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元
摘 要:服装工艺这门课程融合了服装制图、排料、缝制等多个模块的内容,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面对这一综合性学科,应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分解学习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理解与串联,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对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详细分析了服装工艺课程采取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原则,希望能够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所启示。
关键词:服装工艺;模块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2
在服装类课程当中,服装工艺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技能的重要实用型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对此,服装工艺课程的开展要建立在职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需求,并从课程设置特色的角度出发,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通过分阶段性的模块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逐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缝制技术与方法。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课程特色,便于教材内容的整合,是帮助学生扎实理论知识与工艺技术的有效教学模式,值得教师与学生的重视。
一、服装工艺可采取模块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一)利于教材内容的整合,提升训练效果
通过对服装工艺的训练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来提升训练效果。
模块一是基础训练。主要包含了对裙装、西裤,和衬衫等基础款的制图训练、排料训练和整烫训练等等。基础训练模块的开展是打牢基础的关键,同样也是比较基础简单,适合初步接触服装工艺的学生进行训练的。
模块二是提高训练。裙装又分为直身裙、波浪裙和裙裤;衬衫又分为紧身款、宽松款等,衬衫的领型也有着关门领和荷叶领之分,衬衫的袖型也分为开叉型、两片袖和一片袖等等。对不同款型展开相应的结构处理与设计,都是提高型的训练内容。比如一片的部位和造型形状以及下摆变化等等,都可以分为小模块进行工艺处理和结构处理。再比如两用衫还分为夹克衫和西式马甲等,在两用衫的基础上制作猎装口袋结构的设计,制作和设计拉链装饰等等,都是提高型训练内容。
模块三是拓展训练。这一模块的训练内容建立在模块二的基础上,训练内容会更加深入,对服装的相对应变化也更加详细。比如在裙装提高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变化和工艺变化处理,比如打褶裙和多片裙以及其他特殊结构的时装裙等。在牛仔裤和喇叭裤等基础裤型的基础上,通过立体裁剪和工艺装饰等处理技术打造时装类款型等等,这一模块的拓展训练是建立在提高训练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拓展的训练内容。[1]
通过开展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和拓展训练这三个模块,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教过便忘、不会灵活变换的学习现状。在这三个模块的引导下,能够有效整合学习内容,对打牢知识基础,并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技术。
(二)能够对校企合作进行补充
校企合作是服装工艺课程的重要学习模式,而模块教学法能够对校企合作进行补充,可以有效促使学校对实习设备条件进行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车间与设备。在校企合作和模块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的实习车间要与大部分的服装厂车间保持一致的设计,比如生产机器条件和摆放以及场地的畅通等等。在这些方面实现了一致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的实习场地,达到更好地培养效果。
(三)实现职业意识的培养
在模块教学模式下,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职业环境,在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下,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身职业责任的重要性,能够带领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企业的文化精神,最终实现职业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模块教学的模式下,能够真正认识到工作纪律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养成顾客至上、保质保量的职业意识,养成遵守职业操守的习惯。[2]
二、服装工艺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原则
(一)由浅入深的组织原则
由于服装工艺课程当中,缝制工艺的教学内容比较繁多,既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而这门课程成功教学的关键,便是将所有的服装工艺融入成品当中,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所有工艺才是最重要的。对此,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时间,将教学阶段分为基础阶段和中级阶段。在基础阶段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缝纫机,并在锻炼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在中级阶段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车缝技术。在模块化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检查时空另一个模块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做好模块内容调整,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为教学效果提供保障。[3]
1.熟悉缝纫机的功能并熟练应用。在这里学习阶段中,学生要学会灵活操作针距的调节、穿线和调节面松紧的调节等等,都要做到熟练掌握。学生在这一阶段中是刚刚接触缝纫机的阶段,会有着较高的兴趣,但同时也会急于制作成品,此时对缝纫机功能的了解也是不全面的。在这时急于制作成品并不利于后面阶段的学习,并且面对常规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容易出现产品质量下降和损坏缝纫机等问题。由此可见,熟悉缝纫机的各个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是扎实基本功的重要内容。
2.熟悉并掌握各種车缝技术。在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各种车缝技术加工而成的。而车缝技术有很多,想要提升自身的抽缝剂,就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操作的手势。比如在辑直线时,上层就需要保持推送、下层需要稍带紧,否则容易出现下层走太快的问题,辑到最后出现上层多一截的问题。熟练掌握车缝技术不仅要求配合相应手势,还需要手、眼、脚的相协调,要做到灵活应用、该停即停以及辑线顺直。在服装工艺课程当中,熟练应用多种车缝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只有打牢了这方面的学习基础才能组装出优秀的服装成品,针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需要花费较多的学习时间,对此教师和学生都要灵活安排学习模块的时间。一般来说,学生在掌握住基础模块内容之后,也就是熟悉缝纫机功能和应用之后,便可以开展各种车缝技术的学习,然后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认识到是开展各种车缝技术的训练是较为枯燥乏味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产出成品,让学生在接触产品的过程中,明确工序的顺序。这是,还可以根据服装款式的简单和繁杂程度,将各种车缝技术灵活应用到具体的服装制作当中。
3.做好项目考核。通过及时考核来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且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及时转变指导方式,便于下一阶段的模块学习。并且学生在考核中能够明确自身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提升自身技能,最终通过考核之后再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那么该如何设计考核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考核试题的选择要正确,评定的标准要规范化、细节化。考核试题的内容要全面,可以针对车缝技术的学习内容,设计具体的服装款式,服装款式中要包含关键的车缝技术要领。在评定结果时,要有一个规范、细节的评分标准,对成品服装的工序进行分解,然后对各工序进行标准设定,并设置误差范围和分值,若超出误差范围变相对应的扣除分值。
(二)有粗到精的组织原则
由于服装款式是比较丰富的,并且服装款式的流行周期较短,这就需要通过细致、深入的分析,做好服装款式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中找出常见工艺和新工艺的亮点。一般来说,大多数服装款式所应用的工艺都是较为常见的,学生只要学会了分解工序,便能够分析出新工艺的应用关键。这时,就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扎实技术的基础上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工艺技术。这样一来,面对灵活多变的工艺便能够学会拆解和分析,甚至能够快速学会新工艺技术。
因此,将展开模块化教学时,就需要根据学生技术水平的掌握情况,从服装的基本款出发,不断深入学习复杂的服装款式。公益教学也是如此,不要单单停留在常见工艺的教学上,也要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复杂、新型的工艺技术。在当前有不少学生面对普通衬衫能够灵活制作,但是碰到荷叶领和花边设计的衬衫时便一筹莫展,这便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展开深入教学,则停留在基础教学上。因此,在组织模块教学设计学习项目时,要遵循由粗到精的设计原则,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接触制作工艺和多种服装款式,更加全面的掌握缝制工艺。
三、结束语
由于服装工艺这门课程有着种类度和难度跨度较大的特点,学生方面有着起点低、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面对这一课程特点和学习问题,应用模块教学模式,对个学习项目进行合理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全面地掌握更多、更精湛的服装工藝技术,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明德.服装缝制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0(12):34.
[2]陈明艳.服装纸样设计课教学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7,02(28):9-10.
[3]钟安华.服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J].中国教育,2017,11(0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