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赛
时政新闻主要报道的是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活动,尽管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关注点有所不同的,但时政新闻的各项活动也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时政新闻都处于较为突出的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多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度远不如民生新闻,为了使时政新闻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时政新闻有必要融入民生理念,提升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意识。如果一个时政新闻仅从政治角度去报道,这就很难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对群众来说没有什么可看性,但是如果融入民生理念,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这样就更容易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融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选择性是比较高的,传统的时政新闻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加强时政新闻的民生意向,让群众可以切身体会到这个时政新闻和自己息息相关,从而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以《新闻联播》为例,过去人们对于新闻联播的印象都是刻板严肃的,而且大多都是会议内容和政府活动,但是从近年来《新闻联播》的发展来看,它的内容逐渐多元化,民生内容也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在传播方式上也在不断寻求创新突破,如今新闻联播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由此可见,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有必要融入民生理念,使时政新闻更加贴近观众、吸引观众,从而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
落实以人为本是提升时政新闻影响力的基础,也是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是新闻的受众,因此,无论是在新闻内容上,还是传播形式上都需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反映民情,抒发民意,杜绝官样化,要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避免居高临下。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更侧重于图片表达,图片的传播效果往往比文字更有效。为此,时政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镜头语言,关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平民化、口语化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内容,让人充分体会时政新闻的人文关怀,从而使时政新闻更具影响力。同时,时政新闻的人文关怀更容易引发群众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从本质上来说,时政新闻中一系列政策与活动的实施,都是为了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为此,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就要充分体现出人情味,落实以人为本。同时,时政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能够从百姓关注的新闻点入手来进行报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思维方式,要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打破“官方新闻”的思维禁锢,报道百姓心中所想,只有充分提升时政新闻的民生性,才能使时政新闻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从而促进时政新闻的发展。在融媒体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思想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才能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人们对于传统时政新闻关注度不高的原因在于时政新闻和人民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为此,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可以有效渗透民生元素,从而使时政新闻更具亲和力。时政新闻工作者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可以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入手,深入解读分析时政报道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例如,“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一带一路”不仅是国家经济政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贸易出口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人民群众对于政治的敏感性较低,较难认识到时政新闻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渗透一些民生元素,帮助群众更好的认识时政新闻。同时,对于一些政府比较关注的民生问题,时政新闻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报道方式,以民生新闻的方式来进行报道,从而提升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此外,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可以适当增加其趣味性,让时政新闻更加生活化、更具人情化,从而使时政新闻吸引更多人的注意,进而有效提升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总而言之,为了使时政新闻更具吸引力,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不断加强民生报道理念,从而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