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的最大杀手既不是耀眼的成功也不是痛心的失败,而是悄无声息的平淡。
我从工作与学习中感到的从来是欢愉,而不是苦难。我十分同意一句话:人们不是先产生灵感再去工作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灵感。只有真正感觉到的事物,才可能用理性去深刻认识它。
2016年5月,我参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是10位发言者之一。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插话:金一南教授,我的很多书都是陕北插队时看的;当时政治上毫无前途,看书学习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想了解世界。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生活5年多时间的雷平生回忆说:“(习近平)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后来大部分知青离开了,窑洞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们在炕上各自有铺位,中间隔一个炕桌,炕桌上有盏煤油灯。白天干一天活,已经很累了,晚上吃过饭,我觉得累就睡觉了。近平吃过晚饭又拿起书本。他怕影响我睡觉,就把灯移到一旁,用身体挡住光线。他看书常常到非常晚。有时候我半夜醒来,发现近平还在看书,就问:‘你怎么还不睡觉?’他总是说:‘再看一会儿。’”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之路。2014年全军参谋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问与会人员:你们今天都是军队的高级领导了,你们还看书吗?还学习吗?在不同场合他多次强调: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必须大兴学习之风。这些话尤其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拥有学习力,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终极竞争力。
干困难事就是自找苦吃。为什么要自找苦吃?为了克服平淡。平淡是磨灭理想的钝刀子。人们常说成功毁人,因为成功会带来骄傲与松懈。人们也常说失败毁人,因为失败会导致颓丧和自弃。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成功与失败只占一个人生活的短暂瞬间,组成人们生活99%的部分是平淡。每天同一时间上班,同一时间下班,干同样的工作,看同样的报纸,写同样的文章,备同样的课程。即使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也会在时间长河的平淡中被冲刷打磨成四面光滑的卵石。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的最大杀手既不是耀眼的成功也不是痛心的失败,而是悄无声息的平淡。平淡之中,短促的生命显得漫长,宝贵的时间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都没有站上优势起跑线,想要有所作为,必须更加着力克服平淡。这就要敢于做难事,敢于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舍弃轻车熟路,敢于打破自我形成的固定节律,敢于把自己逼向墙角。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习惯和环境营造的惰性中解脱出来。
2001年我给国防大学战略班开设新课“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讲课前3天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照准备好的教案讲,保险,省事;将刚刚发生的事件引入教案,无疑有很大风险。但我几乎不加思索就选定后者:分析冲突,改变教案。我只把定两点:第一,理论不与实践结合,永远在那里空对空,就没有生命力。第二,不主动把自己逼向墙角,形势也会把你逼向墙角。
数月时间准备的教案3天内重新调整,过程艰辛不再赘述。仓促调整的教案肯定无法十全十美。但这一课在正军以上干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后来有人说“金一南通过危机处理一课一炮走红”,证实了做难事是最有效的耕耘。生活不能总是一潭静水,需要波澜。做难事,就是给平淡的生活营造波澜。给平淡的生活营造波澜,不但能变平淡为不平淡,还会极大地激发自身创造潜力。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一生只用了其潜能的10%,这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后来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不是10%,而是6%。心理学家赫伯特·奥托则估计普通人一生只运用了全部能力的4%。可见我们有多少潜力被闲置了。做难事,就是激发被闲置的潜力,使自己能够从习性和惯性的茧壳中破蛹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