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麦王”程顺和

2020-11-16 02:25匡海波
民主与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麦

匡海波

程順和就是这样全身心扑在小麦育种研究上,脚踩着祖国的大地,写着分不可量的“无字论文”。他说:“有人说我是‘南方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想待在麦田里,做一辈子的‘麦田守望者。”

“总要挨着试验田睡觉,我才踏实”

1939年,程顺和出生于江苏溧阳。童年时期正赶上战乱,程顺和目睹了乡亲们缺吃少穿、颠沛流离的生活。从那时起,他就立下两个志愿:一是学医,可以治病救人;二是学农,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高中毕业后,程顺和顺利考入南京农学院,当时的院长是我国小麦科学界泰斗、兼任南京市副市长、后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的金善宝。南京农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置了遗传选种专业,程顺和成为该专业第二届学生,开始从事科学遗传育种的学习。

回忆半个世纪前在校学习的经历,程顺和仍心怀澎湃,“那时候,我们学农的大学生,需要到农村与农民一起劳动。清晨哨子一吹,我们立马起床,去地里拔棉花秆子;深夜翻新土地,干得热火朝天。”虽然充满了无穷的干劲,程顺和也看到了广大农村贫穷的现状和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他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农业。

随后,程顺和开始跟随导师做麦田试验研究。虽然刚开始,他只是负责在纸袋上标号、使用显微镜观察、用剪刀镊子抓取样本材料等简单操作,但老师告诉他,每个步骤都需要有十二分认真的精神,马虎不得。于是,科学实验的概念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在程顺和心中扎下了根,并使他受益终生。

1962年大学毕业后,程顺和被分配到泰兴县种子站,从事稻麦良种繁育和小麦育种工作。县里把刚撤销的农科所的小麦育种材料交给他,并调来两个人协助其工作。程顺和一面进行稻麦良繁工作,一面开展小麦育种研究。他把从南京农学院带来的原始材料如一些小麦的近缘植物种下去,同时将原县农科所的一批高代株系进行科学田间鉴定,很快就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系,并将其定名为“泰农1号”。

1966年,程顺和调至扬州农校从事植物遗传教学工作。1972年,他又被调至扬州地区农科所(即现在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工作。从1975年起,程顺和正式开始深入进行“扬麦”系列小麦育种研究,从此,“扬麦”这个未来享誉中国的名字与程顺和紧紧连在了一起,成为他一辈子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业。

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红皮小麦的主产区,这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雨水充足,被认为“小麦增产空间很大”。1976年秋播至1977年夏收期间,程顺和在“开门办科研”的运动中到宝应子婴河公社蹲点。农村条件虽差,但却能接近生产实际,还能少受政治运动干扰,倒也利于程顺和潜心研究。他把扬麦1、2、3号和“9”字系带下去示范推广和异地鉴定,并研究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这些“9”字系来自同一组合中一个单株的不同系统,具有特别丰富的遗传基础——它们都具有综合性状好的共同优点,又各具特点,如有的粒大、质硬、抗病,有的矮秆、叶挺,有的穗粒重协调、产量高。程顺和立即把它们配成大量组合。

80年代,程顺和提出“三看”的表型选择方法,并首先提出和运用“综合性状协调的观点”,主持育成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都十分优秀的“扬麦5号”。当“扬麦5号”在试验中出现较重的黄叶时,程顺和一面通过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择优混系扩繁的方法,针对其缺陷(黄叶、顶小穗结实性较差等)进行遗传性状再加工;另一面对“扬麦5号”原始群体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终于克服了原来的缺陷,还使优点得到加强,最终该品种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36.4公斤,增幅达12.28%,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促成了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五次大面积更换,年最大面积2110万亩,累计种植1.5亿亩,增产粮食51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0亿元以上。“扬麦5号”的育成使国内外小麦育种大面积丰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程顺和开始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扬麦158”。该品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大幅度超过原主栽品种“扬麦5号”,它的育成初步解决了小麦育种既大面积丰产又抗病的世界性难题,促成了长江下游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品种第六次大面积更换。年最大种植面积达2539万亩,是我国20世纪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也是长江中下游历史上推广速度最快、覆盖率最高的小麦品种,累计1.8亿亩以上,增产粮食77.5亿公斤,为20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达5000亿公斤的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科委评价“‘扬麦158的育成是我国科技界继‘中国04机之后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扬麦158”于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仍是长江中下游主栽品种之一。

就这样,“扬麦”系列在程顺和手里逐步走向成熟。程顺和也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荣获首届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以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被江苏省政府荣记一等功。

产品一代代更新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背后却是程顺和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每一年从秋播到夏收漫长的九个多月里,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程顺和都必须按时、按量、按质在田里点种、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加工。放眼望去,麦田是一片葱绿,细细看来,却是千姿百态,植株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麦芒长,有的干脆就没麦芒……为了寻找小麦育种上的突破点,程顺和长年累月泡在试验田里。在试验田边有个小平房,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煤油小炉,选种关键时期,小麦一天一个变化,程顺和就吃住在这间陋室里。他说,只有挨着试验田睡觉,他才踏实。

