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敏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按照层级递进、分散呈现,分步落实、集中训练的线索编排“批注”语文要素,体现了层级性、发展性的特点。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教好批注法,用好统编教材,可以采用学、理、评、用这四诀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批注;语文要素;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7-0064-02
【Abstract】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re compiled and presented in a hierarchical, progressive, decentralized, step-by-step, and centralized training clue to arrange "annotation" language elements,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y and development. In actua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teach the comment method well and use well-organized textbooks, can use the four methods of learning, reasoning, commenting and using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language elem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Keywords】Editing chinese textbooks; Annotations; Chinese elements; Implementation
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批注
统编语文教材“批注”的编排具有层级性、发展性的特点。第一学段主要是圈点勾画式批注,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开始分散呈现文字批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中学习用批注法阅读。而第三学段主要是批注的迁移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年级特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指导学生学批注。
如:低年段主要是批注意识的渗透,培养學生动笔圈画的习惯,为中、高年级的文字批注奠定基础。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课后有一道思考题:“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可见在一年级已经从最简单的动笔圈画开始逐步渗透批注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课后也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词句,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到了二年级,对批注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从一年级的圈画词语、标点进展到了画相关句子。统编版教材对批注这个语文要素的渗透是呈阶梯式分布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指导学生学习批注。
二、范例引路,先扶后放理批注
每个学段学习批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学时,应该结合文本特点和学段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在学生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批注方法时,要先给学生一个拐棍,扶着他们扎实、有效地学习如何作批注,帮助他们梳理每种批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牛和鹅》时,我抓住这是批注单元的第一课,对学习文字批注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这一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先扶着学生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教师首先让学生注意到这篇文章和平常的课文有所不同,文旁多了一些文字批注,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启发学生可以从写得好、有疑问、有启发等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批注式阅读。把阅读时产生的疑问、想法和感受等写在文旁,这就是批注。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先扶着学生梳理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的方法,当学生习得方法后,在接下去的学习中就可以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批注式阅读。批注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他人的批注并补充自己的批注。采取从扶到放,学生在学会批注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和梳理,归纳出批注的方法:写得好、有疑问、有启发……并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批注方法。通过批注式阅读的层层深入,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习得了方法,实现了能力的螺旋上升。
三、评价激励,以评促批助提升
学习离不开评价,有效评价可以更好地引领习得技能走向扎实、深入。为了激励学生巧妙运用批注法进行阅读,教师要适时对学生的批注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也可以自评,还可以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评,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同时,评价对象也应多元化,可以评价学生进行批注的态度,也可以评价学生进行批注的习惯,还可以评价批注中反映出来的思维方法等。评价可以是口头点评,也可以是书面点评,还可以以表格等各种形式进行点评。如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时,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边阅读边用所学的批注方法进行批注,并借助教师设计的批注式阅读星级评价卡,检验学生的批注情况。
评价等级分别为:优秀为3颗星,良好为2颗星,及格为1颗星,在相应的等级后面打√。总数达到12颗星可以评为“阅读高手”,总数达到8颗星可以评为“阅读小能手”,总数达到5颗星可以评为“阅读之星”。
评价就是引导,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批注进行有效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有意识、有目标地进行批注式阅读,而且还能形成主动批注的习惯,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迁移运用,从内到外用批注
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说过:语文实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可见,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习得作批注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迁移运用。
如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时,教师在教学中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从不同角度给课文作批注,感受“我”童年的自由、快乐。
接着,为进一步巩固所学方法,把课后的“阅读链接”——《呼兰河传》的结尾作为练习资源,鼓励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短文,从而引导学生从整本书的视角重新审视课文,初步体会这部小说的悲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课内得法,课外用法,教师趁热打铁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呼和兰传》,用所学方法进行批注式阅读,并完成批注式阅读星级评价卡。这样从课内到课外,教师有意识,有层次地启发、引导学生用批注法进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在一遍遍巩固、一遍遍运用后,才能熟能生巧,从语文实践中真正习得作批注的方法,落实语文要素,掌握语文能力。
总之,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作为语文要素,层级性、发展性地出现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教师应充分解读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策略,着力落实语文要素,并把用阅读批注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批注真正成为推动生本对话的助燃剂。
参考文献:
[1]杨玉林.循序、顺势与得法: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