竞争意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教育的方法要注意“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以随时对孩子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鼓励家长多和孩子一起参与一些民俗文化活动。[13]平时多给孩子讲一讲本民族的饮食习俗、服饰习俗、仪式礼节、传说故事、民间信仰等,让孩子在成长中体会到民俗文化的乐趣,增强其民族意识。
此外,也要关注和优化社区的育人环境,依托政府、高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家校、校际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合力。达到各种教育形式的有效协同,有机结合,互通有无,互相补充。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学校,老师们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制课件,根据教材进行单词、文章、日常用语的教学,首次将鄂伦春语言课整合成为信息电子化教学模式。在授课中进一步结合电化教学手段,融语言学习、体育、歌舞、民族故事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解决了孩子学习发音的困难,而且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活动中了解鄂伦春民族历史和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还可以创建鄂伦春传统民族文化宣传的网站,建立相关的电子图书馆及影像资料等,建立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机制,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平台认识和了解鄂伦春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