农忙时,程顺和不喜欢有人到试验田里打扰他。在田里干活时,他总是拉低帽檐蹲在田间,把整个身体藏进麦田里,外人很难找到他。有时候,程顺和还会端着饭碗蹲在麦田旁,一边吃一边观察。“那时候忙起来,不知道啥时是周末、啥时是假期,脑子里只记着小麦的生长周期。”

几十年来,程顺和就是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中,只有读书、下田、开会、试验,没有娱乐、应酬、旅游、交际,生活轨迹如同一个地地道道的苦行僧。

“论文的时间多了,‘论武的时间自然少了”

程顺和就是这样一个“小麦痴”,他对育种的热爱已经深入到骨髓。与程顺和交谈,他谈的最多的就是小麦:小麦的品种、适合生长的季节、适宜播种的地区、适合做面条的、适合做饼干的、适合做面包的、适合做面疙瘩的、白皮的、红皮的……,真是如数家珍,就像在谈自己的孩子。

外出考察时,只要遇到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程顺和会立即用湿毛巾包起来,带回所里研究。只要试验方案没解决,不管中午还是半夜,他都可能把同事们找来“头脑风暴”,一交流就是数小时……大家笑称他“不食人间烟火”,爱人陈凤琳则嗔怪他“把家里当旅馆”。

说起程顺和,陈凤琳还是充满了幸福。陈凤琳也是学农出身,当年程顺和在泰兴稻麦良种场工作时,校友陈凤琳成了他的助手,后来又成为他的妻子。“老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能吃苦、爱钻研的精神。”陈凤琳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无论白天多忙,到了晚上,总能看到老程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

这么多年来,程顺和因为忙着小麦育种,顾不上照顾家庭,何尝不感到自责?1991年,程顺和在去南京参加品种审定会的途中出了车祸,身受重伤,下颚脸部、额部撕裂、腰腿全伤,昏迷中进行了几个小时八十多针的缝合。差一点没命的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后仿佛突然“大彻大悟”:过去自己一心忙工作,忽略了妻儿,也没能好好孝敬老母,今后一定要好好补偿他们。深深的内疚使他潸然泪下。可是伤口刚拆线,小麦就又占据了他的大脑,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试验田里正处在观察关键时期的麦苗。实在按捺不住,他就背着医生和家人与助手在病房研究有关数据资料,后来干脆暗中叫助手在中午用三轮车将自己拉到试验田进行观察记录,到下午医生快上班时再悄悄溜回医院。

程顺和就是这样全身心扑在小麦育种研究上,脚踩着祖国的大地,写着分不可量的“无字论文”。其实,也曾有朋友善意提醒他:“老程,你别整天钻进试驗田里就不问窗外事了,把你的成果多变成些论文,这样才会对你更有利啊!”感激之余,程顺和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细算后发现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做试验、研究新品种,只要把有用的数据留下来轻装上阵就行,如果要写论文就得将有用的、没用的数据统统留下来,一旦论文写成发表了,没用的还是没用,有用的也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大量的本可以做许多有意义事情的时间。

于是,程顺和一直这么认为,“论文的时间多了,‘论武的时间自然少了。农业科研,重在实践,坐而论道不可取。”他对移花接木、拼凑论文,借学生脑、成自己文的学风更是嗤之以鼻。不过,程顺和也说,不写论文的科学家是不称职的,关键是论文要真正具有科学性、实践性,要用心写成,对祖国的农业科学发展真的有益。他发表的论文虽不多,但篇篇倾情倾心,字字珠玑,被同行们评价为“‘含金量很高”,比如《小麦育种策略探讨》《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主要成就与展望》等,都是集其多年实践所成,且在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年龄大了并不影响我做试验”

埋头育种这么多年,有两件事令程顺和记忆深刻:1996年,他到农村考察“扬麦158”的田间长势,当地人告诉他:“农民看到小麦长得这么好,又喜又忧,喜的是增产了,忧的是卖粮难!”几个月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项目主任拉加拉姆博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对程顺和开玩笑:“你们的农民为什么卖粮难?就是因为你的品种产量太高了,而品质比不上我们,如果你们的品质再上去,就轮到我们卖粮难了。”这些话再次让程顺和意识到小麦育种的任重道远。

从此以后,这位育种家在研究种子的同时,也像企业家一样又开始瞄准市场。根据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的需求,程顺和确定全面改良南方麦区小麦品质的目标,培育出了高产优质弱筋饼干、糕点小麦“扬麦9号”“扬麦13”“扬麦15”等。2003年,经全国鉴评专家组盲评:“扬麦9号”“扬麦13”的蛋糕、饼干评分分别为90.1和89,均超过对照美国软红麦评分(80和85),是所有参评弱筋小麦中饼干、蛋糕评分最高的。“扬麦13”于2007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08年获江苏省科技奖二等奖,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饼干加工品质最好的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优质弱筋、用途广,茅台集团专门开展订单生产,被达利、思念、三全等知名食品企业作为主要原料。

