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摘 要]教师课程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表现,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文章从学科内重构、学科内拓展、学科间协同以及超学科融通四个方面,探讨了实现课程整合的有效形式,以期在课程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课程力,从而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师课程力;学科内重构;学科内拓展;学科间协同;超学科融通
“教师课程力”是指教师作为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主体,自觉地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有效完成各项课程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关能动力量及相互作用的总和。教师课程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表现,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对教师将课程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行为,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提升教师课程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进行了课程整合研究的尝试,并收到了良好效果。课程整合是指作为课程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教师能够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为目标,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自主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实践表明,课程整合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得以实现:学科内重构、学科内拓展、学科间协同以及超学科融通。
一、学科内重构教学研究
所谓学科重构,是指在学科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把握,将学习内容重新整理,以更适合学生的结构呈现;同时对学习方式进行相应变革,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结构,从整体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
学科重构的目的是整合教材中的重复内容,对教学进行精简,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语文学科可以采用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进行学科内重构研究。从课文的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等角度观察单元教材,发现单篇教学容易产生重复感,既浪费教学时间,也不利于激發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采用主题单元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升教学效率。
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在各学科内明确学科目标,将学科目标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将学科核心素养按照年段分解成具体的知识能力目标,依据不同年段的知识能力目标以及单元教材的特点,确定单元主题;三是围绕主题,进行单元教学内容的重整、取舍和补充。
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一是预习与概览。教师给学生提供预习单,在学生预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二是精读和迁移。寻找课文在内容主题、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共通之处,分解重难点,通过长文短教等多种方式,达成单元目标。三是整理与实践。落实单元回顾复习和训练,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体会自主建构。四是习作与表达。指导学生完成单元习作。五是阅读与拓展。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有指导的课外阅读。
主动探索学习并完成自我建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能带领学生走出碎片化学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思辨空间,提供更多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此外,教师通过寻找整合的起点,思考教学内容的详略取舍等问题,将最大限度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关注知识能力的前后联系以及课堂的组织和实施,可大大提升对课程实施的整体把握。
二、学科内拓展教学研究
学科内拓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适度拓展、开发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将学生的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有机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展生活化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课程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本地区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发出既与国家课程相配套,又能够满足地方学生需求的课程资源。
以数学学科为例,学校四年级数学学科组通过研究发现,数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可与数学知识相融合。在确定了上述两个方面的方向后,教师一方面从研究教材出发,寻找教材中可拓展的角度和空间;另一方面从寻找活动素材入手,广泛收集有趣的数学游戏和问题。最终,制定出了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活动内容,并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而后,数学学科组参与了无锡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室的课题研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研究”,并承担了编写《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四年级分册的任务。编写过程中,教师们缜密组织教材的逻辑体系,反复思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大地提升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和实施力。
学科内拓展教学研究不仅带动了许多青年教师参与研究,同时促使教师对于课程研发中涉及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项内容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切实提升了数学教师团队的课程力。
三、学科间协同教学研究
协同教学研究是探究教学、学习方式整合的另一个尝试,即针对不同学科中的共通处或者互相可以补充的内容、资源,由两位或两位以上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协同教学,力求打破学科界限,使课堂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系统。现以数学、科学和音乐三个学科教师合作开展的“美妙的杯琴”一课为例,说明不同学科教师如何通过交流合作,达成个人课程力的提升并促进学生发展。
“美妙的杯琴”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活动课。数学教师分析发现,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还可以使其掌握组织和学习的方法。但独木难支,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仍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因此,在与科学教师讨论后,决定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声音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第一次的问卷调查由于准备不足,并未引发学生的兴趣,也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第二次调查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声音的产生》和《杯琴演奏》,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和自我探究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新发现。经过方案调整,有44.1%的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对声音的产生有了进一步了解,了解了声音的传播介质、共振等多方面的知识;41.2%的学生将查找资料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提出了“不同的材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材质的容器中水量不同音高就不同”等议题。
随后,为学生播放《最强大脑》节目中“听音定水量”的片段,并引导学生思考:人们是如何听出水量的?如何探究声音与水量之间的关系?在随后的研究中,学生在科学教师指导下设计探究方案,在数学教师指导下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感受听音,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原理—解释问题”的完整探究过程。活动课获得了很大成功,并在省数学阅读课程展示中获得专家的称赞,同时总结研究的文章也在省級杂志发表。
虽然在这一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意愿,但是这种意识并不明确。同时,学科之间的壁垒比想象中的更为坚固。例如科学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实验过程,而数学教师则只关注学生计算分析能力的提升。但不同学科的整合,让各科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机会深入交流与合作,也有了更多的角度去认识课程整体。同时,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互相成就的氛围,并意识到这是整个团队的宝贵经验。
四、超学科融通研究
此项研究旨在顺应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特点,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学习为核心,实现学科贯通和融合,完成不同课程育人功能的整合。其主要的研究方式为建构主题式学习课程。
主题式学习课程,即围绕一个主题,多学科协同参与,旨在实现学习内容的综合化,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连接。教师是主题内容的组织者,承担设计主题、建设课程结构、结构化处理学习内容、分工合作实施教学、组织评价等职责。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学校以“生活体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平台开展了研究。
该课程是学校多个学科教师共同研发的一门课程,涉及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音乐、劳技、语文等学科。它以学生日常生活,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为基础,同时与无锡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
开发过程中,教师们为了素材而搜罗万象有之,为了实施策略通宵达旦者有之,为了评价方案面红耳赤亦有之。在这样的研究中,“学科”已经被教师们淡化甚至忽略,而是更注重通过多个维度统整内容,指引学生在以“主题”为统整路径、各方面素养综合化习得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生活和生存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技能与方法。在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的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学科角色的弱化,换来的是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化。教师们在研究中形成了“三个第一”原则,即学生的需要第一、鼓励动手第一、学生生活第一。因此,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同时,教师课程力的提升也在学生的身上得到了最为真实和完整的体现。
课程研究不仅可以提供课程设置与发展之反馈,更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情境中采取课程与教学之教育行动,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务实品质,落实课堂层面的课程设计与发展。课程整合研究以序列化的方式引领教师参与课程的研究,教师的目光从学科内部走向学科之间,教师的思考从教学内容的整合走向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的实践从对教材的重新设计到自主创编教材。从实践的效果看,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逐步加深,教师课程能力也在研究中逐步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姚力宁)