临近新世纪,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生物科技席卷业界。面对这一日新月异的形势,年近花甲的程顺和又叩响了“转基因”的大门。他开始从全世界范围内收集控制性状的各种基因,想用它打开阻碍红皮小麦奔向市场的锁。为了更新知识,程顺和57岁重新拣起早已成为过眼云烟的英语单词;59岁用近乎僵硬的手指练习敲打电脑键盘;61岁刻苦钻研国内最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他自嘲:“虽然廉颇老矣,但是壮心不已。”

看到程顺和这么拼,年轻的学生曾不解地问他:“您的年龄都这么大了,好多研究至少要15年才有可能出成果,现在付出那么多是为了什么呢?”程顺和淡然一笑,语重心长地说:“年龄大了并不影响我做试验啊!陈道元先生以近八十岁的高龄仍每天坚持拿尺下田,为后人打基础,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我们必须把这样的育种精神发扬光大。能否在我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为后人打好基础才是我的最终目的。”

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命不息、研究不止的工作模式下,程顺和又攀登上一座座小麦育种的高峰。他与高等院校合作,运用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把一系列抗白粉病基因以及Compton、斯燕、小白冬麦和红卷芒等所携抗白粉病基因转入“扬麦158”,育成扬麦10、11、12号及“扬02G48”等一批综合丰产性优于“扬麦158”的近等基因丰产系用于生产,成为长江下游主栽品种。2005年,“扬麦11”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导致产量下降的瓶颈,他带领团队,创新提出“两端快速发育,筑牢高产基础”的育种策略,巧妙地利用加快灌浆速率、稳定高产生物量基础等技术体系弥补冬前和灌浆期不足,并集成创新“早熟耐迟播+高产优质多抗”聚合育种体系,育成了突破性新品种“扬麦16”和“扬麦23”,灌浆快、脱水快,可免晒入库,降低生产成本。2009—2016年,“扬麦16”连续八年成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是我国第二大麦区第一大品种;2020年夏收,“扬麦23”创下了迟播40天,实收亩产530公斤的迟播高产纪录。成功实现了耐迟播早熟性状的定向提高,解决了迟播条件下产量、抗性和品质协同提高的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程顺和又带领团队研究“南上北下”的品种改良方案,既提升小麦的抗赤霉病性,又做到丰产抗冻,实现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南上”、黄淮片区小麦“北下”,培育新的大面积品种,为实现小麦迟播高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程顺和说:“有人说我是‘南方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想待在麦田里,做一辈子的‘麦田守望者。”

“多一点社会调查、参政议政,对我的工作更加有益”

也许是早年金善宝院长的精神感染,也许是对爱国民主科学宗旨的高度认同,程顺和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副主委。在任期间,他充分体现了党外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所思所想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即使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时候,程顺和也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参加九三學社的各项履职活动,特别是对农业方面的调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他总是格外热心,乐此不疲。

地处江苏省仪征市的后山区,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旮旯,耕地条件相对较差,粮食产量与扬州其他地区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老百姓的生活也相对比较贫苦,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也挣不了多少钱。

程顺和利用调研机会,走进了仪征市后山区。当地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他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初心和使命。于是,在程顺和的推动下,1996年起,九三学社扬州市委与扬州市科委共同开展了“扬麦158”在贫困地区的原种繁育与推广工程。

程顺和协助当地农民对仪征后山区的土壤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向当地农民提供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优质高产的“扬麦158”良种,同时全程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地。仪征后山区距离扬州市区大约40公里,90年代交通尚不发达,程顺和经常利用周末,风尘仆仆地坐公交车去村里解答农民的疑问,来回往往就是一天。回来的时候顾不得换洗休息,又一头扎进自己的试验田。程顺和就是这样身体力行,深入农村进行小麦科学种植推广工作,为农民讲解小麦种植的新方法、冻害预防的新技术,宣传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等,通过三年时间,使当地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地的老百姓无不感谢这位城里来的大专家。

2003年,程顺和开始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发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不辱使命,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提案,他给自己制定了四条准则:实事求是、围绕中心、以民为本、有操作性。于是,原本一心扑在科研上的农业专家也会有意识地向同事、亲戚甚至路人了解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者积极关注党委政府的各项改革政策措施,从而形成了一篇篇质量高,有操作性的提案。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育种科技发展,程顺和提交了《协调传统育种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关系,促进农作物育种中心、分中心健康稳定发展》的提案,前瞻性地为育种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结做出了深入思考;看到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维权事件,他又提出了《切实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提案,从法律、政策等多个层面来审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

“三农”问题更是程顺和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为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程顺和多次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减免三分之一农业税的建议》的提案。不久之后,中国正式取消了农业税,程顺和感到了极大的欢欣鼓舞。

程顺和提交的提案无不体现了他几十年沉淀的专业智慧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敏锐视角。对于自己在九三学社和政协的工作,程顺和认为:“科研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多一点社会调查、参政议政,对我的工作更加有益。”

(作者为九三学社扬州市委会组宣处干部)

责任编辑:马莉莎

猜你喜欢
小麦
没有风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米和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兄弟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